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讀書都是普通人改變命運的一條捷徑。
古時候講究“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而現在學曆越高,學府越好則意味着将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更雄厚的人脈未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有很多人經常拿着某某知名企業家是國中畢業或者國小畢業,來标榜“讀書無用論”。
可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少之又少,更多的成功者還是來自于那些名牌高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一)、“離經叛道”,天之驕子落凡塵</h1>
相信在很多人年幼的時候,經常會聽父母講:“咱們一定好好學,将來考個清華,北大。”自此,清北之夢,便在心中生根發芽。
可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漸漸地發現,原來這兩所大學,是如此的可望不可即。原來普通而又平庸的我們,即使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也與之相距甚遠。
可有這麼一個人,他憑借着天資聰慧,無需過多的努力就取得了660分的好成績,也順理成章地進入中國最高學府之一的北大就讀。
可他在2008年入學,卻又在2011年退學,轉入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就讀。在世俗的眼光中,他或許是一個“傻子”,放着好好的北大不讀,去讀一個專科。
在這個信奉“是本就比專強”的年代,莫說是北大,就算是不入流的私立大學,也總比專科要強。不過,他的想法就是如此的與社會環境格格不入。
他的名字叫作周浩,他就是那個一心要擺脫世俗桎梏,一心要追求所熱愛的事業的“叛逆者”。如今,十年已經過去,從北大退學的周浩怎麼樣了呢?
周浩在北工業畢業後,留校當了五年的老師。随後,他投奔北工業原院長童華強麾下,加盟其所創辦的教育咨詢公司,成了一名職業教育咨詢師,也就是“老師的老師”。
他的學生們有博士畢業生也有碩士畢業生,大都來自于工藝美術進階技工學校,是景泰藍和雕漆方向的專業課教師。
周浩的主要教學任務是指導工美建設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在日常教學中,他總是會先行給大家講演一遍,而後讓“學生們”輪番上台展示各自的教學策劃活動。
接着,周浩再對其一一進行點評。他總是會耐心地給每一個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也總是悉心地照顧每個人的小情緒。
當然,周浩能夠走到這一步,也是非常之不易。他在北工業期間,學習的是通過程式控制機床加工金屬零件,這與景泰藍的制作可以說是毫無關系。
為了能勝任這份工作,周浩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拜訪了多名工藝美術大師,還曾在一線崗位工作過,以達到對景泰藍一百零八道制作工序爛熟于心的目的。
其實周浩大可不必如此,他隻需要将“溝通”做到極緻即可。
不過他認為自己既然選擇了職業教育這條路,就要全身心地付出,隻有充分了解了“學生們”的專業,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二)、術業有專攻,有志者事竟成</h1>
在我們傳統的認知裡,職業教育屬于“不入流”的行當,去讀技校或者專科的孩子,一定會不如大學出身的學生有出息。
周浩卻并不作此想,他想用自己的努力證明,職業教育并不一定比大學教育差。
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職業教育的受益者,我對這個行業有着很深的感情。現在為技工院校提供的咨詢服務,能使職業教育變得更好我希望,更多技工院校出來的孩子能被大家看見。”
他的恩師童華強認為,周浩是職業教育的一個标杆,他的經曆能讓更多人知道,并非職業教育就是低人一等,就一定比旁人差。
當年周浩從北大退學選擇北工業一事,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當時他本人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拒絕了所有的采訪。
如今,他對這些早已釋然。每當有人問及他當年的事,他總會雲淡風輕地說:“過去的事,不必再想對不對。”
那麼,當年的周浩為何會放棄北大呢,要知道北大畢業生在中國非常吃香。不論周浩是否會從事本專業,他都能憑借這個名号找到一份令人豔羨的工作。
而且,學校裡的學生和老師層次都非常高,即使他最後一事無成,也能靠着人脈而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況且,不論他的父母走到哪裡,都可以驕傲地說一句:“我兒子讀的北大!”
