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作者:終南影話

引子:“當了幾輩子的狗,我終于明白了,首先要開心,要竭盡全力地幫助别人,舔你愛的人,對過去的事情不要一副苦瓜臉,對未來也不要愁眉苦臉。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是由《忠犬八公的故事》的導演萊塞·霍爾斯道姆執導,喬什·加德、布麗特·羅伯森、丹尼斯·奎德等主演,該片根據W·布魯斯·卡梅倫同名小說改編,以汪星人的視角講述了一條名叫貝利的狗,曆經了4次輪回,不斷尋找着自我使命,最終又回到自己主人身邊的溫情故事。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與《忠犬八公的故事》中一生的等待不同,影片《一條狗的使命》并不是講述貝利的一生,而是用超現實的手法,運用重生這一進制素,講述了貝利的4次輪回轉世。在這4次狗生中,貝利不斷地思索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使命,影片側重于展現人狗之間的互動,同時為貝利安排了許多内心獨白,他們互相陪伴,互相成長,逐漸成為了彼此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升華影片的故事内涵,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情感經曆。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全篇以汪星人貝利的視角而展開,為故事增添了生動性、趣味性與真實性。影片大量運用低視角鏡頭,拍攝高度約20-80公分,視線能夠常常穿越桌底,更加接近地面。這一視角的運用,一方面,可以保證觀衆視野與狗視野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又能滿足觀衆的好奇心,帶來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例如,幼時的貝利被鎖在車裡奄奄一息時,在貝利逐漸模糊的視線裡,伊森趕來相救,從主觀視角上反應了貝利的虛弱。當貝利看向主人一家時,也會采用仰拍視角來展現。這種将動物視角作為主體視角是确立狗為影片主角的一種标志,表現了貝利獨立的思想與意識。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整部影片采用綴合式團塊叙事,在貝利的4次輪回中,描述了他尋求使命的心路曆程,并多次強調使命揭示影片主題。在貝利的第一世中,他陪着伊森一起長大、一起遭遇不幸,他見證了伊森一家的悲歡離合,過完金毛的一生,這一生他還未思考活着的使命。第二次輪回後,貝利變成了一隻牧羊犬,他的主人是一名中年喪偶的警察,這一生貝利的使命是如何根據氣味尋找犯罪分子,在一次貝利跟着主人去執行任務的途中,他為了救主人而被犯罪分子殺害,這一世貝利學會了責任與擔當。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第三次輪回後,貝利變成了一隻可愛的短腿柯基,他的新主人是一個有着社交恐懼症的黑人女孩,他們一人一狗相依為命,這一世的貝利學會了陪伴的意義。第四次輪回後,貝利被年輕的主人遺棄,變成了一隻流浪犬。但是也是在這一世,貝利回到第一世中金黃的麥子地,它曆經千辛萬苦重逢了伊森,不僅再度幫伊森找回初戀,更在玩接球遊戲中與主人感動相認。此時的貝利已經不是第一世的貝利,伊森也不是最初的伊森,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們都經曆了成長,變成了更加成熟的自己。由此,整個故事也形成了完整的叙事閉環,這對養寵物的觀衆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慰藉。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在貝利每一次的重生中,時代的變遷與社會變革都根植在影片中。在貝利的第一世,到處充滿着黑白電視機,郊外的别墅,電視播報古巴飛彈危機,都在向我們展現着這是60年代的美國。而貝利轉世成小柯基的一世中,黑人可以惬意地在大學校園裡漫步,彩色電視機,都在暗示着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進步。而貝利的最後一世是一個沖突的時代,現代化的摩天大樓與連綿不絕平民窟并存,繁華的大都市和鄉下的農場形成了強烈反差。隐藏在片中的時代背景極大地豐富了影片的内涵,從貝利不同的輪回轉世中,我們也可以窺探到美國背後的社會文化。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影片中貝利一直重複的一句話是:我活着的意義是什麼?而在他4次輪回,體驗完不一樣的狗生後,最終回答了這個問題:“當了幾輩子的狗,我終于明白了,首先要開心,要竭盡全力地去幫助别人,舔你愛的人,對過去的事情不要一副苦瓜臉,對未來也不要愁眉苦臉。隻要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大道至簡,活着的意義就是活在當下。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這部影片的主題,不僅僅是講述人與狗之間的情感與陪伴,狗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你的一生可能會養很多狗狗, 但狗狗的一生隻有你一個,呼籲每個人都應該善待這些小生命。影片同時也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不斷輪回,不斷成長的故事。

《一條狗的使命》|活在當下就是狗的使命

主人公貝利委以重任幫助人類,追尋人生的使命,通過貝利的4次輪回講述了4段人生故事,對狗的使命進行了探讨,說是狗的使命,不如說是人的使命,隻是以狗狗的視角去呈現,更加輕松自在地折射出人生的意義:對過去的事情不要一副苦瓜臉,對未來也不要愁眉苦臉,生亦何歡?死亦何苦?我們要做的就是活在當下,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去擁抱生活,去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