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年8月,時年35歲的莫紮特接到了一份委托,要為一位未向外界透露姓名的資助人創作一首安魂曲。
此時的莫紮特正忍受着體重下降、貧血、頭痛、暈厥等痛苦,這讓他覺得這首安魂曲可能是為自己寫的。到了當年的11月,他已經無法下床,劇烈的嘔吐、腹瀉、關節疼痛和四肢水腫持續折磨着他,因而根本無法繼續作曲。他深信自己是中毒了。
醫生們為了挽救他,采用了當時最流行的治療方法——放血,反複放血。有人曾估測,莫紮特在生命的最後一周内可能失血至少約2000毫升(4品脫)。他的小姨子索菲·海貝爾記錄道:“他們給他放血,給他的頭部冷敷,但随後,他變得虛弱,使不出力氣來,而後失去了知覺,再沒有醒過來。”24個小時後,這個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天才就這麼挂掉了。

臨終前的莫紮特
中世紀歐洲的醫學基本是以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學說為理論基礎的。四種體液分别是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這四種體液在人的體内,不僅決定着人的性格,更以一種誰也不知道的方法運作着,維持着一種微妙的平衡,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那麼人就會生病。
治療的目的就是恢複這種平衡,那麼如何恢複這種平衡呢?
醫生會先判斷病人是血液太多,粘液太多還是膽汁太多,然後分别施以放血、催吐和灌腸來解決。
後來,克勞迪亞斯-蓋倫(古羅馬時期最著名的醫生)宣稱放血是治療身體上一切問題的方法,包括治療大出血(負負得正?)。大家自行體會下這個理論。
現在,理論基礎已經建構好了,就剩下實踐操作了。
在中世紀歐洲醫學基本是神學的附屬物,是以所謂的醫生也基本都是教士來兼職。
最初,放血這個事情是教士們小圈子内的自娛自樂,據說放血可以降低教士們因單身而亢奮的性欲,讓人更平靜。後來教士們也負責給各種病人來放血。
當時通常用柳葉刀來放血,它是安裝在刀柄上的一把弧形刀片或尖刃。現在最權威的醫學雜志《柳葉刀》的名字就來源于此。
中世紀的柳葉刀,右側突起是刀刃
後來又出現了一種叫劃痕器(scarificator)的放血工具,這是一個包含了多個彈簧刀片的鋼質盒子,可以選擇不同的切割深度,通常在使用劃痕器之後再使用拔罐法,以便能夠吸出更多的血液。
劃痕器
但是,但在1163年,教皇亞曆山大三世神職人員禁止幫别人放血。這門手藝就從教會流落到民間了。
最早在英國,理發師承擔起了這個重任。今天在很多理發店門前依然能夠看到那種紅白藍三色旋轉的燈,這個東西最初就是用來招攬顧客,提供放血服務的,其中紅色和藍色分别代表着動脈血和靜脈血。
理發師放血需要嗅聞、接觸、品嘗血液,以診斷病情。理發店的窗台上也會放上幾碗血,以吸引顧客,不過後來通過了一項法律,要求他們悄悄地把這些放出來的血倒入泰晤士河裡。
13世紀的放血刀
是以,你如果有機會穿越到中世紀歐洲,當你在理發店裡剃完頭發刮完胡子以後,理發師可能會問你:哥們,要不要放個血?有病治病,沒病養生······
當時的放血工具套裝
當時,放血療法能普及到何種程度呢?
