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新聞聯播丨自貢大安區:“鹽龍燈”打造全域文旅場景

視訊加載中...

自貢大安區有着江姐故裡、千年鹽都、恐龍之鄉、中國燈城四張城市名片,在這裡遠古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交融。今天的玩轉天府旅遊名縣,一起去自貢大安區感受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

四川新聞聯播丨自貢大安區:“鹽龍燈”打造全域文旅場景

記者 熊玲:鹽都自貢當然首說鹽,今天我們來到世界地質公園——燊海井,來體驗一把古代取鹵的技藝與過程。

位于自貢大安區的燊海井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口深度超過了千米鹽井,至今仍保留完好,這裡每日還用古法制鹽,來到這裡,你就能近距離觀賞到清代井鹽生産的現場。

四川新聞聯播丨自貢大安區:“鹽龍燈”打造全域文旅場景

記者 熊齡:古時從井中取鹵,都是靠人力或牛力拖動巨大的辘轳來完成,現在已改成電力驅動了。但還是基本還原了古代取鹵的這麼一個過程。

鹽鹵取出後就會被送進竈房,要經過七八個小時的熬煮,鹵水才能分離出鹽晶體。現存的燊海井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日産鹽可以達到2500斤。當然,大安可不僅隻有千年的鹽井,更有上億萬年的恐龍,想和恐龍來一次跨時空對話與親密接觸,就一定得去恐龍博物館走一遭,這裡可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

四川新聞聯播丨自貢大安區:“鹽龍燈”打造全域文旅場景

記者 熊玲:除此之外,這裡還有像我身後的恐龍恐龍藝術長廊、恐龍明星雕塑,一個又一個的網紅打卡地,讓恐龍遠古文化,給遊客獻上更加豐富的文化大餐。

為了讓冷冰冰的“恐龍化石”也能煥發新的生機,博物館還會不時推出一些互動遊戲,在遊戲中了解更多有趣的恐龍知識。

四川新聞聯播丨自貢大安區:“鹽龍燈”打造全域文旅場景

遊客 :我們參加的是訓龍騎手知識大挑戰,感覺還是比較好。不僅看到恐龍化石,還學到知識。

來到大安,當然還不能錯過享有“天下第一燈”美譽 的自貢燈會,過去燈會都隻在春節期間舉辦,而如今随着中華彩燈大世界的打造,一年一度的燈會已經成為常态化開園、常年性的燈會。更多元的設計和靈感,讓自貢彩燈煥發出更璀璨的光彩。

千年的鹽業文明、億萬年的恐龍遺址以及八百年的彩燈風情,這些最具代表的“自貢元素”都彙聚在大安區,建立天府旅遊名縣以來,大安的文旅産業也不斷煥發出新動能。2020年,大安區共接待遊客超過892萬人次,實作旅遊收入100.32億元。

四川新聞聯播丨自貢大安區:“鹽龍燈”打造全域文旅場景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 彭長林:高品質建設江姐故裡紅色教育基地、方特恐龍王國公園以及中華彩燈大世界二期等項目,集中優勢資源和重點項目聚力打造5A級景區,持續提升彩燈、恐龍、井鹽制品、鹽幫美食等特色産品的知名度,推出更多具有大安文化符号和市場競争力的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