天天看點

殲35能否打過F35?最起碼雷達和航電可以做到碾壓

殲35能否打過F35?最起碼雷達和航電可以做到碾壓

鹘鷹艦載版

前一篇文章我們說到殲35的氣動設計比F35更為優秀,在FC31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後,再配上推重比10一級的WS19發動機,飛行性能和機動性都會占據優勢。而且殲35應該具備超巡能力和矢量推力,這些都是超越F35的。這一篇我們來談談雷達和航電系統,可以說殲35的航電系統和雷達系統可能是我們最有信心的技術。我們來仔細對比一下殲35和F35的航電和雷達系統。F35用的是先進綜合航電系統,在航電技術中算第四代。我們知道戰鬥機的航電系統發展了差不多四代,分别是分立式航電系統、聯合式航電系統、綜合航電系統、先進綜合航電系統。

殲35能否打過F35?最起碼雷達和航電可以做到碾壓

從集中控制方式跨越到分布協同方式意味着我國航電系統技術又前進了一代

去年年初國内公開了我國航電技術取得的新成果,我國研制成功分布式綜合航電系統,這個算第五代航電系統。殲35用的是不是這個沒有公開消息,不過技術我們肯定是有了,從這一成果獲獎來說,可能已經有實際應用了。F35和我國的J20用的是先進綜合航電系統,至于F22用的是更落後一代的綜合式航電系統。是以F22沒有頭盔顯示器,沒有EODAS分布式綜合光電孔徑系統和EOTS光電瞄準系統。而J20上這三套系統一個都不少,在此基礎繼續發展改進的新型号性能自然會進一步提升,後發優勢會讓殲35的航電和光電技術比F35更具優勢。

殲35能否打過F35?最起碼雷達和航電可以做到碾壓

中電科十三所官網報道國内第一個寬禁帶氮化镓功率器件早在2004年就有了。

然後再說雷達,我們都知道現代戰鬥機使用的雷達都已經是相控陣雷達。關于相控陣雷達共經曆過四個發展階段,或者也可能稱為四代。分别是被動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數字陣列雷達、軟體定義雷達。F35的雷達屬于有源相控陣雷達,F22的也一樣,使用的都是砷化镓功率器件。而我國的雷達技術在近十幾年裡都是領先于歐美的。2005年左右普遍換裝了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裝備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的空警2000預警機于2005年服役。裝備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的052C驅逐艦于2005年服役。戰鬥機使用的主動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宣布研制成功是在2008年,相差不過兩三年時間。該雷達在2009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當時國内軍事專家評價,其設計水準與美弟F22戰鬥機上的AN/APG-77雷達相當。對于地面的主戰雷達,典型代表就是機動式三坐标雷達K/LLQ305A,該雷達是世界首台DBF體制的三坐标雷達,于2003年研制成功,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2007年左右才研制成功同類雷達。

殲35能否打過F35?最起碼雷達和航電可以做到碾壓

F35戰鬥機裝備的AN/APG-81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天線

AN/APG-77雷達采用的是砷化镓半導體器件,共有1956個發射通道,每通道峰值功率10瓦。對于雷達反射面積1平方米的目标探測距離為200公裡。F35戰鬥機的火控雷達AN/APG-81,也是砷化镓半導體器件,共有1676個發射通道,每通道峰值功率6瓦。對于雷達反射面積1平方米的目标探測距離為160公裡。而且F22和F35火控雷達的收發元件均未實作數字化。而實作收發子產品數字化是實作數字陣列雷達的前提條件。

2012年左右我國雷達再次大規模更新換代。此次換裝的主要就是數字陣列雷達。首先是2013年前後研制成功空警500預警機,其預警雷達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數字陣列技術。2012年052D飛彈驅逐艦也更新了雷達系統,裝備了數字陣列技術的346A相控陣雷達。J20戰鬥機用的也是數字陣列雷達。到現在已經九年過去了,我國的雷達可能有經曆過或正在經曆一次大的換代。這次換裝的可能就是軟體定義雷達了,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已經有消息,反隐身雷達已經實作軟體化了。到目前為止F22和F35用的火控雷達還是砷化镓器件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比我們的J20落後一代。

殲35能否打過F35?最起碼雷達和航電可以做到碾壓

2008年公開的國産X波段119瓦GaN功率器件的報道

F35不光是雷達工作體制落後,功率器件也落後一代,F22和F35用的都是砷化镓功率器件。我們知道功率器件決定了雷達的發射功率,也就決定了雷達的探測距離。砷化镓功率器件是上一代的功率器件,最新的是氮化镓功率器件,我國在2013年左右就已經開始大量使用了。其發射功率比上一代的砷化镓功率器件功率大十倍。我國J20用的就是氮化镓功率器件,在氮化镓功率器件的幫助下,J20的火控雷達發現三代機的距離能達到将近300公裡,比F22的200公裡高多了。至于殲35用的肯定也是氮化镓功率器件,可能已經進入軟體定義雷達階段。是以說無論航電系統還是雷達我們都是可以碾壓F22和F35的。

殲35能否打過F35?最起碼雷達和航電可以做到碾壓

國産GaN T/R數字化收發元件 這類器件是實作數字陣列雷達的基礎 這個隻是我們七八年前的水準

當然美弟也在奮起直追,到2026年F35中期改進時将換裝氮化镓功率器件的數字化MIMO雷達。基本上能趕上我們2013年左右的水準。不過我們的雷達發展更快,現在已經進入軟體化雷達的階段,而且這還不算完。去年中電科十四所獲得科技進步獎,獲獎原因隻字未提。隻能說明其獲獎的雷達産品可能是新工作原理的雷達,那就隻能是量子雷達了。量子雷達具備穿透現有任何雷達隐身手段的能力。這個其實上次珠海次航展上已經展示過了,現在沒消息可能已經進入實用化階段了。至于殲35會不會裝備尚不清楚,不過技術在手裡,裝不裝隻是看需不需要了。綜上所述,我國的航電系統和雷達技術水準是遙遙領先于美弟的。想要讓殲35的航電和雷達超越F35易如反掌,即使面對F35改進版也是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