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臨汾市大甯縣樂堂村鄉村醫生,村黨支部副書記賀星龍
中共中央宣傳部定于2021年9月27日(星期一)下午4時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衛生健康系統黨員代表圍繞“一切為了人民健康”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以下為現場文字實錄:
海報新聞記者:我這個問題是問賀星龍醫生,您作為一名鄉村醫生,21年守護28個村裡4600餘名百姓健康,紮根基層、服務基層,讓群衆在家門口就能得到醫療服務。請問您為何會選擇成為一名鄉村醫生,在您看來,近年來鄉村醫療有了哪些改善?謝謝。
賀星龍:謝謝提問,這個要從我小時候說起。我小時候,我們周圍村沒有一個專業的醫生,鄉親們得了病,小病不看,嚴重了才去70裡外的縣醫院去看。關鍵是村裡鄉親們家庭條件比較困難,我12歲時,我爺爺得了一次重感冒,高燒不退嚴重了,我爸媽才把我爺爺送到醫院,到醫院已經出現了呼吸衰竭、心率衰竭,醫生說來遲了。不久後我爺爺就離開了我們,這個事對我觸動特别大,那時候我就想,長大後能不能當一名醫生回到村裡給鄉親們看病。96年我考上了衛校,可是通知書上寫着學費3000多塊錢,當時我媽翻了家裡隻有302多塊錢。我們一家人準備放棄的時候,村裡人和我媽說,咱娃考上了衛校,你們供不起,大家湊湊錢一起供。我記得過了十來天,我的學費湊了3025塊錢。當時我說,我一定要把醫術學好,回來給村裡鄉親們看病,報答鄉親們對我的恩情。這20多年,我和周圍村的老百姓都有感情了,我覺得在哪裡當醫生并不重要,最主要是看哪裡最缺醫生。因為我們那塊太缺醫生,是以我要留下來,給老百姓看病。以前大中專院校畢業的學生不願意回農村,這幾年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一步鄉村振興,未來鄉村會更加美麗和諧。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學生說過一句話,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将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我覺得年輕人吃點苦、受點累也無所謂,總書記還囑托我們年輕幹部要在農村走一走、看一看、幹一幹,應該到最艱難、最貧困的地方去鍛煉。我覺得農村是培養和鍛煉人才的地方,希望今後一些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回到農村,農村太需要醫生,特别是全科醫生。我覺得社會要更加關注關心鄉村醫生這個群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