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元旦,是我連續去同一個朋友家吃殺豬飯的第三年還是第四年了,我已經有點傻傻分不清,記得第一次去這個朋友家是她結婚那年,真實感受了一遍彜族朋友的熱情好客。之後的幾年也都去蹭飯吃了。說來也是巧合吧,近幾年,我生活的地方都能接觸到一部分雲南少數民族的彜族人,是以有機會體驗觀摩到一部分少數民族的生活氣息,深入了解還是不夠的,但是他們的熱情好客、樂觀爽朗的生活态度還是有目共睹,很能烘托氛圍。

今天想來說說雲南的“殺豬飯”。中國從南到北,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過年風俗,而在雲南的大部分地方,都有“殺豬飯”一說,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殺豬飯,便和吃有關,在充滿農家樂趣的鄉村裡,每家每戶在臘月裡,都會標明一個好日子殺過年豬,并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到家裡來品嘗,殺豬飯是全家總動員的一件樂事,還會邀請鄰居親朋好友來幫忙,一大家人一大清早就要起來忙活,趕豬,殺羊,備菜做菜,“咚咚锵锵”的案闆聲伴着人們的歡聲笑語,在袅袅的炊煙中,找尋久違的人情味和年味。
這是一個分享豐收喜悅的的時節,是春節前最為熱鬧的日子,更是親朋好友閑聊唠嗑增進情誼的閑散時光,簡單來說就是空手“蹭飯吃”,這是一年當中唯一一個沒有任何理由需要置辦宴席的日子,不需要包紅包,不需要随份子錢,當然,客人們也會象征性地帶箱水果、幾件牛奶飲料、給娃買個衣服、買點零食玩具,給個壓歲錢的,啥都有,畢竟主人家盛情邀約、熱情款待,我們自然也不會真的空手而去,帶多帶少全憑心意。
殺豬飯一般都為露天搭竈台,農家人生來性格豪爽熱情,烹饪出來的菜肴中多了幾分城市不曾有過的煙火味,大鍋高竈、高柴滿架、做菜師傅挽起袖子,操刀揮案闆,人人都可以是廚師,農村人做事手腳勤快、幹淨利落、其樂融融,“磨刀霍霍向豬羊”的場景甚是熱鬧,有人開刀切肉,有人清理腸子,有人剔骨除肉,有人摘菜洗菜,沒人指揮卻配合默契、有條不紊,自家散養的豬羊雞鴨鵝,綠色原生态瓜果蔬菜,簡單的菜肴,加上道地的做法,絕對的綠色健康,堪比精心準備的山珍美味。
農家人的殺豬飯,所有家禽全是自家喂養的,特意隻喂瓜果蔬菜、五谷雜糧,散養在林子裡面,這樣能保證豬肉味道純正道地,喂飼料的豬殭屍電腦肉羊肉口感相差甚遠,朋友家今年殺了兩頭豬,一隻羊,雞鴨若幹,除了宴請客人之外,豬的後腿要腌制成火腿,一部分五花肉做腌制成諸如臘肉、煙熏肉,還有香腸、糯米腸等.....這些腌制品成為主人家年前年後招待客人和自家享用的佳肴,剩下的肉用來宴請客人,豬的每一個部位都被發揮到了極緻:火腿、臘肉、臘腸、米灌腸、骨頭參、 血豆腐......還有我們熟知的豬拱嘴、豬耳朵、豬頭肉、豬舌頭、豬肘子、豬腳、豬尾巴、豬心......做的工序多種多樣:煎、煮、炒、炖、紅燒、粉蒸、回鍋、酥肉、腌制......成品也是五花八門,全是道地家常菜:諸如爆炒豬血,小炒肉,水煮肉片,粉蒸排骨,炖排骨,千張肉、紅燒肉,紅燒豬腳,夾沙肉,糖醋裡脊,水圓子......一桌滿漢全席的感覺,殺豬飯不僅是一場肉食的狂歡盛宴,更寄托人們對來年衣食無憂、五谷豐登的美好願望。
其中一個菜分量最少,卻是精華,好像叫生肝還是肝生,步驟複雜特别:
1)首先挑選最嫩的瘦肉(有的是豬血、豬肚、小腸)耐心切細,認真剁碎,切的時候要把裡面的肥肉和筋膜全部剔除,接着把瘦肉用大火爆炒,剛好熟透就起鍋,放在盤子裡冷卻備用;
