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州舞廳,舞女的高光時刻

作者:姑蘇王語嫣

随着蘇州舞廳的強制亮燈,客流和人氣大幅度下滑。曾經輝煌一時的黑舞無處遁形,一去不複返。舞女們也離開了曾經日賺千元的舞廳,紛紛改行。

蘇州舞廳,舞女的高光時刻

舞女金姐就是轉型大軍中的一員,她來自于河南,在蘇州已經生活接近二十年。從之前的帶着濃烈河南口音的“弄啥勒”“中不中”“我勒個乖乖”到如今能熟練的講蘇州閑話,再也不是當年那個連“銅佃”、“再會”、“靈格”這類簡單詞彙都聽不懂的舞女小金了。

幹一行愛一行,以往金姐正是憑着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不錯的口碑相傳,從不當機車,硬是在蘇州舞廳屆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她在蘇州相城和園區買了房,算是在蘇州定居,成為新蘇州人。原本想在好好賺幾年錢,就到五十歲的年齡金盆洗手,隐退下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舞廳的“更新改造”,其實說白了就是亮燈,取締黑舞,讓金姐原來的計劃被打亂。金姐失業了,但是經過那麼多年生活磨練得金姐并沒有唉聲歎氣怨天尤人。金姐在舞客老王的指點迷津中,選擇了網際網路創業。

蘇州舞廳,舞女的高光時刻
蘇州舞廳,舞女的高光時刻

金姐的故事是真實的,她更是很多個舞女人生經曆的縮影。實不相瞞,寫的關于舞廳題材的文章,取材就是來自與金姐的口述和真實經曆。不偏不倚,公正公平,理性客觀。

這次河南水災,金姐捐了兩百塊。說現在的她已經告别舞廳,沒有收入來源,這兩百塊隻是自己的綿薄之力。這兩百塊,放在以往金姐要跳十支舞才能賺到。如果金姐不是在坐吃山空,她可能捐獻得更多。當然隻要是發自内心和真心,金額隻是一個數字,真情實意才是最重要。就算她曾經在舞廳混得風生水起,她也是一個小人物,二毛二毛的賺,不偷不搶,賺得都是良心錢和血汗錢。

不用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替曾經的舞女們貼上“貪圖享樂”“揮霍無度”“價值觀導向出現偏差”的标簽,當然也不是為她們強行洗白。真實客觀的描述那是最好的。曾經當舞女,那是事實。現在轉行,積極尋求轉型和創業,這也算面對生活的積極态度。蘇州黑舞煙消雲散,各種傳說也随着時間漸行漸遠。他們中許多人的人性尚存,良知未泯,這一點是值得認可的。希望金姐以後的生活就如同現在舞廳裡明亮的燈光,縱然崎岖坎坷,但能看得清方向和前行的道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