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現代足球運動誕生至今已經過去了100多年,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演變,今天的足球已經是一項高度成熟的運動。綠茵場上不同位置的各種戰術角色也随着足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
最初的中後衛隻需要負責防守對方的進攻,而現代中衛往往要參與到球隊的進攻中,承擔一部分出球、組織甚至進攻發起的任務;B2B中場也都接受了自己不可能永遠掌控球場中心區域這個現實;甚至連門将都遭遇了“中年危機”——曾經習慣于活躍于禁區内的門将們不得不将自己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某些極端情況下甚至要上提到靠近中線的位置。
在所有位置的演變過程中,二前鋒的成長故事幾乎是獨一無二的。以身體強壯、體能充沛為特點的古典前鋒們很難從現代的“九号半”身上看到自己當初的影子。像英格蘭名宿納特-洛夫特豪斯(Nat Lofthouse)這樣的古典中鋒對于紅軍前鋒菲爾米諾會是什麼看法?在不斷改變的同時,現代前鋒也保留了很多繼承自上古時期的難以磨滅的習慣,菲爾米諾恰好是這種改變與傳承的典型代表。
菲爾米諾是現代前鋒最初形态的完美範例
<h1 class="pgc-h-arrow-right">前鋒内收掌控中場,槍手教父查普曼打開新世界的大門</h1>
由于現代足球對于場上位置和戰術角色的劃分不斷細化,“二前鋒”作為一個相對籠統的概念出現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但二前鋒在前鋒這個位置的發展演變史上仍然具有重要意義。二前鋒是連接配接前鋒位置“嬰兒時期”和“青年時期”的橋梁,有了二前鋒的存在,我們才能畫出一條貫穿整個前鋒進化史的線。
在足球運動的在足球運動的上古時期,五名前鋒在前鋒線上一字排開的2-3-5陣型風靡一時。但這樣的陣型占據主導地位使戰術過于單一,也導緻了足球這項當時的新興運動缺乏戰術深度。
足球運動誕生之初流行的2-3-5陣型
感謝無數先驅者為足球運動的發展進步所做的貢獻,作為後世之人的我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現在的球迷普遍知道一支球隊不能簡單地将兩個及以上前鋒在鋒線上扁平化的排開。想要提高球隊的進攻效率,在進攻中就必須有人負責連接配接過渡,在中場來回穿梭。這個人最好還能背對球門為隊友創造空間,偶爾還要分擔一些防守工作。
時間來到上世紀三十年代,終于有一位“天降猛男”為足球運動,尤其是足球戰術的發展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個人就是被譽為“現在足球陣型之父”的阿森納傳奇主帥赫伯特-查普曼(Herbert Chapman)。
打造了英格蘭足壇第一個王朝的槍手教父查普曼
查普曼是第一位在實踐中嘗試加強對鋒線與中場之間空間利用的主教練——他将2-3-5陣型中的兩名内鋒(inside forwards)後撤至中場,創造了大名鼎鼎的“W-M”陣型(3-2-2-3)。
查普曼創造的“W-M”陣型
在查普曼的理論中并沒有關于如何在進攻中支援前鋒或以前鋒作為進攻支點的明确内容,但槍手教父的“發現”吸引了其他足球強國的目光,也為綠茵場上的陣型戰術變革開拓了全新的領域。不久之後,衆多以“W-M”為基礎的新陣型開始湧現并開始探索各自體系下的輔助進攻者(auxiliary attackers)概念。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足球強國力推二前鋒登上曆史舞台</h1>
