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過馬路的時候,遇到了一個60秒的大紅燈,雖然有點無奈,我還是乖乖地在路邊等候。在我旁邊是一個頭發花白的大嬸,帶着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當紅燈過去了20幾秒的時候,正好馬路上的車子少了,老太太等地有點不耐煩了,拽着小姑娘立刻就要往前走。小女孩雖然年紀小,可是很有主見,她明顯是不願意的,皺着眉頭,小小的身體扭動了一下,整個人是抗拒的姿态,嘴巴裡面可能是在說“不要闖紅燈”這樣的話。我猜想,一直以來家人對她的教育應該都是過馬路要等紅燈,安全第一,是以當這個看起來是她奶奶輩的人要拖着她往前走時,她立刻做出判斷:這是不對的,不應該這麼做!看到孩子這麼不“機靈”,老太太生氣了,立刻闆起了面孔,拽了女孩一把以示教訓,嘴裡也說了小女孩一句。就幾秒鐘的功夫,路口的車輛又多了起來,于是這一老一小往後退了兩步,繼續等待紅燈。
這種情景我不是第一次見,每一次看到都覺得遺憾。父母好不容易把正确的規則和安全概念灌輸給了孩子,卻被經常帶孩子的老人輕而易舉的打破。
此情此景,我更堅定了信念,孩子應該盡量自己帶。
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教育觀念,不太可能一緻。這個老太太是怎麼帶大他的孩子的呢?在她年輕的那個年代,她很可能是沒有機會更沒有意識,能去學習些育兒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他們用來教育孩子的是幾千年來儒家傳統的大道理,比如說是不要說謊,要乖巧孝順,不太會落到很小的事情上去,比如怎麼過馬路。當他們的孩子長大成人,工作家庭發展地還不錯的時候,他們就成了有經驗的老人。年輕人的教育理念會有部分影響到他們,但是大多數時候,老人們還是無法避免的用自己的經驗來帶小孩,這個過程中是不是能做到知行合一就不太好說了。
現在的兒童。他們的父母,很多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尤其是在大多數家庭,隻有一個孩子的情況下,父母對這個孩子的教育就更加用心。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之下。年幼的孩子,知道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當自己的奶奶馬上就要帶着自己做出和自己認知不一樣的事情的時候,她們立刻就表示出了反對。但是很可惜,這個奶奶,她接下來展現的是自己作為一個家長和一個大人的權威,立刻教訓了這個孩子。這件事情雖然雖然很小,卻很有破壞性,它不僅會讓孩子受傷,做了對的事還要被否定,更會讓他們迷茫,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那自己以後到底是要遵守,還是不要遵守?爸爸媽媽教自己的事情到底哪些是一定要做到的哪些是可以随随便便的?
這事發生在老人和孩子獨處的時候,父母沒有機會參與到。我不禁為孩子的父母感到苦惱,如果孩子回頭問他們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他們應該怎麼回答?回答不好,他們自己的信用也會打折,以後對孩子的教育也會成為一個問題。很明顯,為了孩子的安全,馬路怎麼過,這事馬虎不得。他們當然可以否定老人的做法,可是他們很難改變一個老人。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是要靠父母幫自己帶娃,有的時候對老人的做法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如果父母不幫忙,要解決的困難就更大了。還好孩子也不是那麼脆弱的,父母們多陪伴,多溝通,確定自己在孩子教育大事上的主體地位,孩子們慢慢會懂得什麼分辨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千萬别在孩子的教育大事上做撒手掌櫃,為了自己輕松把孩子丢給老人帶,等到孩子青春期了才想起來要好好管他。那時候的孩子,雖然是你的骨肉,确是奶爺爺奶奶的孩子,是他們教出來的。這些孩子甚至内心比你自己還要脆弱,因為他們的父母生了他們,卻不好好養育他們,到了最叛逆敏感的青春期,還想管着他們。對孩子來說,這樣的父母難道不讨厭嗎?
養育,不僅是一種給予,也是一種互動,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看見自己,我期待這樣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