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于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2011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上,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因為說了一些涉及希特勒的不當言論遭到戛納電影節的驅逐。

在此後的7年時間裡,他的作品隻有2013年的《女性瘾者》兩部曲,直到去年才得以重返戛納。
這一次他帶來了一部極具争議的電影,在電影節上這部電影剛放映不久,竟有超過一半的觀衆離場,表示公開抵制,原因是無法忍受這部電影中的暴力鏡頭。
這部電影就是最近影迷熱議的《此房是我造》,原名《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直譯過來應該是《傑克蓋的房子》,雖然“氣勢”上相對要弱得多,卻更有深意。
我們有必要來解釋一下這個片名,有三層意思。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本意來源于一首叫《This is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這是傑克蓋的房子)》的英國童謠,歌詞是英文的繞密碼,在每句開頭依次疊加上新詞,組成越來越長的句子。
傑克(Jack)是男主角——一個變态殺人狂的名字,也關聯1888年英國倫敦連續殺人案的兇手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
同時“Jack”也有千斤頂的意思,片中一開始出現的修不好的千斤頂,也暗指男主角是個性無能。
整個故事是由傑克和維吉爾(Virgil)的對話引出的,兩個人的對話貫穿始終。
維吉爾是來自阿利蓋利·但丁所著長詩《神曲》中的人物,也是意大利曆史上著名的詩人,原名叫普布留斯·維吉留斯·馬羅。
《神曲》全詩分為《地獄》、《煉獄》和《天堂》三個部分,叙述了但丁在他的人生中途所做的一個夢,在夢中他來到了地獄、煉獄和天堂,與其中的著名曆史人物對話,以此反映曆史和文化,借以譴責當時的教會統治。
是以在影片最後傑克和維吉爾也來到了地獄,還出現了還原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的畫作《但丁的渡舟》畫面,讓皮哥看了一臉懵逼,要不做點功課還真難感受到其中的含義。
每個殺人狂都有一個開始,傑克原本是一名工程師,但他的内心卻埋藏着另一個變态的性格,平時沒有表露出來,直到遇上了一個讓他極度不爽的女人。
女神烏瑪·瑟曼飾演的這個女人是個自來熟,她的汽車抛錨了,車上的千斤頂又壞了,便求助于傑克。
傑克開車載這個女人去修理她的千斤頂,又回來修她的車,但剛修好的千斤頂沒用幾下又壞掉了,這令傑克極度不爽。
一路上這個女子一直喋喋不休說些不中聽的話,本來就煩躁的傑克,就這樣被她一次次尖酸刻薄的話徹底惹毛了。
傑克終于忍無可忍,用千斤頂把這個女人幹掉了。
傑克原本患有嚴重的強迫症,在殺人之後卻得到了暫時的解脫,他感到自己離不開這種殺人的快感,于是便開始物色他的下一個對象。
傑克再次謀殺的第一個人是個獨居的老婦人,為了騙她開門,傑克費了很多口水。
而在殺人之後,因為他有潔癖,竟然一次次冒着風險傳回現場檢查自己是否有将血迹擦洗幹淨。
在殺人之後,會出現加拿大鋼琴演奏家格倫·古爾德彈鋼琴的畫面。
還有一些世界名畫,傑克總會聯想到這些,因為他把殺人也當成是一種藝術。
每次殺人都能讓傑克獲得一種滿足感,他的強迫症也是以得到緩解。
這種感覺就像一個人晚上在路燈下走過,當他走到一個路燈的正下方的時候,他的影子就會變得最小。
而當他繼續向前走時,他的滿足感就會像影子慢慢變淡一樣慢慢減退,而他的痛苦也和身後的另一個影子慢慢變大一樣慢慢增加,這就迫使他去謀殺下一個人,以此周而複始。
他甚至還對自己的老婆孩子下手,依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把兩個兒子和老婆殺害。
他還把屍體擺在地上,顯得很有儀式感,當然這種變态藝術也隻有心理變态的人才能了解。
傑克把每次殺人都當作是在完成一件藝術品,他還會拿屍體來擺拍,再把照片寄給當地的報社。
他為自己取名叫“完美先生”,這個名字也引起了當地的恐慌。
傑克把被害人的屍體都藏在自己的冷藏室裡。
他原本考慮做賣披薩的生意,便買下了這個冷藏室和一大批披薩,卻一塊都沒賣出去。
冷藏室裡有個大間,通往另一間的門卻總是打不開。
在殺了很多人漸漸失去了樂趣之後,傑克決定要模仿一下希特勒。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曾為了節省子彈,把很多人綁在一起,用一顆子彈貫穿被害人的腦袋。傑克也想效仿這種玩法,他抓到了幾個人,把他們頭貼着頭并排綁在一起。
但是他卻發現買的子彈并不是他想要的全金屬外殼材質,作為“完美先生”當然是不容許這種瑕疵出現的。
于是他冒着暴露行蹤的危險去找全金屬外殼子彈,卻是以殺掉了和自己熟悉的人,也引來了警察。
買到合适的子彈之後,傑克想用狙擊步槍來解決問題,卻發現因為距離太近,步槍狙擊鏡無法對焦。
他隻好撬開了那扇從未打開的門,進入冷藏室裡的另一個房間。
當他打開燈時,卻發現裡面坐着一個人,那就是引導他一起下地獄的維吉爾。
傑克一直想為自己建一所房子,卻在反反複複動工之後一次次推翻自己的設計,房子一直未能建成。
最終在維吉爾的提示下,傑克用冷藏室中的屍體建了一所房子。
而這所令人望而生畏的房子,正是傑克的最終歸宿。
維吉爾帶着傑克通過那房子裡的地洞進入地獄,在那裡他看到了一扇窗戶。
窗戶外面是天堂,那裡有傑克一直向往的景象——農民們在用鐮刀割草。
但是天堂不屬于傑克這樣的魔鬼,他的歸宿應該是地獄。
維吉爾又把傑克帶到了地獄的最底層,那裡有一座斷橋,橋下是流向地獄深淵的岩漿。
而斷橋的另一邊則是通往天堂的路。
傑克想到了要攀爬石壁去到斷橋的另一邊,這樣他就可以去天堂。
維吉爾忠告他之前也曾有人攀爬過石壁,但他們畢竟不是亞曆克斯·霍諾德,所有人都在中途失手掉到地獄深淵中去了。
但傑克還是覺得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于是他便爬上了石壁。
傑克最後還是失手掉到深淵裡去了。
有人說這寓意所有的“藝術”都會走向終結,誰知道呢?
電影融合了音樂、繪畫、喜劇、紀錄片、文學、舞台劇和定格動畫等等元素于一體,探索的其實是關于人的欲望和欲望對于社會發展的影響這些深層的問題。
戛納參評期間,有些專家更是怒贊此片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回歸到國内觀衆來說,此片豆瓣評分7.3,并評為2018年評分最高的“驚悚片”,但落到具體評價影迷可謂是暗潮湧動。
有人喜歡的不行,也有不少人直言“這片子讓我覺得惡心”,“與其說是高智商犯罪,還不如說男主是變态”……
對這些說法皮哥不予置評,不過有位網友說得好:這部影片要麼名垂影史,要麼遺臭萬年。
總的來說這片皮哥看着也十分費力,導演在電影中插入了不少隐喻鏡頭,要參透那鏡頭後的深刻含義和暗示,恐怕要多刷幾遍,多做點功課才能了解。
最後皮哥友情提醒,本電影的故事和畫面都極度刺激,沒有心理準備的朋友們一定要慎重考慮是否觀看本片。
點選連結,進入犯罪片集中營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文/皮皮電影特約作者: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