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修路、建廁所、增設垃圾桶、綠化河道......柳河縣各個村屯現在基礎設施變好了,環境也變得越來越靓了!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柳河縣按照“一年示範啟動、兩年推進深入、三年鞏固提高”的工作思路,深入實施“三清一改一建”,持續推進全縣219個行政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起保潔、收運、監管三大體系,全縣農村生活垃圾建構了“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長效機制。全縣共建有衛生廁所11150戶、改造農村危舊房5176戶;改造農村公路460公裡,被評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河道綠化331公裡;補植補造林地9.8萬畝;建立美麗庭院、幹淨人家占比達到90.86%;開展積分制和小手拉大手等活動,全面激發了群衆參與整治的積極性。全縣村容村貌從“局部美”到“處處靓”,一幅優美、清新、幸福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柳河縣将特色産業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根本之策,全面提高扶貧産業的效益性、普惠性和覆寫面。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突出普惠公平,持續提升光伏産業效益。把光伏産業作為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增收的重要手段,25兆瓦光伏扶貧産業園區累計配置設定收益3178萬元,人均增收5283元。發電收益可持續20年,帶動貧困村集體經濟年收益10萬元,為全縣年均創造扶貧資金2000萬元。今年4月,發放光伏收益393萬元,9月底再發放收益640萬元,進一步穩定家庭收入。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突出因地制宜,不斷壯大特色産業叢集。結合各鄉鎮特色産業,建成羅通山鎮殭屍電腦養殖産業園、涼水鎮食用菌産業園等18個鎮級扶貧産業園,帶動721戶戶均增收930元,累計為鄉鎮實作收益440萬元。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促進土地流轉,實施規模化經營,扶貧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4家,脫貧戶入園入社率達到79%,累計配置設定收益118.4萬元。在鞏固原有産業的基礎上,繼續開發建設溫室大棚、殭屍電腦養殖等産業扶貧項目,進一步壯大扶貧産業基礎。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突出規劃引領,科學定位産業發展方向。依托大米姐、國信等26戶稻米加工企業,做優做響火山岩稻米、富硒稻米等品質、品牌,提升“柳河大米”市場競争力。依托21戶山葡萄酒企業和1.2萬畝山葡萄種植基地,加快酒莊經濟、山葡萄走廊帶建設,打造“柳河産區”品牌。依托4.6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大力發展人參、蒼術等中藥材産業,打造道地藥材基地。依托林果基地、苗木基地和棚膜基地,大力發展寒富蘋果、大榛子等産業,拓寬農民增收緻富管道,做大做強特色富民産業支撐。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脫貧攻堅期間,柳河縣累計投資3.8億元,發展扶貧項目730個,累計配置設定收益3618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4121元。形成了縣有支柱産業、鄉鎮有特色産業的多元化、可持續扶貧産業體系。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柳河縣以環境的明顯改善促鄉村旅遊的大發展,打造了中國·通化MVR世博村一體化實驗區、羅通山旅遊度假區、雲嶺野山參風景區等一大批鄉村旅遊項目與大美鄉村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插秧節、芍藥谷賞花節、旅遊節、冬捕節等節慶活動的成功舉辦,全面呈現了文旅農融合發展的生動樣闆,美麗鄉村逐漸變為人人向往的地方,一個生态、綠色、宜居的柳河呼之欲出。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這樣讓村民住得舒适、錢包鼓足、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滿足的美麗鄉村在柳河已成為現實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遇萬鵬 劉岩 王瑤

編輯:于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