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漢市供水條例》今起施行,這些變化将影響我們的生活

作者: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潘錫珩

通訊員 廖宇智 李則明

實習生 王樂安

11月1日起,武漢正式施行《武漢市供水條例》。這是在1995年制定的《武漢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基礎上調整制定的一部新的地方性法規。其中,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停水超24小時應采取臨時供水措施、二次供水水質應符合标準等,成為新法規的幾大亮點。

據介紹,此前武漢市實施的《武漢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于1995年12月21日通過,次年2月20日開始實施,此後的近26年間,共有四次小範圍修正。但随着經濟社會發展,武漢供水事業出現城鄉統籌不全面、系統布局不完善等不足之處,這部地方性法規也亟待進行全方位的調整。

2019年,武漢市人大常委會将《武漢市城市供水用水條例》列入當年立法調研項目,此後經過近兩年半的修改和審議,2021年6月9日,武漢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8次會議審議通過,2021年1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新的《武漢市供水條例》。

記者梳理發現,《武漢市供水條例》在推進城鄉供水用水一體化、優化獲得用水營商環境、加強水源和水質監管、供水設施維護和應急處置、二次供水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規定,以進一步提高供水的品質和效率。

自“十三五”以來,武漢已完成中心城區7座水廠和新城區4座水廠新、改、擴建工程,新增供水能力81萬噸,供水能力大大提升;全市“供水一張網”有序推進,“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供水品質有了顯著提高,智能化供水準台成形,直接接入全市近5000個二次供水泵房,年底收尾的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将有160萬人受益。

供水是城市經濟運作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直接關系社會公衆利益和人民群衆生活品質,11月1日《武漢市供水條例》施行當天,武漢市水務部門邀請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教授、法學專家張寶對新條例作出解讀。

亮點1: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

此次新修訂的《武漢市供水條例》去掉了“城市”二字,将城鄉一體化列入武漢市供水用水基本原則。條例明确規定,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區域聯網供水和供水用水服務均等化。除特别規定外,相關條款同時适用于城市和農村。

亮點2:停水不便減少

停水對市民來說,向來是件鬧心的事。新條例釋出後,停水或檢修對市民正常生活帶來的不便将大大減少。條例規定:供水機關搶修、更換或者檢修供水設施,應當在24小時内恢複供水。24小時内不能恢複供水的,應當采取臨時供水措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亮點3:二次供水要達标

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市民對二次供水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新條例的釋出對此及時做出了跟進,“二次供水設施管理機關應當保證二次供水設施完好,如未按規定清洗消毒儲水設施,造成水質不符合國家标準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将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