今天,如果一位女生失戀了,她可能會找閨蜜傾訴、去買買買來緩解内心的痛苦,諸如此類。但是在中世紀,你如果失戀了,家裡人可能會找人給你放1品脫血來緩解你的痛苦。
1623年,法國醫生雅克·費蘭德試圖以外科療法治療相思病。他推薦說,“放血是治療相思病最有效、最安全的療法”。
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妮特(後來在法國大革命中跟他老公路易十六被一起送上斷頭台的)曾經當着滿宮廷人的面分娩後大出血。(圍觀分娩在當時挺正常,如果當時有抖音,法國人民大概可以看到王後直播生孩子)。王後暈了過去,最後被放血搶救蘇醒。當然,我們并不知道是放血真的可以治療大出血還是王後隻是被放血疼醒了······
瑪麗·安托瓦妮特
1685年,英格蘭的查理二世在剃胡須時暈倒。他的14個醫生用盡畢生所學給國王放血,除此之外,可憐的國王還經曆了灌腸、催吐和拔罐,并且吃下了一頭東印度山羊的膽結石。用鴿子糞便做成的膏藥被謹慎地塗抹在他的腳上。醫生們給他一次又一次地大量放血,最後,國王斷氣時,身體内幾乎都沒有血液了。
加冕儀式上的查理二世
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在卸任總統3年後的一天,因為冒雪騎馬而發燒,呼吸困難。他的醫生們同樣積極且花樣翻新地給他不停放血。在一通折騰後,國父被放出了大約2-4升的血液後,很快就死掉了。
英國大詩人拜倫爵士,拜倫爵士感染了重感冒,伴随着發熱和身體疼痛,醫生要給他放血。求生欲旺盛的他堅決反對,指出過去生病放血都沒有用。但最後,他屈服于醫生的喋喋不休,說:“随便來吧,我見過好多屠夫呢,想要多少血就随便放吧,但手腳快點。”經過3次放血之後,醫生們驚訝地發現,拜倫的病情竟然惡化了。絕望之中,醫生們使出了殺手锏,動用了水蛭在他耳邊放血。然而并沒有什麼卵用,拜倫爵士沒幾天就死了。醫生們則說是因為拜倫自己猶豫不決耽誤了放血,才會這樣。
拜倫,死時年僅36歲
在當時,除了以上那些讓人聞風喪膽的放血工具,還有更恐怖的大殺器——水蛭,用來在刀片到達不了的部位來放血,比如說直腸裡,是不是菊花一緊?!
1850年,倫敦的一位女士由于扁桃體腫脹疼痛而寝食難安,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前來看病的醫生從一個便攜式陶罐中取出一條黑乎乎、滑溜溜的水蛭。它的身體因為饑餓不停地扭動。醫生将一根帶有絲線的針穿在水蛭的尾部,然後把這個扭動着的水蛭“吊墜”放進了一根透明玻璃管中,指引着水蛭将饑餓的口部落在腫脹的扁桃體上······
在用水蛭放血治療腸道發炎和前列腺疾病時,有一個讓醫生很棘手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水蛭弄進去?
一位聰明的醫生發明了一根帶凹槽的金屬棒,水蛭塞在凹槽裡(水蛭上穿了線,友善治療結束時拉出來),然後一起插入需要治療的體内部位。1833年,一個名叫奧斯本的醫生描述了整個過程:在把水蛭塞進患者肛門深處之後,“金屬棒被拔了出來,水蛭則留在裡面備受折磨,直到吸滿了鮮血為止”。這個“備受折磨”用的确實很到位,想想這個過程都讓人頭皮發麻。
在中世紀末期以後,水蛭還被用來治療女性月經不調或者痛經,治療過程你們自己腦補吧。
那時候的醫生确實比屠夫還可怕。
除了,放血還有灌腸。
灌腸的理論基礎同樣來自羅馬時期的醫學大拿蓋倫,他認為,在适宜的情況下,體液會腐敗,是以需要通過糞便将其排出。如果糞便在直腸中停留時間過長,腸道排洩運動的頻率沒有那麼高,那麼這些肮髒的毒物就會滲透到身體當中。而腐壞的元素會被循環系統吸收,引起發熱、膿腫、精神失常和出血,然後就會爆發世界大戰,會引來外星人入侵……
是以,便秘是萬惡之源,灌腸則必不可少。
蓋倫自己正在接受灌腸,右下角的小狗子似乎很興奮
15-16世紀的法國,灌腸成為必需以及非常時髦的事情。傳說,路易十四(就是上篇文章 裡一生隻洗了3次澡的那個)一生中享受了2000次灌腸。2000次啊!在法國,癡狂于灌腸的高峰期,很多人為了“維持健康”頻繁灌腸,甚至1天進行2—3次。有很多人曾經記錄了自己路易十四接見時,國王正在灌腸。
當時的漫畫:坐擁世界的路易十四,正在接受灌腸
法國勃艮第公爵夫人非常形象地說明了這個療法的普及度。她讓她的仆人當着國王的面鑽到她的裙子下面來進行灌腸。當然,在灌腸的時候,她的身體被謹慎地遮住。
不過,灌腸比放血好一點,畢竟放血容易送命。
注: 文中部分圖檔來自《荒誕醫學史》其餘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若有不妥之處,請留言告知,萬分感謝!
轉載請聯系作者。
參考文獻:
莉迪亞·康 等,荒誕醫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