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詞中的故事(十九)《蘇幕遮》朱敦儒'有奇才,無用處'的悲憤

北宋末年,說多了都是淚,生活在那個時期的人更是淚。那個時期的文人,清高與憂憤并存,傲骨與悲壯共濟。有看不起朝廷的清高,又有憂天下的雄心。

感覺就是雙重性格的人,但那個時期的這種文人還真不少。今天講的這個人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夥,他叫朱敦儒。

詩詞中的故事(十九)《蘇幕遮》朱敦儒'有奇才,無用處'的悲憤

他天生好命,投在了富貴人家。自己博覽群書,一身兼百家所長,是天下皆知的奇才。他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可就是看不起朝堂的争名逐利,他覺得這些人活得累,活得俗。再加上自己家裡有錢,用我們現代的人來就,我家有幾百畝地,有車有房的,我還出來做打工的那種庸俗事幹嘛?窩在家裡沒事就翻翻書,做做米蟲不好麼?

于是這個來請做官,他說“不去”!那個來請說“來,給你個大官做做”,他就回人家“滾”!反正就是對當官沒興趣。這皇帝也是不死心,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你不來是吧?我就天天來敲門,順道給你講講道理,說說不去的後果。反正你不來就惡心死你。朱敦儒就再不想去,但他家裡的人怕啊。雖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但現在是家大業大的,這鞋穿得老貴了,剛不起啊。于是家裡這個來說,那個來哭的,終于連哄帶騙地把他騙去京城了。

這下皇帝老兒可高興壞了,人家名聲在外,别說進士了,狀元也不一定比得上他,給他一個進士身份不算過分吧?人家這麼大的名氣過來,給一個大一點的官應該吧?于是好處大大的有,能給的都給。

朱敦儒也确實能幹,做啥都是井井有條。但是農諺說得好啊:船上人不努力,哪怕你岸上的人吼斷了腰。這皇帝不專政務,請一個高人就能解決問題嗎?就像看病沒找準病根兒,這病能治好嗎?

詩詞中的故事(十九)《蘇幕遮》朱敦儒'有奇才,無用處'的悲憤

後來這朱敦儒力主抗戰,把皇帝給氣得哦。你這老東西,你再有才,也不能一天到晚地給我這個老闆唱反調吧?好歹我也是你老闆,你尊重我一下不行嗎?于是借着有人彈劾他的時候,直接就把他給免職了。我們大家都消停一下吧,你天天罵我,我也是人,我也受不了啊。

這朱敦儒可不這麼想,是你來求着我當官的,又不是我厚着臉皮來的。你現在說把我罷

了就罷了,當誰不識數呢?你看不上我,我還看不起你呢,本來就不想來。幹脆就請求退隐了。

靖康之變之後,這朱敦儒帶着一家逃難到南宋。這個時期的他看到昔日山河滿目瘡痍,那顆已經冷卻的心再一次被點燃。在秦桧這漢奸的籠絡下,出任了少卿。

隻可惜,他這一個主力抗戰的人,再一次選錯了老闆,最終“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期間他填了不少憂國憂民的佳作。最後心再次涼了,再次退隐江湖。

詩詞中的故事(十九)《蘇幕遮》朱敦儒'有奇才,無用處'的悲憤

這朱敦儒有才氣,有傲骨,更有點神經質。但他的文學成就很高,他的詞風淺顯易懂,灑脫清新,十分隐逸。被稱為“朱希真體”或“樵歌體”對當時的隐逸詞風影響很深。

今天就來讀讀他在南宋時期的一首詞《蘇幕遮》

蘇幕遮

酒壺空,歌扇去。獨倚危樓,無限傷心處。

芳草連天雲薄暮。故國山河,一陣黃梅雨。

有奇才,無用處。壯節飄零,受盡人間苦。

欲指虛無問征路。回首風雲,未忍辭明主。

整首詞白話過來就是:酒壺的酒已經喝幹了,跳舞的人也走了。我一個人倚在樓上,心裡無限傷感。遠處芳草直到天邊,與那薄薄的雲暮相連。那是我宋朝的舊山河,放眼望去,故國山河猶在,隻是已經家國已破,天空正飄着梅雨,更讓人傷感。

詩詞中的故事(十九)《蘇幕遮》朱敦儒'有奇才,無用處'的悲憤

下半阙就像是在發洩一樣:這裡有一個大家公認的奇才。可惜這個皇帝不用我。我空有一腔熱血,卻在這裡壯志飄零,眼睜睜看到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我想領軍出征,收拾舊山河,可是老闆卻怕得要死。看看這個朝庭,看看這些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我何時才能遇到一個真正的明君呢?

整首詞填得悲壯,又無奈。生活在那個時候的有志之士,大多都是這個心聲。後來他實在受不了這個朝庭就歸隐山林了。可惜這個曠世奇才,如果遇到明主,說不定就是宋代的劉伯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