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燥熱漸漸消散,被酷熱折磨了一天的胃口開始複活。曾經的龍首村夜市簡直是一個傳說,那時縱觀二環内各大夜市,沒有一處能像這兒一樣占了整條主幹道。沿街擺設的攤位有上百家,但最出名的還是“鎮場子”的三大神——劉胡子熏肉大餅、海城餡餅、熱幹面,一晚上要是能吃齊這三樣,算是極有耐心了。

現在龍首村夜市全新更新,不僅保留了原有的美味,還新加了一整條美食街,和街道辦合作創辦了紅街夜市,幹淨衛生,每家店鋪都有安全衛生證書,再也不用擔心城管而躲西藏了,到這一次吃齊全國各地美食!
璀璨的燈光,撲鼻的香味
氤氲的煙火,龍首村的紅街夜市
讓城市煙火味更濃,夜間經濟更“火”
炸串、蒸餃、菜夾馍、冰粉
炒蝦尾、 麻辣燙、燒烤肉串、臭豆腐
鐵闆豆腐、烤面筋
缽缽雞、狼牙洋芋、炸雞……
空氣中飄蕩着濃濃的美食氣味
吃牛排不用去西餐廳在紅街夜市就能吃到
配上爆漿的流心蛋+誘人的意大利面
濃郁的黑胡椒汁
儀式感一分也沒有少
刀叉鐵闆意面樣樣都有
烤鴨腸、烤五花、烤牛肉
鐵闆鱿魚的香氣帶有牆裂的辨識度
光是聞這香味兒,就必須來幾串!
缽缽雞、炸雞,還有烤生蚝
加上靈魂蒜蓉、香菜
那種一口下去嫩的爆漿的感覺絕對值得一試
作為街頭美食的代表
似乎永遠都離不開臭豆腐
剛出鍋的臭豆腐,集酥脆和細膩于一身
鹹香的湯汁中能感受它的鮮嫩
大家一定要記得趁熱吃
還有章魚小丸子、烤腸、旋風大洋芋
夜市就要有夜市的樣子
光吃這些小吃算什麼夜市
鹵味和涼菜夜市必不可少
配上兩瓶啤酒齊活兒了
吃完一條街最後來碗冰粉在合适不過了
加上新鮮的水果
紅糖冰冰涼涼的很是解渴
煎炸烹煮炒
全國各地的美食都齊聚這裡
熱鬧的市井氣息撲面而來
這裡的小吃大概有幾十來個攤位
整體規劃的也很好
看不見髒亂差的現象
中間還有供大家吃東西的桌子
人們圍坐桌邊喝飲料、品美食、賞夜景
滿滿的生活氣息和濃濃的煙火味
劉胡子熏肉大餅
熏肉大餅早已是一個傳說,在龍首村吃夜市,“熏肉大餅--劉大胡子”是無人反駁的公式。小小一個推車,何時出攤?出不出攤?從來都是随機而定,而每每當熏肉大餅的攤位還沒支好,排隊的食客已經成為龍首夜色下的風景。聽說還專門弄了個微信群,每天在哪裡出攤都會提前通知。
位址:龍首北路西段(緯26街與文景路十字向西150米路北)
武漢熱幹面
當年來夜市攤吃熱幹面的人一定能在夜市裡面感受到湖北人“過早”的感覺,就一張桌子,基本上來吃的都是打包帶走。現在有店鋪了,人們都喜歡坐在店裡吃上一碗熱幹面,聽着周圍的嘈雜聲音,似乎時空交錯,把你拉到武漢那個伴着潮乎乎人肉氣味的吉慶街。
位址:龍首北路西段-22号
東北海城餡餅
海城餡餅在龍首紮根也有十幾二十年的曆史,老闆一口濃重的東北口音既親切熱情,也雜糅潑辣和火氣。哥這次終于找到他家了,排隊先點現做,時間比較長,但是真的特别香,吃到嘴裡的那一刻,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位址:麟德路二府莊龍首塬小區南門北行10米
小魏哥果仁面筋
之前也是龍首村夜市的一個頂梁柱,現在搬到了小區旁邊的一個小門面裡。每天晚上6點出攤,隻要一出攤人就排的老長。附近的學生居民幾乎人手一兩串,烤面筋裹的料超級足,一共有六七種食材,哥恨不得每樣來一遍。
位址:龍首村公園壹号東門
東利砂鍋
在龍首原開了好多年,北郊人民經常光顧的一家店。丸子砂鍋是他家的招牌砂鍋,來的人回頭客的多一點。也是很多北郊人小時候記憶,滿滿的都是情懷。排骨砂鍋在他家也比較受歡迎。
位址:龍首村國小斜對面(龍首南路東側路南)
電話:029--86284141
傻二米皮
來這吃米皮都是附近的居民,味道好才能在這片居民區屹立七年都不倒。老闆說真材實料才是最好的味道,米皮勁道,辣子香。如果你跟老闆說米皮少辣,她會提醒你這樣會影響口感。
位址:龍首北路與文景路交叉口南50米路東
電話:18149062653
長沙火宮殿黑白豆腐
黑白臭豆腐兩攪是招牌,聞着其實也沒那麼臭,豆腐炸的很透,表皮酥脆,内餡柔軟,澆上老闆秘制的醬汁,香辣過瘾!
位址:龍首北路160号
老焦熏肉大餅
餅酥肉嫩,熏肉味沒那麼重,适合口味輕的小夥伴。排隊買餅的都是兩三個起要,也不用切,直接用手拿着就吃了。
位址: 龍首村十字東南角龍禦花園旁
曉樂惠
一個爐竈,一個師傅,忙得不可開交。旁邊是一堆拿着發票等餅的人,一天最多能賣800個餅。酥脆爽口,裡面的面又軟糯鹹香。除了蔥花,為了迎合陝西人的口味,他家的餅裡還加了一些小茴香,鹹味兒略出頭,一口下去鹹香酥脆。
位址:龍首商業街服裝大廈門口曉樂惠
大嘴熊貓串串
夜市怎麼少得了串串呢!龍首原火鍋串串的排隊王,串串的價格火鍋的享受。經濟實惠菜量大,環境服務也很好,一到飯點就排隊。而且價格實惠,放開吃也不會有壓力。還有五六十種盤菜随便挑選。
位址:西安市蓮湖區龍首村十字東南角,宮園壹号小區北門向西20米
來源:老妖帶你吃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