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蠍子是五毒之一,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當作毒物,總是以一種反面角色呈現在大衆面前,其實蠍子雖是五毒之首,卻并非一無是處,甚至它的價值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蠍子雖難登大雅之堂,卻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藥材,從古至今都是許多中醫特别青睐的一味中藥,蠍子身體可以用來治療癫痫,風濕,半身不遂等症狀,蠍毒對祛風,解毒,止痛也有很好的療效。

除了藥用價值以外,蠍子同樣是一些美食愛好者的最愛,尤其是近些年來,随着夜市經濟的繁榮,一些特色小吃攤上開始出現在蠍子的身影,吸引了大量對野味情有獨鐘的“吃貨”,人工飼養的蠍子越來越難以滿足日益變大的市場需求,一些人就将目光轉移到了野生蠍子身上,在利益的驅使下,逐漸形成一支“捉蠍大軍”,它們晝伏夜出,一晚獲利少則上百,高則過萬,尤其是在賀蘭山一帶,捉蠍子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黑産。
賀蘭山位于我國甯夏回族自治區和内蒙古自治區交界處,海拔高度2000-3000米,當地土質為石質山地,植被覆寫率低,土地貧瘠,獨特的地貌特征和生态環境為蠍子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場所,讨厭光線的它們白天蝸居在石縫,洞穴中,晚上出來覓食,大多數蠍子都是結伴而居,也正是這種習性給了一些人可乘之機。
據當地常年以捕蠍子為生的人介紹說,它們一般都是晚上8點以後出動,重點“掃蕩”灌木叢以及碎石較多的坡地,除了有針對性的搜查以外,它們還配備了專門的裝置,由于蠍子對光線敏感,就用紫外線燈光來輔助捕捉工作,在後半夜,淩晨2點左右,蠍子都會傳回巢穴,這對“捕蠍大軍”來說,更是“一鍋端”的好機會,有的人短短3個小時就能捉上百隻,獲利上千塊,更有甚者,組織大規模捉蠍子的人,一晚上獲利高達20萬。
随着當地“捉蠍大軍”隊伍的日益壯大,野外捉蠍子的難度增大,産量降低,一些人甚至将目标轉移到了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内,大量捉蠍人踏入自然保護區,對保護區内的生态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同時也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态鍊,導緻蝗蟲,蝼蛄等害蟲大量繁殖。
曾經有一份資料顯示,在每年的7-9月份,光是甯夏月牙湖鄉每晚就有超過2000人出動捕捉蠍子,要知道,該鄉鎮常住居民也才10000人左右,由此可見,這些捉蠍大軍的隊伍有多龐大,而背後則是巨大利益的吸引,趨之若鹜的逐利者也因夜晚行車,載人去捕捉蠍子,接連發生交通事故,每年都會造成一些人員的傷亡,不過,他們仍是樂此不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5">最後</h1>
這些近似瘋狂的行為,讓野生蠍子面臨着巨大的生存危機,從蠍子幼蟲到成年蠍子,都難逃“捉蠍子大軍”的法眼和魔爪,不知道什麼時候,蠍子有可能也将會劃為野生保護動物,到那時候,是不是連入藥的蠍子也很難發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