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典微小說:聚餐

要搬新家了,小喬有些失落。

失落什麼呢?大楊不解。要搬的是個新環境,寬敞的房子,高檔的家具,心儀的裝修,哪裡不比原來這個陳舊狹小的房子好啊,本該高興才對呀。

小喬說,我不是不高興,是覺得缺了點什麼。缺了點什麼呢,我也說不清。

沉默了一會,突然,小喬說,就要搬走了,我想請咱們樓道的鄰居吃頓飯,住一起七八年了,感覺還很陌生,以後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見面呢。

大楊有些疑惑地看着小喬,心說有必要麼?平時又不來往,都要搬家了,還吃什麼飯啊,以後說不準真就見不着了,還這麼費勁幹什麼?但大楊沒有說出口,隻是不解地看着小喬。

小喬的眼神有些飄移,不堅定,飄着飄着就飄到了别處。看到小喬楚楚可憐的樣子,大楊心軟了,就同意了。大楊總是這樣,有什麼事總是順着小喬,隻要她願意他就不會反對。

不過,在哪裡會餐呢?

為了突出家庭氛圍,免除車馬勞頓,小喬大楊經過反複磋商終于達成協定,在自己家裡宴請衆鄰居。

時間定在周六晚上,沒想到鄰居都答應了。

經典微小說:聚餐

小喬大楊有些激動,為了周六的晚餐,兩個人提前準備着。

周六一大早,小喬大楊就忙活起來,雞鴨魚肉蝦蟹蔬果都是采購新鮮的,家裡最好吃的也搬了出來,大楊還拿出一瓶儲存了十幾年的好酒,夫妻倆唯恐怠慢了衆鄰居。

到了晚上,本樓道的九戶人家17個人,除了兩個在外出差的,來了15個,加上小喬夫婦倆,一共17個人,滿滿當當一屋子,好不熱鬧。凳子不夠,對門回家搬來了幾把折疊椅。

鄰居們沒有空手來的,都帶來了家鄉的特産,什麼四川的臘肉,無錫的肉骨頭,煙台的蠍滾繡球,内蒙的莜面,新疆的哈密瓜,陝西的米酒,再加上小喬大楊精心準備的豐盛佳肴,好嘛,簡直是全國各地名吃大荟萃。

大楊首先發表開場白。

他說,請大家來,也沒别的意思。住一個樓道七八年了,過幾天我們就要搬走了,感覺挺舍不得的,把大家請到一起坐坐,有什麼對不住的地方,還請大家海涵。

對了,大家先自我介紹介紹吧,雖然住在一起這麼多年,可彼此并不熟悉,也不知道該稱呼什麼。

一聽說大楊要搬走,鄰居們也都打開了話匣子。

這個說,我先說。我住五樓,在作業上班,我的工作性質是倒班,經常深更半夜回來,可能有時候吵着大家了。哎呀,對不起了,我在這裡給大家賠個不是,還請大家多多包涵啊。

噢,原來是他每晚回來得那麼晚。小喬有點生氣了,每次都快睡着了,有人開樓道門,一大串鑰匙還帶個鈴铛,稀裡嘩啦的,聲音很大,然後就是用力跺樓道,聲控燈就亮起來了。他是友善了,可是小喬卻半天睡不着覺,她的神經有些衰弱,有點聲音就醒了,醒了就很難入睡。每次小喬恨得牙根癢癢,想着天亮一定把樓道的燈泡擰下來,讓他再跺,但最終沒有擰。不過,現在知道了,他那麼晚才下班,也真是辛苦,想想也就原諒他了。

那個說,我住你家樓上,我那小子特調皮,整天跑來跑去的,給你們家帶來不少煩惱吧?

小喬想,可不是,你家孩子整天鬧動靜,像有多動症,隻要他醒着,不是滾溜溜蛋,就是拖着鞋踢啦踢啦跑。尤其是中午,想休息都不行,小喬好幾次想敲暖氣管線,棍子都準備好了,但還是理智戰勝了情感,忍住了。

小喬說,哪裡啊,小孩子都好動,等孩子長大了,你讓他鬧他也不鬧了,你說是不?我們在跟你一起享受孩子成長的過程,沒事沒事的。

小喬現在說這些話,還真是發自内心的,她很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沖動,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來。

這個又說,我家去年剛搬來,重新整房子,一定給大家帶來不少麻煩,非常抱歉。

說話的是對過的三樓,他們家因為是二手房,整改的動靜大了些,平時大家上班還感覺不到,到了周末,小喬想在家打掃打掃衛生,洗洗衣物什麼的,可是不行,電鑽聲、電鋸聲不絕于耳,吵得心裡很煩躁。

沒辦法,小喬隻好出去逛商店、溜公園。可是,有的鄰居就不願意了,匿名電話打到社群,說噪音擾民。為這事社群先後來調解過幾次,可是,房主說,要趕工期,延期了要罰款,鬧得很是不愉快。小喬以為是本樓道的鄰居打的電話,心想鬧僵了多不好,低頭不見擡頭見,以後咋處啊?可是後來聽說是隔壁樓道的人,因為家裡有高三的孩子在備戰聯考,是以提出了抗議。小喬聽了,心裡也挺沖突的,本來她也是被擾的一方,可是在這件事情上,她卻感覺左右為難,不知該向着哪一方。後來事情也不知道是咋解決的,不過大家現在相安無事了。

小喬笑笑說,都過去了,沒事的。不過,住舊房子,誰都希望整得舒适一些,一次到位,了解了解。

那個又接着說,我住四樓,在鑽井上班,早走晚歸,中午回不來,和大家見面的機會少一些,還請大家多關照。對了,說起來,我們真的感謝樓下的大姐呢。去年冬天我家暖氣跑水,我們上班不在家,不僅家裡的木地闆泡了,還把樓下大姐家的牆也沖個大花臉,很抱歉啊。當時多虧大姐跑到社群查到我的電話,告訴我,不然,還不定造成多大的損失呢。我有個建議,咱們打個通訊錄吧,彼此留個電話,有事,互相通知一聲。遠親不如近鄰啊。

好好,這個建議好,衆鄰居異口同聲贊同。

話匣子打開了,大家紛紛發言,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大家越說越近,越說越激動,越說越熱乎,四樓的哥哥是三樓姐姐表姑的女兒的叔伯,對門大姐的姨丈是五樓小兄弟哥哥的國中老師,沒想到拐了幾個彎抹了幾個角之後,居然有幾家還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既然這麼近了,大家就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人逢喜事精神爽麼,衆鄰恨不得一醉方休。

有人說,醉了也沒關系,一個樓道,扛也把人扛到家裡去。

大家就敞開了喝。

最後,大家都喝得七倒八歪地回家了。

小喬大楊也喝了不少,還比較清醒。

小喬問大楊,你覺得今晚大家聚在一起高興麼?

肯定高興。大楊看着滿桌的狼藉,皺了一下眉,就是收拾起來麻煩,辛苦。不過,也值。我覺着還挺不錯的,平時大家都端着,老死不相往來,住一個樓道,像熟悉的陌生人,彼此冷漠,彼此毫不關心。老婆,我覺得你開了一個好頭啊。

小喬說,我覺得還是有些失落。

怎麼還失落啊?大楊不解。

小喬幽幽地說,科技這麼發達,地球都是一家人了,為什麼住在一起的鄰居反倒像是陌生人,彼此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呢?是鋼筋水泥禁锢了大家,還是大家都穿了一層絕緣衣呢?我們都住在一起七八年了,就要搬走了,才想起來認識。哎,早幹嘛去了?

是呀,早幹嘛去了?大楊也幽幽地歎了口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