在1938年的法國世界杯上,足球王國巴西将“W-M”陣型裡回撤的兩名内鋒中的一名上提至中鋒身後,共同組成中路的攻擊組合。這名出現在中鋒身後的内鋒被稱為“矛尖”(ponta de lança),後來球王貝利就是出現在這個位置上為桑巴軍團摧城拔寨。
奧地利國家隊在内鋒位置上也有一位幽靈般難以提防的偉大前鋒——奧地利足球名宿、有着“紙人(Der Paperiene)”之稱的馬蒂亞斯-辛德拉爾(Matthias Sindelar)。
名列奧地利國家隊曆史射手榜第六位的“紙人”馬蒂亞斯-辛德拉爾
50年代世界足壇的頂級強隊匈牙利更是憑借改良後的“W-M”陣型在倫敦以6-3的比分戰勝了現代足球起源地英格蘭,同時也打破了後者在溫布利大球場長達近一個世紀的不敗金身。作為回撤内鋒的匈牙利傳奇南爾多-希代古提(Nándor Hidegkuti)在比賽中為所欲為,而三獅軍團甚至不知道該派誰盯防他。
可能是足球史上最早的“前腰” 的匈牙利攻擊手:希代古提
在各種以“W-M”陣型為基礎的改良陣型中,都對三前鋒兩内鋒的傳統鋒線有不同的微調,但這些各具特色的微調都推動了足球運動進入青春期後的發展。前鋒的職責從隻負責進球逐漸變得更加豐富,與此同時前鋒的活動範圍也逐漸擴大,前鋒可以在更廣闊的區域内最大化自己的效率。
<h1 class="pgc-h-arrow-right">進可摧城拔寨,退可醞釀殺機,遊走于鋒線與中場之間二前鋒</h1>
二前鋒的概念正式形成的時間其實是在4-4-2陣型廣泛流行之後,二前鋒最初指的就是傳統4-4-2陣型中位置相對靠後的那名前鋒。随着四後衛的配置成為主流,許多球隊都希望能夠建立起一種在進攻中更加高效的鋒線組合。
很多球隊開始嘗試讓一名身強體壯的高大球員和一名球商出色的小個球員搭檔鋒線,由這位大局觀好、踢法聰明的小個子二前鋒無私地為球隊創造機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建立王朝的紅軍利物浦就采用了這樣的配置——高大的約翰-托沙克(John Toshack)和靈活的凱文-基岡(Kevin Keegan)組成的鋒線組合所向披靡。
赢得“蝙蝠俠與羅賓”綽号的紅軍鋒線組合
雙前鋒配置的另一種組合方式是讓一名身材并不高大的二前鋒無私地為另一位前鋒創造機會。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上稱霸世界的巴西國家隊就将這樣的思路發揮到了極緻。桑巴軍團當時的鋒線組合是大名鼎鼎的球王貝利和他的“副王”托斯唐(Tostão),雖然他們兩人都不是高大前鋒,但這兩位傳奇球星都擁有出衆的個人能力和大局觀,都可以為對方和其他隊友創造機會。
貝利與托斯唐
盡管并非所有球隊的鋒線配置都是兩人組,但促使二前鋒誕生的思路也同樣展現在這個時代其他的戰術創新中。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敢保證自己配讓荷蘭傳奇克魯伊夫擔任僚機,但身穿象征傳統中鋒的9号球衣的克魯伊夫卻更多地活躍在中場區域,憑借自己出色技術和令人眼花缭亂的盤帶在對方的防線中翻江倒海。
身穿9号但卻不是傳統中鋒的荷蘭傳奇克魯伊夫
<h1 class="pgc-h-arrow-right">前鋒中場融合發展,二前鋒進球組織一肩挑</h1>
随着時間的推移,前鋒這個位置的職責也不斷發展變化,從最初的原始形态慢慢走向現代前鋒,這個過程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還獨立于足球運動整體的發展。
在上世紀90年代的意甲賽場,當3-4-1-2陣型取代經典的4-4-2陣型後,二前鋒這個稱号也越來越多地被加諸于羅伯特-巴喬、齊達内和博班這些出色的10号球員身上。雖然他們的位置各有差别,技術特點也不盡相同,但他們身上所展現的共同趨勢非常明顯:他們已經不同于傳統的古典前腰,擁有更大的活動範圍和更加全面的進攻能力。
羅伯特-巴喬,二前鋒還是10号位?
