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潦倒人生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潦倒人生

說起唐伯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國明朝時期著名的畫家,書法家和詩人,和同時期的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三笑點秋香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香港著名影星周星馳在其電影中将唐伯虎塑造成了一個诙諧幽默文武雙全的才子,該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在你心目中唐伯虎一定是一個相貌英俊,才高八鬥,風流倜傥的富家公子哥形象吧。然而曆史上的真實的唐伯虎卻恰恰與之相反,他早年的人生崎岖坎坷,一波三折,晚年則更是窮困潦倒,郁郁而終。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潦倒人生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出生于蘇州一個世代經商的家庭,他的父親唐廣德靠經營一家小酒館維持生計,家中還有一弟一妹。要知道在封建社會士農工商四個階層中商人處于末流的地位,更何況他們家隻是小本經營,遠遠稱不上是富商大賈,是以,唐伯虎頂多算是家境殷實,而絕非是富二代。雖然出生于經商世家,但唐伯虎卻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反倒是個讀書的奇才。他15歲那年參加童試,便以蘇州府第一的成績考取了秀才,可謂名噪一時。三年之後,又娶名門之女徐氏為妻,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

眼看着,唐伯虎就要通過科舉考試一步步走入仕途,光耀門楣了,可偏偏命運弄人,從他24歲那年開始,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内,先是父母不幸病故,随後剛出嫁不久的妹妹也英年早逝,當他還沒來得及從失去父母和妹妹的哀痛之中走出來,緊接着,他深愛着的發妻徐氏和年幼的兒子又相繼離他而去,原本幸福的七口之家,卻隻剩下他和弟弟相依為命。短時間内巨大的家庭變故使得唐伯虎意志消沉,久久不能自拔,他曾在《與文徵明書》中寫道:“不幸多故,哀亂相尋,父母妻子,躡踵而沒。”以抒發他内心的痛楚。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潦倒人生

最後,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之下,唐伯虎才重新振作起來,潛心讀書準備科舉,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考取功名,以慰藉逝去親人的在天之靈。天才畢竟是天才,29歲那年,唐伯虎第一次去應天府參加鄉試便一舉奪魁,世人皆稱其為“唐解元”。這次中舉,讓唐伯虎仿佛看到了來年金榜題名,步入仕途,施展抱負,走向人生巅峰的希望,然而,命運再一次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中舉後的第二年,正當唐伯虎躊躇滿志地準備進京參加會試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人徐經,并受到此人牽連稀裡糊塗地被卷入到了著名的“弘治己未科場舞弊案”中,甚至是以下獄,這次舞弊案也徹底改變了唐伯虎的命運。案情的細節此處按下不表,不過按照唐伯虎的才智,我想他是犯不着通過賄賂主考官的方式來擷取功名的,隻能說是遇人不淑,平白蒙冤。經過此案之後,作為涉事人員的唐伯虎和徐經一同被削除了仕籍,并終生不得參加科舉。

此後,鑒于他解元的身份,國家還是給他安排了一個浙藩小吏的工作,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浙江的一個基層公務員的工作,然而,心高氣傲的唐伯虎覺得這份工作簡直就是對他的一種羞辱,不肯屈就,一氣之下辭官不做,回了蘇州老家。不成想回去之後沒多久,他的第二任妻子見他不思進取,前途渺茫,竟然落井下石地抛棄了他。仕途無望,孑然一身的唐伯虎從此自甘堕落,一蹶不振,整日借酒澆愁,流連于花街柳巷之間,靠賣字畫為生,風流才子的名聲想必也是由此而來。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潦倒人生

就這樣渾渾噩噩地混了十幾年後,當時的甯王朱宸濠久聞唐伯虎的才名,便欲重金聘請他為自己的幕僚。可能是心中對自己多年來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卻英雄無用于之地的境遇頗為不甘,再加上彼時自己的生活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放浪形骸多年的唐伯虎再次出山,來到了南昌的甯王府。但他卻發現這個甯王正在密謀造反,他之是以請自己來的目的也正是為了這個。此時的唐伯虎内心真可謂是五味雜陳,不禁感歎上天為何要如此地戲弄自己。成就一番事業的幻想再次破滅,為了保住小命,唐伯虎隻得裝瘋賣傻,甚至不惜采取裸奔的方式來作踐自己,不堪忍受的甯王終于把他趕出了王府。數年後,甯王果真起兵謀反,然而僅僅過了四十三天便被王守仁平定了,唐伯虎也因為即時脫離甯王而保住了性命。

離開甯王府後,唐伯虎的心就徹底死了,他不得不認命了,看來自己此生注定與讀書做官,功名利祿無緣了。此後,又過了将近十年哀莫大于心死一般的生活,在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十二月初二,唐伯虎終于在貧病交加中走完了他的一生,離開了這個肆意耍弄他,并給他帶來無盡痛苦的世界。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潦倒人生

唐伯虎一身的才華,到頭來卻無處施展,隻得靠賤賣字畫為生,最後孤身一人在窮困潦倒之中離開了人世。造成唐伯虎悲劇人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固然有一些是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但與他本人恃才傲物的性格以及為人處事的方式也有莫大的關系。他的性格孤傲,讓他到處樹敵,遭人妒恨;他的識人不明,讓他仕途失意,誤入歧途;他的放蕩不羁,讓他臭名昭著,不受待見;他的内心脆弱,又讓他意志消沉,自甘堕落。縱觀唐伯虎的一生,可謂命途多舛,跌宕曲折,卻又發人深省,值得後人引以為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