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白天的喧嚣歸于甯靜,但有一群人還忙碌在各個崗位,或熱火朝天,或默默守護,後勤人,帶着責任和信念站在萬家燈火的背後......
送溫暖不分晝夜
高不足1米的操作空間内,150多斤的閥門正在被切割更換。由于空間狹小,作業難度大,斜溝熱力管網失水搶修已進行了6個小時。地溝内的管道閥門老化,跑水嚴重,找到位置退水後,西山公用事業分公司後勤維修中心斜溝供熱項目部的職工們戴好口罩、手持氣體測試儀和手電下到距地面10米的暖溝,進行切割焊接作業。狹窄的空間,3名職工有的趴在管道上,有的半蹲,互相配合艱難操作。退水後的地溝依然潮濕、泥濘、悶熱,加上氧氣不足,職工們每30分鐘就要上地面休息透氣。經過連續8個小時的緊張作業,失水點搶修完畢,顧不上多休息,他們又開啟補水泵連夜補水。
正值供暖初期,山西師範大學項目部同樣緊張忙碌。供暖業務剛剛接手,報修問題多,突發情況更多,從晚上8點起,夜班職工們陸續接到各樓棟暖氣不熱的報修,逐一排查處理,室内排氣、樓棟排氣、檢查閥門開關情況,樓上樓下來回觀察判斷,細緻解決每一處問題。淩晨1點,夜班組再次接到校方緊急通知,一學生宿舍内暖氣漏水嚴重,需盡快處理。趕到現場後,夜班職工們發現由于暖氣内部壓力太大,排氣閥始終無法關閉。随即,他們亳不猶豫地下到暖溝,關閉支線閥門,做洩壓退水處理,再對宿舍暖氣進行維修。
夜幕下的忙碌換來大家整晚的溫暖。

安全不分上下班
“下班後的時間是用電高峰期,咱礦區老舊小區多,可不能放松警惕。”晚上7點,供電項目部開始了晚高峰的安全巡視,菜市場、商鋪、密集小區都是巡查重點。到達每處箱變,測溫度、電壓、電流,夜班職工們一氣呵成,再清理落葉,随手掃掃地面,幾十年的負責區域早已像自家院子一樣熟悉。晚上7點至10點,是用電故障高發時段,期間,夜班職工随時保持警惕,巡視供電設施,觀察資料變化,發現問題及時告知用電機關。同時,他們還得處理路燈、跳閘等各種突發狀況。
斜溝換熱站夜間安全巡視2小時一次,記錄各站壓力、溫度、補水量等資料,檢查跑冒滴漏,用水量大的機組還要不定時加鹽。“機組超壓掉壓經常在夜間發生,千萬不能有僥幸心理。”經驗豐富的老“供熱”對安全工作始終存有敬畏,檢查完資料後還會聽機組運作的聲音,外人聽來是噪音,但于他們而言,這樣的聲音代表的是穩定正常,任何細微的變化都逃不過他們的耳朵。夜班職工有負責排程的,有司機,有巡站人員,人員配備齊全,“裝置運轉和突發狀況可不分上下班。”說起安全,負責人一臉嚴肅。對他們來說,整夜無眠已成為家常便飯。
服務不分高低峰
“晚上地庫車少人少,清洗地面不影響車輛通行。”夜間是車流量低峰期,卻是衛生清理的最佳時間,駕駛着洗地機,玉門花園地庫夜班職工開始清洗通道。雖說有清洗裝置,但地庫面積大,期間要多次往返加水,當地面有較大雜物時也要提前清除,以免損壞裝置。一名職工要清洗整個地庫并不容易,忙完已是深夜,給洗地機充上電後,看着清潔如新的通道地面,他心情舒暢,“地庫幹淨了,業主高興,咱們更高興,咱服務工作就是圖個客戶滿意。”
夜晚的理工大校園靜谧清冷,有兩個身影還往返在維修點和駐地之間。理工大項目部的夜班是電工和管工搭檔,這樣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協同處理。接到教室照明維修任務後,他們一人搬梯子,一人拿工具趕赴現場,為了不打擾上晚自習的學生,他們盡量動作輕緩,檢查線路、維修更換,仿佛任何難題解決起來都得心應手。回去的路上,手機短信顯示:教工宿舍下水堵塞,急!看到短信就是接到指令,他們不由得加快腳步,“疏通機和皮吸都帶上吧,那個區域的管道不好疏通。”到達現場,滿臉焦急的住戶舒展了眉頭,“我們這老房子又要麻煩你們來通下水了。”“不麻煩,老小區都是這樣。”拿着工具,他們開始了新一輪作業。
夜幕下,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師範大學的報修仍在繼續,斜溝鍋爐房和換熱站機器轟鳴,供電、地庫職工依然堅守崗位......
無論白天晚上,無論崗位在哪,後勤人時刻待命,随時出發。辛勞的後勤人,困難阻擋不了他們的熱忱;奮鬥的後勤人,夜幕掩蓋不住他們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