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薔薇花開
每個人的成功和才能,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換來的。
當有的孩子15歲不想上學,整天想着玩遊戲,埋怨學習苦,壓力大時,而15歲的她已經是最年輕的科學家了。
近日,談方林參加“上海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一則新聞被刷屏了,更讓大家佩服的是她所研究的成果:菲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很多網友表示,連這個研究名字都沒聽說過。
早在國中階段她就憑借這個課題獲得“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專項獎一項;“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上海市科學技術學會主席獎(唯一國中生獲獎者)、一等獎。
這些成果,除了有一定的天賦外,離不開她後天的勤奮和執著。
有網友評論:這個世界屬于有天賦的人,也屬于認真的人,更屬于那些在有天賦的領域,認真鑽研的人。
所謂的成功,隻不過是在一次次努力,一次次失敗和挫折之後卷土重來而順便得到的結果。
前段時間看到過這麼一則新聞,讓人感觸頗深:
蘭州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典上,校長嚴純華為一位叫謝炎廷的男生授予“榮譽研究所學生”稱号,并佩戴校徽,正式成為蘭大學子,繼續功讀博士。
當看到這位學子在領獎台上用吃力的語言向自己的導師和母校表示感恩時,我不禁淚目。
謝炎廷是一名腦癱患者,從小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不能正常走路,說話也要費很大的勁,更不用說寫字了。
不能像普通人一樣去學校上學,國小、國中、高中的課程都是自己在家自學的。
2011年,渴望讀大學的他,試着走進蘭州大學校園,在數學與統計學院的課堂上旁聽數學,一聽就是8年,其間從沒有缺過一次課,包括英語口語課。
2015年6月,他完成了數學專業的近30門專業課和英語、政治公共課在内共計150多個學分的學習,而且完成了大學畢業論文,水準完全不低于蘭大的正規學生。
三年後,謝炎廷又完成了碩士階段學習并進行了碩士論文答辯。他完成的課題研究論文還被發表在《澳洲組合學》學術期刊上。
對于謝炎廷這樣一位腦癱患者來說,這種毅力是非常人所能堅持的。
沒有誰的成功憑空而來,都是靠後天的努力、勤奮與高度的自律所造就的。
國際上著名的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他每天天剛亮,就坐在電腦前開始一天的寫作。
他給自己每天定的目标是堅持寫五千字,即使在沒有靈感的時候,在沒什麼可寫的情況下,一直堅持。一年之中,也隻給自己三天的休息時間。
正是他的勤奮使他成為了世界級的大富翁,也是他的勤奮讓他在寫作中擁有永不枯竭的靈感。
狄更斯曾經說過:“我所收獲的,是我種下的”。
的确如此,隻要不斷為自己争取機會,努力而不懈的奮鬥,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一個有才能的人。
有些人在看到别人成功時,總是會認為:他們是天才,有天賦。
事實上,真正有才能的人,從來不相信什麼天才,隻相信常人的智慧與毅力。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安吉拉·達克沃斯,為了證明“天賦不是命運,努力産生回報”這一說法,在研究“堅毅”的道路上,花了十多年的時間。
達克沃斯曾發表過有關“堅毅(Grit)”的TED演講,而且該演講視訊截至目前已經獲得超過1000萬的點選量。她撰寫的《堅毅:釋放激情和毅力的力量》也幾乎登上《紐約時報》暢銷圖書榜。
她曾因為發現“堅毅是讓人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這一研究,被授予美國麥克阿瑟學者獎,又稱“天才獎”。人們也都認為她是天才。
可安吉拉卻将“堅毅,而非智商,是堅毅成就人生”總結成了兩個簡單的公式,再次說明努力才是實作一切成就的關鍵。
天賦×努力=技能,技能×努力=成就。
前不久,環球人物雜志上,一個14歲的美國少女年入超千萬的新聞吸引了我的眼球。
這位少女叫艾琳娜,和别的女孩子一樣,喜歡糖果。7歲時父親對她說:糖果對牙齒不好。于是她問父親:為什麼不能做對牙齒有益的糖呢?于是,她硬是花2年的時間研發出了一款無糖并能清潔牙齒的棒棒糖。
她的産品熱銷全球,2018年公司利潤超過210萬美元(約1483萬元)。
目前她擁有數十名員工,她為自己做産品開發,銷售和市場營銷,還參加展銷會,與消費者交流。但仍堅持全日制上學,她和其她高中女孩子一樣,每天上學放學,參加學校活動,廣交朋友。她說:我和普通女孩沒什麼差別。
世界上沒有什麼天才,隻是她們付出的比别人多,擁有超強的執行力和堅毅的态度罷了。