2)然後挑選新鮮的豬肝,用鋒利的菜刀反複剮,剮的時候要從上到下用力均勻,這樣剮出的汁液比剁出的肉質更細膩,像紅色泥漿一樣。
3)最後是攪拌,把泥漿一樣的 豬肝汁液倒進冷的瘦肉裡面,刹那間瘦肉變成鮮紅色,再加上各種佐料,比如花椒、辣椒、胡椒、蔥姜芫荽等,這樣,原汁原味的生肝就做好了。
一道正宗的生肝擺上桌子,客人們神态各異,遠方的客人可能不敢下筷子,膽大的人小心翼翼地品嘗一點,而當地人卻像見到人間至味一樣,享受着美味在舌尖蔓延,在心間流淌的滋味。
作為一個雲南人,對别人質疑的場景早就見怪不怪了,雲南人吃的東西是外地客人不敢輕易嘗試的,諸如蜂蛹、蠶蛹、竹蟲、螞蚱、蜻蜓額、螞蟻蛋等各種各樣的“蟲子宴”;還有每年的各種野生菌“試毒大會”;各種食材千奇百怪的生吃法,比如毛血旺、鶴慶吹肝、大理生皮......雲南人做菜,講究野,材料野、做法野、吃法野、膽子野,也不畏懼别人質疑的眼光!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雲南人不講究就餐座次,不講究裝盤形狀,就餐環境也簡單,是以你看到的圖檔視覺效果并沒有那麼精緻,但味道絕對正宗實在,也正是這樣接地氣又有人情味的氛圍,大夥才能酣暢淋漓地喝酒聊天,無拘無束地暢所欲言,不用擔心自己是否做錯了位置、或者動錯了筷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讓每個人的味蕾和情緒都被調動烘托起來。
忙碌一整天,一桌熱氣騰騰的殺豬飯做好了,大概8-12個菜,不以菜品數量多而論排場,更多的是注重菜品的品質,每一個菜都是實實在在的精華,比如你吃的小蔥炒肉,絕對是薄片廋肉,肥肉挑走,雲南人講究實實在在的分量,管你吃的肚兒圓溜溜,出門扶牆走,回味無窮,跟我們在外面飯店吃的肉少配料多的菜品完全是天上地下的等級。複雜的工序,加上時間的醞釀,包含熱情的滋潤,演變成人間至味。
這是父母牽挂孩子手裡的那根風筝,是在外拼搏遊子思鄉的味道,是濃濃的鄉愁的寄托!
自古彜家多美酒,彜家人熱情好客,豪邁爽朗的彜家漢子劃拳喝酒,婀娜多姿的彜家姑娘能歌善舞,身着民族服飾,手捧美酒,斜跨三弦,唱着彜家敬酒歌。質樸又熱情的主人生怕客人菜不夠、飯不飽,堆尖的菜剛動了一點點,主人家立馬再加上滿滿一大勺,碗裡的飯還沒吃完,主人馬上又滿。這一頓簡單的殺豬飯,不僅僅是年味、美味,也是人情味,更是人生百味。
作為一個雲南人,在我的老家,居然沒有“殺豬飯”一說,甚是遺憾,至于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垂涎欲滴,越寫越餓。逢年過節我想叫親朋好友來家裡小聚一下時候,我媽都會甩給我一句:“不要叫,麻煩死了”。買菜做飯确實太麻煩,但是大家一起動手的場景也是難能可貴,現在手機通訊這麼發達,又有多少人願意不遠千裡相聚一堂,坐下來促膝長談,把酒言歡呢?
好久不見,又是一年,願你相聚的那一刻能放下讓你沉默不語的手機,不談煩惱,不去攀比,和親朋好友唠唠嗑,偶爾聽聽爸媽的唠叨,關心彼此的身體,互相噓寒問暖,珍惜相聚的時光。
寫在最後:
雲南殺豬飯,是美味、是年味,更是濃濃的人情味,是那一抹淡淡的鄉愁味!
珍惜那個今年叫你去吃殺豬飯的雲南人!
畢竟,今年豬肉價格那麼貴;
畢竟,每一片豬肉都是貨真價實;
畢竟,已經連續去了好幾年;
全是自家散養的豬羊雞鴨鵝
看似簡單,實則工序複雜,鮮香美味,道地特色;
畢竟,在這個大家都不願意麻煩折騰自己動手的年代,她們還在堅持着這份難能可貴的情誼!
在外漂泊打拼的你,看到這篇文章,是否想起家鄉的味道?
(這次美中不足,忘記去拍美食照片了,配圖品質不高,将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