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007:無暇赴死》:一頓操作猛如虎,不及邦女郎素材豐富

冷,可能是進入11月最大的感觸。無論有沒有暖氣,霧霾的天氣總會給内心籠罩陰雲。更何況在萬聖節前夕還去看了《007:無暇赴死》的首映。心情真的糟糕到冰點。

《007:無暇赴死》:一頓操作猛如虎,不及邦女郎素材豐富

莽夫15年

這是丹尼爾·克雷格自2006年以來,最後一部007電影。15年來,從開始嘲諷莽夫,到如今懷戀邦德。你和你小夥伴都被時間折騰了很久。大家也都從996過渡到007,甚至開始考慮躺平。而53歲的邦德依舊奮戰在掃黑除惡的一線,面對一個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身着筆挺的西裝,搖勻伏特加馬丁尼,與香車美女揮灑着荷爾蒙,可能有些老派,但這份紳士風度到死都不能輸。007的意義在于,我們突破消費主義的重重迷霧,依舊可以從亦正亦邪的對抗中嗅到後冷戰時代人類的生存危機,有些是因為罪惡,有些是因為欲望,有些是因為複仇。那些懷着隐痛走入故事的主人公,最終還是需要再孤獨地給自己一個了斷并送上祝福。

心理陰影

還記得開場的皚皚白雪,在小女孩的眼中永遠無法抹殺的是殘破的面孔與碎裂的冰層。童年記憶的傷痕伴随着成長,并逐漸凝結成心口的黑洞,裡面藏着隐私和秘密,哪怕面對熾烈的愛情依舊無法得到溫暖和治愈。入夜,與007滾床單的蕾雅·賽杜站在陽台上,将小紙條點燃,任憑灰燼消散于空氣,而她内心的掙紮卻如此真實。同樣,對于007來說,伊娃·格林的離去同樣是心中的病,唯一可能的治愈方式就是墳墓前的祭悼。他可以穿越炮火追跑打鬥,但是無法穿透内心的愧疚。這個真理無論對于前任還是現任都适用,因為007的一部分使命就包括犧牲小我。他隻能在車站的玻璃門前完成充滿儀式感的訣别,在公開秘密與保持信任之間,男人和女人做出了各自的選擇。

《007:無暇赴死》:一頓操作猛如虎,不及邦女郎素材豐富

疫情降臨

007的熱開場結束之後,我們聽到了碧梨如泣如訴的《No Time To Die》,曾以為即使暴瘦90斤,阿黛爾依舊可以保持有故事的音樂诠釋,但是時過境遷,總一輩新人換舊人,那個滿嘴chink的00後還是取代了她的位置。還是那句話,要把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分開,碧梨的演繹還是非常傳神的。這段MV裡隐喻頗多,比如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在傾倒與破碎是否意味着人性的崩潰,而沃森和克拉克的DNA雙螺旋結構則象征了某種罪惡的源頭。于是,在逼仄的都市叢林中,生物實驗室的病毒洩露再度成為了全球焦點。藝術源于生活,在某種意識形态下你無法改變的偏見最終會引發更加離譜的頭腦風暴。依舊是俄羅斯的口吻,包裹着僞善與背叛,最終在磁懸浮的庇佑之下,恐怖主義的種子被播撒向全球。不知道是不是疫情的緣故,對于這種生物攻擊的敏感性,讓我們有理由懷疑編劇是故意吸引眼球才把火燒到這裡。然後就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搶人大戰。

《007:無暇赴死》:一頓操作猛如虎,不及邦女郎素材豐富

驚鴻一瞥

本來在熱帶雨林度假挺開心的007,再次遇到了黑珍珠版007,以及昔日的好兄弟。很多時候,當你面對繼承人的時候總會産生某種自我懷疑,但随着事态的發展你會發現姜還是老的辣這句話有一定道理。當然,有些新人的表現還得用驚豔來形容,比如Ana de Armas,一襲袒胸露背的華麗長裙基本上秒殺全球宅男的心,槍花玫瑰名不虛傳。那舉手投足,唯一可以媲美的可能是2007年梅根·福克斯趴在汽車搔首弄姿的樣子。好萊塢的套路基本上就是商業賣點,在這裡并不物化女性,你瞧黑珍珠007不是躍躍欲試女拳上位嗎。

《007:無暇赴死》:一頓操作猛如虎,不及邦女郎素材豐富

但是,即使有了幽靈黨的大爬梯,依舊免不了把海陸空都利用上。那段深海沉船的兄弟情深基本上是腐國基情版的泰坦尼克号。但是,真正的英雄主義可能就是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舊義無反顧選擇熱愛吧!可能,每個人都曾無數次想象過與前任重逢的尴尬症,但是007與蕾雅·賽杜的那一碰觸依舊顯得局促。最終,克裡斯托弗·沃爾茲飾演的幽靈黨老大扯下了兩性關系中的遮羞布,同時也刺痛了007的玻璃心。

《007:無暇赴死》:一頓操作猛如虎,不及邦女郎素材豐富

生死抉擇

回家,回到夢開始的地方,回到某種約定,他才赫然發現了藍眼睛女孩和藏了5年的夢。在車企廣告的輪番轟炸之後,安全屋變成了傷心地。他望着直升機翺翔沖向雲霄,内心卻積累了對決NPC的壯志豪情。決戰的地點,安排在日本與俄羅斯的争議島嶼。瞧瞧,編劇總是把血淋淋的政治現實放在電影中,保證遠離本土觀衆卻又可以評頭論足。在那個日式的毒物花園,他見到了二噁英的幸存者,皇後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不知道拉米·馬雷克這次演繹反派的心情如何。反正,比起伏地魔拉爾夫·費因斯,這種系列電影的配角含金量是越來越高了。演技好的有的是,關鍵是如何巧妙地穿插在電影之中。

就這樣,一場生死抉擇,在007和這個世界當中産生了。而結尾的那一幕,的确容易賺取老男人們的油膩淚水。小時候讀古龍記得有句話,叫做真正的痛苦叫做無可奈何。哪怕你已經拯救了世界,但是無法陪在親人夫妻寶貝的感覺真的是太殘忍了。毛茸茸的玩具,背後是007曾經視為奢侈品的情感紐帶。那些近在眼前觸手可及的平凡人幸福,就這樣淹沒在炮火煙塵之中。這樣的英雄落幕,帶着永失我愛的傷感與為國捐軀的坦然,令影片的思想境界陡然更新。與這一幕最相似的場景,莫過于鋼鐵俠從滅霸手中奪過無限手套後直擊心靈的場景。英雄遲暮都是相似的。紅顔自古如名将,不許将軍見白頭。一場場沒有預告的告别,讓整場電影滲透着入骨的悲情。

我們觀看007的經曆,似乎也随着故事的起伏波濤洶湧。唯一留下的隻剩下如等待戈多般等彩蛋的癡迷,“007即将歸來”,宣告了大IP消費主義的勝利,隻是觀衆已經換了一批又一批,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