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治水英雄~~大禹

作者:慧眼望世界

禹是黃帝的玄孫,姓姒,名文命。禹的父親叫鲧,鲧的父親叫颛顼,颛顼的父親叫昌意,昌意的父親就是黃帝。從黃帝到禹,共五世:黃帝為有熊氏,颛顼為高陽氏,帝喾為高辛氏,帝堯為陶唐氏,帝舜為有虞氏,帝禹為夏後氏。

禹的父親鲧被封在汶山石紐地區(今四川省北川縣),娶有莘氏之女為妻,名叫女志,也叫女嬉。一天傍晚,女嬉到河邊提水,見流水潺潺,彩霞滿天,心裡非常高興 。在與同伴嬉戲玩耍中,拾得一枚野生的薏以果,像珠子一般豔麗可愛,便含在嘴裡。不料那薏以果光滑如卵,一不小心就咽入腹中,女嬉就有了身孕。懷胎14個月,卻生不下來,隻好剖腹生兒,這就是禹。

治水英雄~~大禹

夏禹王像

禹幼年便随鲧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堯封于崇(即中嶽嵩山),叫崇伯,實際上是一個封建國國君。當時中原鬧水災,堯便指令鲧治水,鲧用"障水法"來冶理,曆時九年未能平息水患。在冶水過程中,鲧的地位和權勢迅速上升。堯看到了這種威脅 ,便命舜以"治水無狀″為罪名,把鲧處死與羽山 。

各部落首領就推薦鲧的兒子禹去上司群眾治理洪水。禹總結了其父治水失敗的教訓,改以疏導為主,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了九河。禹親自率領老白姓風餐露宿,整天泡在泥水裡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積水導入江河, 再引入海洋。 經過了幾十年的治理,終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了水患 。

治水英雄~~大禹

禹王治水

人們很感激和愛戴禹,尤其是在治水的十幾年中,他三次到過自己的家鄉,和他一起治水的人都勸他回家去看看,但是他隻是朝家門望望又帶領群眾治理洪水去了。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迹傳遍了各地,人們聽了都深受感動,更增強了治水信心。 人們為了表達對禹的感激之情,尊稱他為"大禹",即偉大的禹。

禹雖然隻是一個封國國君,卻很受舜的寵信。每有要事都要請他去商量,每逢舜當衆表揚他的功績,他總說是舜上司得好,指揮得好,運籌得好,是舜的德行、仁政、風範感動了群眾,群眾擁戴舜的結果。或者說舜慧眼識人,善于用人,把功勞都記在其他幾位大臣的賬上。 舜于是越發覺得禹仁厚可靠。後來,幹脆上讓個昌直接代替自己攝政,把國家大事全都托付給禹,讓禹替自己管理了16年國家政事。

治水英雄~~大禹

大禹治水像

通過了16年的觀察,舜覺得禹可以當自己的接班人,就當着中為大臣說要把帝王之位禅讓給大禹。禹多次推辭,并竭力推舉舜的兒子商均嗣位。不久,舜突然病逝。禹為了避免與舜的兒子商均發生沖突,就躲避到了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去,一躲就是三年。三年中,天下諸侯不去朝見商均,卻去朝見大禹。大屬看到了自己的威望和實力,于是在舜死後的第三年,傳回故都,南面天下, 等天子之位,并以自己的風園"夏"為天下之号,宣告夏王朝正式建立 。

大屬是為中華民族的曆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的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績不僅在于治理了洪水,發展了生産,是人民安居樂業,更重要的是結束了中國原始社會部落聯盟的社會組織形态,創造了"國家"這一新型的社會政治形态。禹完成了國家的建立,用階級社會代替了原始社會,以文明時代代替了野蠻時代,推動了曆史的發展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