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點選---今日頭條《20~30歲,你拿這十年做什麼》第21章 世上的事,最怕認真二字
《20~30歲,你拿這十年做什麼》
第21章 世上的事,最怕認真二字
被褥要求:整整齊齊,平四方,側八角。蒼蠅飛上去劈叉,蚊子飛上去打滑!
——許三多
和大多數的外來農民一樣,陳世初剛進京的時候,也是要文化沒文化,要技術沒技術。工作找不着,眼看着就要餓肚子了,他隻好向幾個同鄉學習做起了小本生意。兩三張桌子、七八條闆凳、一鍋米粥、幾屜包子,他的早點攤就這樣開張了。
能夠走出家門,來到京城的年輕人,大多都是心高志遠之人,當然不甘心永遠賣早點。賣早點隻是他們跨進這個城市的第一個台階。事實上,有三分之一的農民在進城之初所做的第一個營生就是賣早點。
對于他們來說,做早點、賣包子隻是一個過渡。他們的心思并不在這包子早點上,而是更多地盤算着上哪裡找更賺錢的行當。因為心思不在包子上,是以包子也沒了應有的滋味。是以,在城裡每
天的早點攤多如牛毛,令人滿意的卻鳳毛麟角。
但是,陳世初卻不同。他隻想賣包子,沒想過别的。這引來了一同進城的幾個同鄉笑話:太沒志氣了!同鄉們一個個都不做早點了,因為他們找到了更賺錢的行當:或者搞裝修、倒賣舊電器、賣假配件——哪個都比做早點、賣包子強!
陳世初還是一心一意蒸好他的包子,别的什麼也不想。他的頭腦簡單到了極點,甚至一直認為自己這輩子可能隻能蒸個包子了。
為了蒸好包子,陳世初常常到老字号的包子鋪品嘗:北京的馄饨侯、天津的狗不理……仔細地琢磨人家的佐料。在蒸包子時,他仔細地盯着火候,什麼時候大火、什麼時候文火、什麼時間起鍋最佳……所有這些他都用心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下來,陳世初對包子的研究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方圓數裡之内,他的包子美味可口,力拔頭籌,每天早上前來吃早點的人都要排隊,包子供不應求。
短短幾年時間,陳世初從一個隻有幾平方米的早點攤,發展成了百十平方米的包子鋪,不僅賣早點,還有中餐和晚餐。
在無數的外地人中,陳世初靠賣包子發了财,成了最成功的一個。當年跟他前後腳來的幾個農民,到頭來竟沒有一個比他富的。
有人曾問陳世初,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竟一愣,因為他不懂得秘訣二字是啥意思,他說他隻想賣包子,一心一意、死心塌地地賣包子,這也許就是他的秘訣吧。
同樣是賣包子,有的人隻是當成了吃飯的工具,有的人則是當成了終身的事業。在意的程度不同,認真投入的程度不同,也就有了成功的大小和貧富的差別。
心氣浮躁,喜歡改變,是20幾歲年輕人的一大特點。在當今職場上,許多人換工作、換行業的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亂。在許多人眼裡,工作充其量隻是一個臨時的飯碗、一個起跳的跳闆,并不值得自己投入太多。這也正是他們無論走到哪裡,都心不在焉、幹得一般的根本原因。在這個亂哄哄的世界上,誰能靜下心來,簡簡單單、認認真真地去做一件事情,誰就更容易找到一條成功的捷徑。
在熱播電視劇《士兵突擊》裡,許三多備受公衆青睐。許三多之是以能夠由一個執拗木讷的士兵,成長為一個威風八面的兵王,靠的不是他的智力好,也不是他的關系好,而是他身上的那種特有的簡單、專注與執著。
許三多不止一次地說:“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每做一件事,許三多都是那樣的認真:“被褥要求:整整齊齊,平四方,側八角。蒼蠅飛上去劈叉,蚊子飛上去打滑!”正是憑着這種近乎癡迷的認真,許三多一步步走了過來。用連長高誠的話就是:“他做的每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到最後你才發現,他抱住的已經是參天大樹了。”毛澤東曾經說過:世上的事,最怕認真二字!
不管從事什麼職業,處在什麼樣的位置,我們都要靜下心來,認真做事,精益求精。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保證最佳的工作品質,才能成為首屈一指的行家裡手。
在意大利賽馬界,佩羅·庫茲是一位極具聲望的人物。但你能相信嗎?他既不是叱咤商場的實業家,也不是馳騁賽場的賽馬手,而是一位釘馬掌的老鐵匠。
熟悉賽馬運動的朋友都知道,一匹賽馬要想跑得快,一個舒适的馬掌是必不可少的。而這正是佩羅的絕活兒:經他的手釘出的馬掌,可以讓賽馬保持最佳的狀态,跑出最快的速度。
每次在釘馬掌之前,佩羅總是用數天的時間看馬的走姿。甚至在吃飯睡覺的時候,他的腦子裡還在想着釘馬掌的事。當然,佩羅每次都能根據每隻馬蹄的不同特點巧妙地給它們釘上最适合的馬掌。“我給它們釘了一輩子的掌,這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最關心的事,從我看到一匹馬的那一刻起,我就在想着該怎樣才能給它釘一副最合适的馬掌。”佩羅不善言辭,這是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從八歲開始跟着師傅幹,佩羅已經釘了大半輩子的馬掌。為此,他在業界赢得了極高的聲譽。雖然如今的他年事已高,但慕名而來找他釘馬掌的賽馬手依然絡繹不絕。幾乎每天早上,都有人在他家門外排隊等候。
一個小小的馬掌,讓一個老鐵匠聲名遠播。因為他在這個行當裡幹了大半輩子,太熟悉這個行業了。
反觀許多人年輕的時候盡管心智頗為高遠、才華堪稱一流,但總是不停地從一個行業跳到另一個行業,工作換得像走馬燈一樣。
因為缺乏一種從一而終的專注、一種心無旁骛的認真勁兒,他們最終隻能以默默無聞、一事無成收場。
事實上,即使沒有太多的智力,隻要我們能夠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在一個行業幹上若幹年,僅憑積攢的經驗,就可以在這個行業内稱得上是專家級的人物了。
任何一種行當,我們要想做得成功,都需要認真地投入。無論是制造一粒紐扣還是一架飛機,一件事情隻要我們去做了,就一定要認真地把它做好。隻要把它做精、做透、做到了最好,财富與名望自會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