愛因斯旦說過:“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豪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它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是以,頑強的毅力和源源不斷的勤奮,才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芝加哥大學的Benjamin Bloom教授曾經調查了120位各行各業的精英人物,包括音樂家、科學家、藝術家、工程師等。結果表明,沒有哪一位精英人物不是投入大量時間,刻苦練習。成就越大的人,越勤奮,鑽研業務的時間也越長。
而關于勤奮獲得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不難發現,在他們身上都有共同的特質:
1、對自己感興趣的事,不斷努力學習,刻苦鑽研。
真正用心做事的人,懂得從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出發。找到自己的愛好之所在,制定屬于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執著而又堅定的前行。
拿破侖·希爾曾說:“做你感興趣的事,如果你的興趣夠濃的話,那麼你幾乎是所向無敵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從事了你真正喜歡的事,你将會釋放出超越自我的力量,踏上成功之路。
哪怕為之奮鬥一生、拼搏一生,也無怨無悔。
2、持續的自律精神。
說起自律,我們常常會想到,按時作息,堅持運動,持續學習,不一而足。
然而,自律不僅限于此,它更是一種強大的自我管理能力。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業界以早起出名。蘋果公司的員工會在黎明時分的4:30分就收到他的電子郵件,且每日如此,他們已經習以為常。而庫克每天也會在5點鐘的時候準時出現在健身房。
那些極度自律的人,通常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這也就是他們優秀的原因。
3、超強的執行力。
喜歡烘焙,計劃去參加一個法式西點教育訓練班,考一個西點師,開一家屬于自己的烘焙工作室。可直到現在,計劃還在日程上。
想要擁有一個好身材,決定去參加瑜珈訓練班。可是一天天過去了,仍沒走出第一步。
其實,很多人并非沒有大志向,也不是沒有夢想,對未來沒有規劃,隻是,問題出在執行力太差,總是将自己的目标停留在幻想和計劃階段,從不付諸實際行動。
俗話說:睡前想象千條路,醒來依然走老路。
再完美的計劃,再精心的安排,都比不了一句,先上路再說。隻有行動,才能讓計劃變成現實。而越是執行力強的人,才越牛逼。
4、不畏懼挫折和失敗的勇氣。
伏爾泰說得好:“要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到底——劍至死都不能離手。”
黃勃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提起他,給人的印象便是其貌不揚的外表,沒有太好的身材,沒有過硬的家庭背景。曾經在酒吧做過駐唱,被觀衆罵下台;想做歌手,因為顔值不高,而且矮,沒有上台的機會;回家辦皮革廠,遇上金融風暴倒閉了,欠下一身債。後來,一次在《走吧,上車》擔任男佩角的機會,以醜角的身份擁有了進入演藝圈的機會。
先天條件打不倒他,一次次的失敗打不倒他,冷嘲熱諷打不倒他,無數次的卷土重來,無數次擦幹淚後握緊雙拳,終于成功讓人們忘了醜角黃渤,脫穎而出,成為了五十億影帝。
有時候,看一個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的最高點在哪,而是看他觸底反彈的能力。
當然,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等客觀因素,但更重要還是自身的勤奮。
心理學家曾經發現,人的大腦是越學習越聰明的。人的大腦通過學習,神經連接配接會越多,而這種連接配接也會促進智力的開發與飛躍。
古話也曾說,天道酬勤。
盡管我們沒有天賦異禀,但隻要我們在學業上、事業上,專心緻至、持之以恒,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相信每一個人都将會是一個有成就的人。
共勉。
作者簡介:薔薇花開,富小書的人,富書專欄作者,80後的二胎媽媽,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也喜歡用文字見證孩子的成長,願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與志同道合的你一起探讨育兒經;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