到了這一時期,球場上位置的界限逐漸變得模糊,身強體壯、體能充沛的拖後中鋒(deep-lying forward)被相對“懶散”的九号半(trequartista)所取代。這一變化使得負責輔助進攻的這名前鋒的職責更加接近攻擊型中場。當二前鋒真正開始承擔更大的組織責任時,這個角色的才擁有了足以适應現代足球的雄心壯志。
盡管在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中傳統的10号位(古典前腰)得以幸存,但裡克爾梅這樣的古典前腰大師在賽場上的立足之地卻越來越小。在技戰術和球員位置方面越發成熟的現代足球要求球員們承擔明确詳盡的位置職責,而不是隻分擔有限的防守任務,某些時刻在球場上漫無目的地遊蕩。
裡克爾梅所代表的的古典前腰(傳統10号位)逐漸淡出曆史舞台
<h1 class="pgc-h-arrow-right">天縱之才完美适配,瓜迪奧拉為梅西量身打造“僞九号”</h1>
瓜迪奧拉創造“僞九号”的天才之處在于,他借鑒并改良了辛德拉爾、希代古提和後來克魯伊夫所擔任的球場角色,通過古為今用的方式将這種對于天才球員近乎偏執的信任發揮到極緻。
瓜迪奧拉與梅西為巴塞羅那帶來了輝煌
梅西雖然名為巴薩的“二前鋒”,但實際上他所扮演的角色根本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前鋒。梅西會通過回撤到中場拿球的方式迫使防守球員跟随他來到高位,這樣一來巴薩的邊路殺手們就會獲得充足的空間,然後梅西這位世界足球曆史上最頂級的機會創造者将瞅準時機把足球送到巴薩其他前鋒腳下完成緻命一擊。
擔任“僞九号”的梅西是巴薩進攻的絕對核心
就像二前鋒這一角色誕生時的先驅們一樣,擔任僞九号的梅西竭盡所能完成擾亂對手防線的任務。這是瓜迪奧拉在關鍵比賽中最喜歡使用的戰術,想實作這套戰術你需要一位極其出色的球員,他需要有媲美梅西的頂級位置感、出衆的高速盤帶能力以及進攻組織能力。很多球隊都模仿巴塞羅那嘗試了僞九号戰術,但由于梅西隻有一個,這些模仿往往成了東施效颦,不但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反而使他們在進攻中失去了一名前鋒。
<h1 class="pgc-h-arrow-right">無私犧牲助雙翼騰飛,菲爾米諾是紅軍進攻體系中的關鍵人物</h1>
新科英超冠軍利物浦的前鋒菲爾米諾是二前鋒這一角色在當今足壇最具代表性的球員之一。拜仁中鋒萊萬多夫斯基本賽季的精彩表現使得搶點型前鋒(Poacher)又一次成為讨論的熱點話題,波蘭神鋒被廣泛認為是本賽季歐洲最好的前鋒。而菲爾米諾往往因為相對較少的進球數而受到嘲笑。那麼圍繞菲爾米諾這樣一名進球不多的射手來組織進攻有什麼意義呢?
同樣是二前鋒,菲爾米諾與“僞九号”梅西有所不同
這正是利物浦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菲爾米諾的成熟、謙遜以及自我犧牲精神使得他可以接受“二前鋒”的角色,承擔起球隊需要他承擔的牽扯對方防守、組織梳理進攻的重任。菲爾米諾無私地犧牲了個人資料,但從球隊整體的角度來看,他最大化了自己在比賽中的影響力,也使利物浦得到了更好的回報。薩拉赫和馬内能夠取得連續多個賽季保持進球20+的豪華資料,離不開菲爾米諾的犧牲和貢獻。
薩拉赫和馬内的亮眼資料離不開菲爾米諾的支援
菲爾米諾的聰明才智和職業精神幫助他成為了托斯唐和托沙克的結合體——在失去球權的情況下高位逼搶對方後衛,在利物浦控球時他又變成了為隊友創造空間的10号位球員。
菲爾米諾可以坦然承認他遠非最有才華的球員,但他已經找到了将支點前鋒和九号半完美結合的方法。這不僅僅會賦予菲爾米諾進球的能力,還能讓菲爾米諾為隊友創造更多的進球機會。
随着足球運動的發展來到現代,二前鋒已經逐漸脫離了“前鋒”這一定義的束縛,逐漸成為了一個既差別于前鋒和中場又把二者聯系在一起的位置。現代足球中的二前鋒已經成為了球隊進攻核心的代名詞,他們往往既能回撤到中場組織,送出關鍵傳球;又能适時前插得分,完成門前終結。正是由于這樣的位置特點,出任二前鋒的往往是球隊中技術和大局觀俱佳的出色球員。能夠跻身頂級二前鋒行列的球員無一不是才華橫溢之輩。在這個綠茵場上獨一無二的位置上,他們用賞心悅目的表演帶我們感受足球運動的魅力。
文/仰卧撐-淩波不過橫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