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兩種低效陪伴,正在毀掉你的孩子陪娃時玩手機陪娃時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把家變成孩子的遊樂場。

做父母的黃金期隻有10年。

孩子18歲就步入成年。而“青少年時期”已經是“兒童後期”,接近成年人。時間越往後,就離父母越遠。

雖然如此,父母的教育依然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017年,16歲的武亦姝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大放異彩,一路過關斬将,最終奪得了總決賽冠軍。

2019年,她又以理科總分613分(上海聯考滿分660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兩種低效陪伴,正在毀掉你的孩子陪娃時玩手機陪娃時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把家變成孩子的遊樂場。

這麼優秀的女孩背後,自然有一對優秀的父母。

為了教導女兒,武亦姝父母放棄了玩牌玩手機,帶着女兒一起讀《二十四史》、《山海經》、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節、一起玩成語接龍、讀古詩詞......

武亦姝的爸爸武雷更是在每天4點半下班後把手機關機,專心緻志陪女兒看書學習。

正是這樣的深度陪伴,才培養出武亦姝這樣的令人豔羨的孩子來。

這就讓“寒門”父母們感覺很心塞:自己忙得幾乎沒有時間喘氣,怎麼有時間陪孩子呢?

其實,陪孩子的時間都是可以“擠”出來的,高山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中提到,真正重要的是陪伴的品質,而不是陪伴的時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兩種低效陪伴,正在毀掉你的孩子陪娃時玩手機陪娃時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把家變成孩子的遊樂場。

要想做到深度陪伴,就必須避開以下兩種“低效陪伴”方式。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 data-track="18">陪娃時玩手機</h1>

帶娃時玩手機,是很多父母都會做的事情。殊不知這樣的陪伴,不僅是無效的陪伴,更是容易造成悲劇的發生。

家長屋外玩手機,嬰兒遊泳池内窒息 72 秒

4 歲孩子遊泳池溺亡,媽媽在 2 米外玩手機

家長邊看娃邊玩手機,孩子被小區車碾壓

孩子玩扶梯跌落身亡,媽媽玩手機渾然不知

爸爸沉迷手機,一旁女兒從三樓跌落重傷

……

這樣的新聞,隻看标題,都讓人感覺惋惜不已。

是這些家長不夠愛自己的孩子嗎?不是的,他們隻是因為玩手機成了習慣,總覺得新聞裡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這些意外一旦發生,造成的痛苦卻是無法挽回的。

另外,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會從父母這裡學習很多東西。是以,一個沉迷玩手機的孩子的背後,總是會有沉迷手機的父母。

與其怪罪孩子老離不開手機,家長不妨戒戒自己的“手機瘾”。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 data-track="48">陪娃時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h1>

有些家長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學了一堆的育兒方法,甚至連怎麼陪孩子玩,也找好了教程。

家長總是想,“我好不容易陪寶寶一次,總得教他點啥”。

是以總是忍不住在孩子玩的時候指手畫腳:孩子想玩滑梯,偏偏為了鍛煉他的膽量,讓他爬高高;孩子要把積木堆成房子,非得鼓勵他組裝出形狀出來 ……

殊不知總是讓孩子按自己的要求來,其實是在破壞孩子的創造力,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

書中就提到這麼一個例子:小麗是五年級學生,每天都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以及媽媽買來的練習題,周末按照媽媽的意願去學舞蹈。在别人眼中,她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孩子,但是在一次夏令營活動中,小麗被勸退了,因為她根本不知道如何跟小夥伴溝通,總是動不動就跟周圍的小夥伴發生沖突……

壓抑孩子的天性,勢必會出現問題。

老被父母支配的孩子,也容易沒有遠見。

那麼怎麼做,才是高效陪伴呢?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 data-track="49">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把家變成孩子的遊樂場。</h1>

疫情期間, 河北保定定興縣候村營村的村民寇順心和兒子,在自家庫房裡設計搭建起了有山、有河、有溝壑的沙盤模型,父子二人自編、自導、自演、自己配音、剪輯甚至還學會了摳像做特效,把他們玩玩具的過程拍成了“戰争大片兒”。

寇順心說,現在的父母要學會跟手機搶孩子。以前的兩父子基本上不說話,但是經過了這段“陪伴”,不僅兒子變得開朗了,父子的關系也有了明顯的好轉。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兩種低效陪伴,正在毀掉你的孩子陪娃時玩手機陪娃時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把家變成孩子的遊樂場。

有的家長甚至還在陪孩子的過程中,學會了技能,提升了自己。

婦産科醫生吉田,不僅在陪娃的時候認真學習,還考上了哈佛大學。她的書《就因為沒有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被大衆奉為時間管理的經典。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兩種低效陪伴,正在毀掉你的孩子陪娃時玩手機陪娃時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把家變成孩子的遊樂場。

哈佛大學

有人說,這是一個“拼爹拼媽”的時代,确實是如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映射。父母的眼光,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懂禮貌,懂規矩,孩子也會受歡迎;父母優秀,孩子自會精彩;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

“每一個成人都應該記住,隻有當他們的行為正直而高尚的時候,他所堅持的道德觀念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靈中去,并支配孩于的思想和感情。”

教育孩子要從更正自身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