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末代皇帝》這部電影将溥儀這一生前後反差都用畫面表現出來,從小錦衣玉食過着皇室生活,吃穿用度都有規格有講究,晚年卻連回自己家都要買票,末代皇帝生活不易。
後世關于溥儀最深的印象可能是窩囊,在混亂時代背景中接下權杖成為皇帝,最終也隻是犧牲品。
他上台隻是清政府内外腐敗已經是強弩之弓,退位後過着小朝廷生活,但心理落差依舊存在。

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表示從小喜歡惡作劇是乳母教育自己學會很多道理。
光緒慈禧相繼離世他登基上位,末代皇帝成為其标簽,但很少有人記得還有一位末代格格,以及她臨終前曝出的皇室醜聞。
末代格格——金默玉
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是溥儀于1967年患病去世享年62歲,而最後一位格格長壽的多,活到2014年才離開,她就是金默玉,也就是愛新覺羅顯琦。
老北京曾經流傳着這樣一句歌謠:“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牆,肅王府的銀子用鬥量”,可見肅王府有多富貴,而她就是肅親王與第四側妃所生幼女排行十七。
金默玉出生時清朝已經沒落。并未趕上家族鼎盛時期但依舊要遵守封建社會皇室規矩,在那時男尊女卑就算是格格也要遵守禮儀。
宴會上不能伸長胳膊吃遠處的菜,這種行為被認為不雅觀不符合身世是失禮的,隻能由奶媽代勞。
但是奶媽每次都隻是夾一點根本不夠吃,但這就是禮儀,不能表現出不滿情緒,回家後可以在吃。
這種行為放在封建社會中并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是正常的,其他姐妹也都習以為常金默玉卻向往自由,而這種性格直接影響她後來的所作所為。
金默玉被送到日本學習時偷偷在公司做顧問,回到中國燙卷發描眉穿旗袍,在當時十分時髦但哥哥卻不希望她抛頭露面。
由于從小花錢沒有限制長大後還是如此,但從前清政府并未敗落家裡有錢,而後來金默玉大手大腳經常請客,逐漸家裡開始貧困起來。
格格居然要依靠打毛衣維持生計。而後不顧一切嫁給花鳥畫家。1958年突然被帶走,而這也與她臨終時所說的皇室醜聞有關。
皇室醜聞
原來她的姐姐是愛新覺羅顯玗,日本名字為川島芳子是名特務,因為血緣關系金默玉被抓走度過了15年牢獄生活。
而在臨終前她所說的事情就是這件事。作為中國清朝貴族,居然改名換姓夥同他人危害自己同胞和國家,是一種奇恥大辱。
川島芳子在6歲那年被父親作為友情見證送給養父前往日本,所接受的思想也并不是中國傳統教育,長大後與岩田愛之助互相傾慕,可兩人在一起卻不是風花雪月而是經常讨論嚴肅的軍師話題。
後來養父生出淫念她悲憤不已,而事情也從此開始轉折。女性卑微身份令她絕望而後川島芳子剪了男士分頭癡迷于各種“男性運動”即騎馬射箭等。
1931年受驅使開始從事間諜行動,先後參與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以及上海一二八事變,還設計将婉容放在棺材裡運出去,是個名副其實的叛徒,1948年以漢奸罪被判處死刑。
川島芳子是國家罪人,而臨終前金默玉才說出她是自己親姐姐,15年無妄的牢獄之災令她生活變得一團糟,和丈夫離婚也有這一部分原因,可以說毀了她大好的青春年華。
其實每個中國人都不希望家園受難,漢奸才會受萬人唾棄,而曾經受群衆供奉的皇室格格成為那個出賣的人,更加令人難以接受。
享受着敬仰卻做着壞事,可能在金默玉眼中,川島芳子是皇室中的羞恥。
擴充
金默玉曾在《魯豫有約》中回憶曾經,可以看出是個豁達有趣的老太太,而她最終在2014年去世;
生前曾開辦“愛心兒童日語班”以及教育訓練學校,和川島芳子同樣都遭受苦難,但處理方式和态度截然不同;
其實就算生活不如意也要向善良靠近,否則就會違背初心,就像川島芳子那般,做錯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