圖 2021年6月,周浩(右一)在工藝美術進階技工學校做咨詢,與教師面對面溝通。
其實歸根結底,就四個字:性格使然。周浩并不是我們印象中那樣略顯呆闆的“學霸”,他還算是比較健談的。
是以,他并不是那種孤僻型人格。周浩自幼有着很強的動手能力,小時候父親給他買的各種玩具,他都能拆下來再原封不動地裝回去。
在國中的一節手工課上,周浩接觸到了組裝模型。自此,一旦有課餘時間,他都會做這件事情。
當然,他的學習成績在班裡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是以父母對這項興趣愛好也未過多的幹擾。上了高中以後,學習壓力愈發地大了起來,母親就勸他暫時不要再拼接模型,将全部的精力用到功課上。
圖 2021年4月,周浩(左一)與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原院長童華強在公司會議室。
不願讓父母失望的周浩,一口答應了下來。他潛心撲在書本上,隻是利用一小部分時間來研究組裝模型,當然他隻會挑父母不在的時候,才把寶貝拿出來。
因為他每次考試都是年級前三名,家長也沒有多疑。2008年周浩在聯考中取得了660分的好成績,在整個青海省的理科生中排名第五位。
周浩覺得自己已經按照父母的意願完成了聯考,選擇學校和專業一事,應當跟随自己的意願。
周浩想進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讀,要知道,憑他的成績可以選擇該院校的任一專業。
可父母卻堅決讓他報考北大的生命科學院,眼見周浩不肯,他們叫來了家裡所有的親戚朋友。無奈的周浩拗不過父母,隻好聽從了他們的意見。
入學之前的周浩,對大學生活還是有所憧憬的。可當他真正坐進課堂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與這裡格格不入。
他認為,自己根本就不屬于這裡。那段時間的周浩充滿着迷茫與彷徨。
于是,他在大一結束後,選擇了休學。這期間他去過工廠的流水線,也當過快遞小哥,飽受雨雪風霜。
本以為經曆此番後自己的心境會發生改變,可回到校園後,周浩卻變得愈發沉悶。在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之後,周浩終于決定退學,毅然就讀北工業。
面對這樣一個北大學子的到來,北工業全校為之振奮。學校上司專門開會讨論,為周浩量身打造了一套教育方案。
這三年期間,周浩覺得充實無比,或許對他來說,北工業要比北大,“強之百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三)、人各有志,不應強求</h1>
周浩用實際行動诠釋了一句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誠然,北大生命科學院,是無數莘莘學子可望而不可求的夢想,但對于周浩而言,這簡直是人間煉獄。
他所熱愛的不是生命科學也不是文學,而是機械工程。當初周浩選擇北航,就是看重其工科之優異,可他的父母,為了名頭好聽,偏偏為其選擇了北大。
如果周浩與父母可以各讓一步,在北大與北航之間,選擇清華或者選擇哈工大,想必就不會有後來周浩退學之事。
在很多人看來,周浩的行為有些荒謬,其實他是非常有主見的,沒有人雲亦雲也沒有服從命運。
倘若周浩繼續在北大生命科學院攻讀下去,他必定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就,而且整日郁郁寡歡,說不定會患上什麼疾病。
其實,周浩是做了很多人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有多少人,大學選擇的專業,是自己喜歡的,還不是為了個大學生的頭銜,而默默承受着一切。
周浩的形象有些類似于加缪小說《局外人》當中的莫爾索,書中的莫爾索行為驚世駭俗,言論不為常人所了解,表面上看非常荒謬而又不近人情。
其實,他隻是不想随波逐流,隻是想用這種荒謬的方式,來對待這個荒謬的世界。
周浩就是如此,大家都覺得北大好,都覺得北工業與北大相比,卑微到了塵埃,可周浩偏偏就選擇北工業,他想用自己的行動向父母證明,當初他們幹涉自己的志願填報是多麼的愚蠢;他要用實際行動向那些勸他莫要“走上歧途”的人證明,不論大學還是專科,隻要是自己喜歡的,就一定能夠有所成就。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道路的權利,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人生是自己的,憑什麼要按照旁人所規劃好的未來而走,憑什麼要活在旁人的目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