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久見!現實版“隐形的翅膀”,這種蝴蝶的翅膀竟是透明的!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2017年8月刊雜志,作者:蔣卓衡,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衆号)

活久見!現實版“隐形的翅膀”,這種蝴蝶的翅膀竟是透明的!

(先來一睹它的真容,寬紋黑脈绡蝶的翅面在陽光下會反射出油亮的光彩。真真兒見過這種蝶的盆友别忘給姆們留言

活久見!現實版“隐形的翅膀”,這種蝴蝶的翅膀竟是透明的!

酷暑八月,蟲飛蝶舞,花叢裡、公園中,總有各種蝴蝶“仙子”飛舞的身影。但你知道嗎?鱗翅目作為昆蟲綱的第二大目,包含了近20萬個物種。雖然蝴蝶隻占其中大約1/10的比例,但卻是最引人注目的類群,其中不乏特立獨行的種類。我們今天要說的玻璃翼蝶,就是其中之一。

翅膀透明如玻璃

玻璃翼蝶的中文學名是寬紋黑脈绡蝶,拉丁名為Greta oto,屬蛱蝶總科绡蝶科,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到巴拿馬之間。它們的體型不大,翅展一般為5.6~6.1厘米,前足退化并緊貼胸部。

鱗翅目因成蟲翅、體及附肢上密被鱗毛而得名,但寬紋黑脈绡蝶最大的特點卻是擁有近乎透明的翅膀——翅脈間的薄膜組織上沒有任何色彩,也沒有鱗毛覆寫,透明得如同玻璃一般,是以被形象地稱為玻璃翼蝶。而它的透翅邊緣卻并不透明,為深棕色,有時為紅色或橙色。體黑色。

玻璃翼蝶幼蟲給人的印象和成蟲大相徑庭。它們卵的軟殼表面,有的非常光滑且能呈現珍珠光澤,有的十分粗糙并具有多種雕刻狀紋飾,而有的則會在卵表面黏附部分鱗毛。一般來說,雌蝶會将卵産于幼蟲喜食的植物葉面上,為幼蟲準備好食物。幼蟲孵化後的主要任務就是進食,進食過程會消耗大量的植物葉片。

經過數次蛻皮後,幼蟲成熟變成蛹。玻璃翼蝶的幼蟲一般不吐絲做繭,而是在植物葉片背面較隐蔽的地方用幾條絲将自己固定住,然後逐漸變硬成為蛹的形态。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翅膀透明的绡蝶羽化後,翅膀上是有少量鱗片的,但在之後的幹燥過程中,鱗毛逐漸脫落,最終成為我們看到的玻璃質感的透明薄翼。

活久見!現實版“隐形的翅膀”,這種蝴蝶的翅膀竟是透明的!

(玻璃翼蝶的翅膀能呈現珍珠光澤)

透翅之謎

為什麼玻璃翼蝶的翅膀會獨樹一幟—透明如玻璃呢?

關于這個問題,民間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美麗的山谷,那裡居住着一群通體透明的蝴蝶,它們能看透彼此的心,沒有任何猜忌和懷疑,過着簡單而快樂的生活。後來,一名魔法師的到來改變了這個單純美好的世界。魔法師告訴蝴蝶們,如果不懂得隐藏自己的心思,就會吃大虧。離開之前,魔法師留下了一瓶魔法藥水,他告訴蝴蝶們,那瓶魔法藥水能幫助它們把心隐藏起來,不受傷害。于是,好奇的蝴蝶們喝下了魔法藥水,變得不再透明。多年後,魔法師又回到了那個山谷,他發現這裡已經沒有透明的蝴蝶了,原本單純的世界也不複存在。他忽然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想盡力挽回,但是用盡法力,最終也隻能把蝴蝶們變成現在半透明的樣子。

當然,傳說是不真實的。那麼,玻璃翼蝶的透翅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有人猜測,是環境導緻了它們的進化。昆蟲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翅膀透明部分的薄膜自蝴蝶羽化之時,上面的鱗粉結構便悉數脫落,使得一些區域成為了透明狀。而玻璃翼蝶透明的翅膀,也成了它們适應環境的僞裝術。

活久見!現實版“隐形的翅膀”,這種蝴蝶的翅膀竟是透明的!

(寬紋黑脈绡蝶透明的翅是适應環境的僞裝術)

玻璃翼蝶的僞裝術

在南美洲的雨季,玻璃翼蝶大量羽化。它們喜歡在熱帶雨林的樹蔭中飛行,而且經常停歇于地面,姿态優雅緩慢。其翅膀上和身上深色的花紋,非常容易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進而躲避捕食者,這是生物适應環境以利生存的一種行為—僞裝。

而與它們親緣關系很近、同地區分布的袖蝶科成員,采取的則是完全不同的政策—警戒色。它們的幼蟲孵化後就開始取食很多具有毒素的植物,羽化之後這些毒素都聚集在了體内,而且其成蟲一般體色鮮豔,有利于警告它們的捕食者:我并不可口。

活久見!現實版“隐形的翅膀”,這種蝴蝶的翅膀竟是透明的!

(玻璃翼蝶的體色和透翅能幫助它與環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被捕食者發現)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千萬萬神奇的物種,透翅蝶類群隻是許許多多奇妙生靈中的一小部分,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種類等待着我們去探索和發現。之後,我們還會為大家介紹“玻璃翼蝶的親戚們”,敬請期待吧!你喜歡哪種蝶也歡迎【寫留言】告訴我們哦!

編輯:姚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