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爾爾
近日,《搞笑一家人》劇組實作重聚,這部于2006開播的南韓家庭題材情景喜劇,曾在韓流席卷中國電視台的萌芽期,俘獲了大批中國觀衆。當主演們時隔15年再回熟悉的客廳,又一波回憶殺将觀衆輕松“拿捏”。
早在重聚特輯釋出預告信号時,相關話題已經在網際網路上掀起熱議,#搞笑一家人重聚特輯預告#一路沖上微網誌熱搜榜,獲得三千多萬閱讀量。而這已經是今年第二個飽受中國觀衆期待的海外劇演員重聚特輯。

今年5月,《老友記》主演們時隔17年再聚齊,國内三大視訊網站愛優騰連忙分銷重聚特輯版權,一場萬人空巷的懷舊潮席卷中國觀衆,經典IP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這回沒有國内網播平台的版權激戰,《搞笑一家人》的重聚不如《老友記》重聚獲得的排場隆重,但15年後再聚首,經典劇作天然的情懷牌優勢,依然能令策劃者穩賺一波關注。
古早劇組重聚的戲碼,對于中國觀衆來說并不陌生,無論海外劇還是國産劇,觀衆對于經典作品的懷舊濾鏡難以磨滅,這種重聚場面便在近些年不斷上演。
多次重聚過後,一個新的命題亟待解決:将情懷牌打好,不僅要避免過度消費經典,也要充分運用IP優勢,将懷舊紅利放到最大門檻值。
情懷牌,永遠是“王炸”
無論在哪個國家,影視劇主演重聚往往都是一門好做的生意。
今年5月《老友記》重聚特輯播出當天,中國各大網站熱搜已被這檔美國經典情景喜劇承包,從節目主話題到重聚特輯的細節,再到#我們為什麼愛老友記#等情感向話題,微網誌、抖音熱搜不斷,微信指數日環比上升502.07%,更有2萬餘人湧入豆瓣,為這集特輯紀錄片打出9.5分。
彼時,網際網路大V使用者、知名KOL,都将《老友記》重聚特輯作為重要讨論内容——熱度空前,這可是實打實的流量,還不把握好時機,迎關注而上?
南韓的節目顯然也注意到了這片藍海。
在《搞笑一家人》劇組重聚前,南韓MBC電視台已經陸續實作了《咖啡王子一号店》、《New nonstop》、《田園日記》等電視劇的演員重聚。
實際上,近些年《搞笑一家人》劇組的部分演員,有多次在綜藝節目上同框,但趕在15年後來一次正式的全員重聚,無疑最能運用IP效應,收割觀衆的情懷。
隻是《搞笑一家人》重聚特輯播出後,國内沒有視訊平台買入版權,相較《老友記》重聚,明顯缺乏話題造勢,加上近些年韓流在内娛遭到沖擊,網上遲遲未出現便于中國觀衆觀看的“中字版”,這場懷舊潮便僅僅止步于預告期。
但對于中國的觀衆來說,未能及時參與一場經典劇作的重聚懷舊,或許已經稱不上是“遺憾”。
關于經典重聚的場面,中國的綜藝節目已将目标群體開拓至最廣,上至80年代、90年代的劇組《西遊記》《水浒傳》《射雕英雄傳》,下至影響力平平的《歡天喜地七仙女》,沒有懷不了的舊,隻有無法實作重聚的經典劇主演。
劇組重聚,正确打開方式是什麼?
當海外劇、國産劇孜孜不倦地為觀衆上演着主演重聚的場面,我們究竟要看什麼?
其實觀衆想要的内容并不複雜,無非是原班人馬在多年後重新聚首,演員們帶着各自的角色,還原劇中的故事、續演結局、分享拍攝密辛。
《搞笑一家人》重聚特輯中,讨論度頗高的是主演們圍讀原劇本,現場還原了劇中李家人坐在餐桌上,婆婆羅文姬和大兒媳婦樸海美針對食物的小争執片段。
将原劇本的經典故事重新飾演一遍,是多個經典劇組重聚的保留節目,此前《老友記》重聚時,主演們也還原了一些原劇中的經典場面,例如菲比撞見莫妮卡和錢德勒的戀情,《情深深雨濛濛》重聚,也再現了雪姨敲門的魔性場面。
而續演結局和分享拍攝密辛,也是觀衆最為期待的重要部分。
《搞笑一家人》重聚時,觀衆帶着曾經的意難平來重聚紀錄片中找答案。這部劇的開放式結局曾經一度牽扯的觀衆的好奇心,如今重聚,多數觀衆呼籲希望看到李允浩和徐敏靜、李民浩和姜尤美、李民勇和申智三對CP更為清晰的結局走向。
出于對經典劇深度挖掘的渴望,主演們在重聚中聊起拍攝花絮,往往能夠引來話題熱議,《西遊記》《水浒傳》劇組都曾在重聚時回憶起80年代拍戲的艱辛與不易,古早劇組和老牌演員對于好作品的堅持以及對工作的敬業精神,一度被觀衆拿來與愈發浮躁的娛樂環境作出對比。
而《老友記》重聚中,演員們首次透露羅斯和瑞秋的扮演者在拍攝期間曾經也于現實生活中碰撞火花,恰逢當下觀衆對于劇中“雙R戀”的熱情甚嚣塵上,也連帶将圓滿結局的期望投射到演員本身,撮合兩位主演在現實生活中進行約會的觀衆不在少數,與之相關的話題也變成《老友記》重聚的意外之喜。
具備懷舊優勢,也要愛惜羽毛
各國對經典作品重聚的熱情愈發高漲,但截至目前,令觀衆滿意的重聚場面卻寥寥無幾。
即便是經上萬人打出的9.5高分《老友記》重聚特輯,卻也因賈斯汀·比伯為首的一衆好萊塢明星的參與,變得成了一場好萊塢明星傾訴熱愛的喧賓奪主場面。
2020年的春晚上,《父母愛情》劇組通過獨幕喜劇實作重聚,趕在舉國同慶的大好時機,獨幕喜劇效果卻中規中矩,并未能達到觀衆最大的期待值。如今再提起《父母愛情》,這場重聚不比原劇一般令觀衆印象深刻。
顯然,經典作品的懷舊優勢雖然令人眼紅,但劇組重聚需要把握的各方動作和尺度是重難點,一方面,核心人物的參與是劇組重聚靈魂,另一方面,不僅重聚時間要對,重聚的方式也很講究。
其實,觀衆哪裡不明白,重聚的背後也不過是演藝圈同僚再同框,除了一些拍攝周期長達多年的劇組,多數演員哪裡會有那麼多真情實感?
但經典作品憑借情懷牌而延續的長尾價值,始終留在那裡,等待一次劇組重聚,碰撞出新的收益。
是以,重聚的意義非凡,不僅要為觀衆帶來美好體驗,更要懂得愛惜羽毛。唯有代表一個時代的、有影響力的、真正火爆的、家喻戶曉的作品,才是适合進行主演重聚的最佳情懷牌。而趕在特殊周年紀念,或應觀衆呼籲進行重聚,才能最大激發觀衆的懷舊熱情。
若牛鬼蛇神都來重聚,強行懷舊,隻能效果大減,失去原有的口碑和影響力。
觀衆的錢雖好賺,恰爛錢可就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