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的秋冬,如果沒有自己的小車,出門前,你都不需要刻意為頭發做造型。
當你走出家門,閉上眼睛,接受自然的洗禮,分分鐘變慵懶法式。
至于劉海兒?不存在的,看我飛舞的秀發——
風大更容易粘附灰塵,氣溫升高,油脂分泌也很旺盛。
這時,洗髮乳的選擇就很重要了。
相信你們在買的時候,都是根據宣傳,像控油啊,防脫發啊,擊中内心有沒有!下單!買它!
不知道有沒有人會看洗髮乳瓶身背後的成份清單,單獨看都是文字,組合起來就變成天書,晦澀難懂…
雖說不是成份黨,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怎麼選到更适合自己的洗髮乳呢?
想先強調一點,光看成分,确實能看出一部分東西,但洗髮乳的最終效果,是否刺激,使用感如何,往往和工藝、原料的來源等很多因素相關。
好~先看幾個基礎問題。
————
洗髮乳裡都有什麼成分?
今天重點看women(左邊)這部分。
水:含量最多。
表面活性劑(主要、次級):起到清潔作用。
增稠劑:你們肯定猜不到,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鹽)來增加洗髮乳的黏稠度。
起泡劑/穩定劑:有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椰油酰胺MEA等。
調理劑:順滑作用。有聚二甲基矽氧烷(矽油)、聚季铵鹽-10(無矽油洗髮乳)、瓜爾膠。
PH調理劑:洗髮乳的PH不得高于5.5,弱酸性更符合頭皮環境,如檸檬酸、乳酸。
防腐劑:含量不得超過1%,如苯甲酸鈉。
特殊添加劑:比如保濕、去屑、舒緩等功效性成分。
色素、香精等等。
成分清單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呢?
根據《消費品使用說明 化妝品通用标簽》規定:
加入量>1%的成分,要以遞減的順序依次排列。如水,表面活性劑等。
但≤ 1%的,隻需在主要成分之後,沒有固定順序。像防腐劑、各種提取物、香精之類。
一款正規生産的洗髮乳,排位一定是:水+表面活性劑+其他。
含量在1%以下,就沒有效果咯?
當然不!
一些植物提取液,也要按成分分别标注。
比如添加“2%庫拉索蘆荟葉提取液”,其中庫拉索蘆荟葉提取物占0.6%;水占79.4%;丁二醇占20%。這樣單一提取物的成分,≤ 1%,就隻能排在後面了。
像水楊酸,一些功效性成分,也并不是濃度越高效果越好。
下面就開始介紹排在前面,能确定一瓶洗髮乳主基調(溫和型or強力型),起到清潔作用的表面活性劑(簡稱表活)~
你們得知道,頭發和頭皮上面粘附的油脂、灰塵被哪種表面活性劑抓走了?
1.兩性離子型
清潔能力好,起泡能力也不錯,對眼睛和皮膚刺激性很低。
常用的是甜菜堿型,識别簡單,末尾帶「甜菜堿」的就是,比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
還有一種名字很長,但中間藏了「兩性」,太低調了。
經常和下面的非離子表活出現在嬰兒産品中,也常用來減輕一些陰離子表活的刺激,可以說是良心隊友~
2.氨基酸型
同樣是溫和低刺激,避免了過度清潔。
名字十分複雜,一般是「XX酰XX酸鈉」,比如月桂酰谷氨酸鈉。
還有一種屬于SLS家族經改良後,變為低刺激且起泡性還高的,「XX甲基XX酰XX牛磺酸鈉」,像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鈉(有一種棄暗投明的感覺。
但要注意,氨基酸表面活性劑≠ 氨基酸成分(谷氨酸/精氨酸)。
前者是清潔,後者是保濕~
日系洗髮乳比較喜歡以氨基酸表活以及兩性離子表活為主,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查一查~
3.非離子型
它是所有類型中最溫和的,可以幫助改善洗發劑的抗靜電性能。
常見的是「葡糖苷」,什麼椰油基葡糖苷、月桂基葡糖苷以及PEG-甲基葡糖二油酸酯。
一個字,貴!多用在其他表活後面,作為輔助。
4.陰離子中硫酸鹽/磺酸鹽型
清潔能力和起泡能力超強,但有一定的刺激性。
過度清潔會讓頭發幹燥粗糙、容易打結。
這個你們應該都很熟悉了。一般都帶有「XX硫酸」以及「XX磺酸」,常說的SLS(月桂醇硫酸鈉),SLES(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
不管是超市開架,還是專業沙龍,這類排名可能都很靠前…
主要是溫和的表面活性劑,價格昂貴。
而且雖說起泡程度低不一定代表和清潔能力弱,但濃密的泡沫,還是更容易俘獲人心。
抛開工藝隻談成份,也不行。刺激不刺激,還要看搭配。
現在容易買到的搭配是以硫酸鹽為主+ 兩性離子表活/氨基酸表活,再貴點呢,就會看到非離子表活的身影。
清潔力好的同時,也不會過于刺激。
總結一下:
洗髮乳買哪種,頭皮說了算
雖然每天都說,洗髮乳,洗髮乳,但其實重點是清潔頭皮。
按照上面的總結,對照自己頭皮的情況去選擇,是不是很簡單~
對幹性或是敏感頭皮來說,單一成分的SLS/SLES太過刺激,會讓頭皮幹上加幹,敏感上加敏感,發癢,頭屑都來湊個熱鬧。
油性頭皮選擇範圍相對更廣一些,但過度清潔也會導緻頭皮問題。
簡單說:
幹性/敏感頭皮:一般選氨基酸,兩性離子表活為主的洗髮乳。
油性頭皮:根據出油程度選擇,交替使用兩款不同類型的洗髮乳,比如日常清潔(溫和型/複配類型)+每周1-2次的深度清潔。
其他人群的選擇:
男性:産生大量油脂的情況下,多适合清潔力強的複配制洗髮乳。
嬰幼兒:兩性離子及非離子型,溫和無刺激。
到這你們就會發現,在了解一瓶洗髮乳的基本方向之後,剩下的選擇其實是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
舉個例子。幹性頭皮,吃火鍋/跑步,會大量的出汗,偶爾用一次帶陰離子表活的複配洗髮乳也是可以的。油性頭皮,去到很冷的地方旅行,可能油脂分泌就沒那麼旺盛,選些溫和的更符合當下需求。
随着四季以及年齡的變化(哭了),頭皮的狀态都是不同的。
洗髮乳的使用,原則是保持頭皮環境健康,還是要靈活機動~
文章來源:好好生活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