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bushi)有位哲人說過:零卡飲料是中年人最後的安全感。
不知道世界上的減肥人們,是否都像我一樣,在面對琳琅滿目的飲料櫃時,會将所有瓶瓶罐罐都看過一遍,手指在原味可樂上停留數秒,腦海中閃過一句 " 髀肉複生 ",最終還是會不情願地拿下一罐 " 零度 "。
什麼?我可沒有偷偷監視你哦。
Part.1
代糖在手,減肥我有?
調侃歸調侃,肥胖問題确實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關注。肥胖不僅是外在困擾,更是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多種癌症密切相關。是以,控制體重不僅僅是美的需求,也是一種健康需求。
衆所周知,控制糖分攝入是減肥的重要環節,但人類天生就對甜味有依賴感,這讓人拿得起放不下的甜,果然還是把人拿捏得死死的,可惡!
于是,在追求甜味與渴望減肥的沖突中,代糖(Sugar substitute)便脫穎而出——它既有蔗糖等供能糖類的甜味,又不會産生額外的卡路裡。這種看似完美的解決方法讓各種代糖食品、代糖飲料逐漸占領了貨架和人們的胃。
代糖的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 70 年代,霍普金斯大學化學家 Constantin Fahlberg 發現了一種比糖甜的白色粉末,人們稱其為 " 糖精 "。這類成本低廉、性狀穩定的食品添加劑迅速流行起來,後來又誕生了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蜜素等種類,而與減肥做着鬥争的人類,便開始了在食品飲料配料表中的苦苦搜尋,隻為找到這些令人心安的名字。

各式各樣的代糖
(圖檔來源:www.kidney.org)
Part.2
以為是福音,沒想到卻讓胖友落淚
不過很可惜,天底下既要也要的好事太少。最近一項新的臨床研究表明,對于肥胖者及女性來說,代糖能夠顯著增加食欲,導緻人們吃得更多,反而可能攝入更多熱量。這裡首先就要批判下,怎麼能針對肥胖者和女性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他們咋研究的。
研究者最想知道的是,攝入代糖後,是否真的能讓人感到飲食的滿足?
為此,研究者入組了 74 名實驗人員,其中男女基本各半,又按照健康體重、過重和肥胖(以 body mass index 為依據)平分為三組。他們希望通過這次實驗觀察到代糖在性别和體重兩個次元上可能産生的影響。選擇的代糖是常見的三氯蔗糖(Sucralose),作為對照組的則是普通的蔗糖(Sucrose)和水。
三氯蔗糖,俗稱蔗糖素,誕生于 1976 年,其甜度可達蔗糖的 600 倍,無熱量,安全度高,但不耐 119 ℃以上的高溫。
(圖檔來源:wikipedia)
按照設計的實驗流程,實驗人員會被要求飲用含有三氯蔗糖、蔗糖的飲料或是僅飲用水。過 20 分鐘後,研究者給他們播放各種容易讓人流哈喇子的高熱量食品的圖檔,比如甜甜圈、漢堡、糖果等。同時會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監測這些實驗人員腦部食欲控制區域的活動情況。125 分鐘後則讓他們自由食用自助餐,看看他們的飯量如何。而在整個過程中會抽若幹次血,以檢測實驗人員幾項食欲相關的激素的分泌水準。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腦部活動、激素水準和 " 大胃王挑戰 " 三種方法去證明三氯蔗糖對人食欲的影響。
1. 又被腦子出賣了
腦部活動方面,研究者監測了内側額葉皮層(MFC)和眶額皮層(OFC)的血氧水準依賴(BOLD)成像。與基線相比,BOLD 信号越強,說明這個人的食欲越強。用代糖組的信号減去蔗糖組的信号,便能知道哪組的食欲更旺盛。
人類大腦控制食欲的兩個區域:MFC 和 OFC
(圖檔來源:論文截圖)
結果非常有趣。首先,健康體重組和過重組,大腦食欲控制區沒有顯著變化,說明他們喝下去三氯蔗糖和蔗糖,食欲沒有差别。而肥胖組則明顯不同,喝下去三氯蔗糖的實驗人員,大腦食欲控制區異常活躍!
再看性别方面。健康組和過重組都是食欲沒差别的,不去談。但同樣是食欲變強的肥胖組内部,女胖友食欲增強的程度幾乎是男胖友的 2 倍!姑娘們,怕了嗎?
飲用三氯蔗糖和蔗糖後實驗人員面對 " 美食誘惑 " 時的 MFC BOLD 信号差異
2. 激素也來補刀
那麼激素變化方面呢?我們知道,人的食欲除了受大腦控制,最終還需要很多激素的共同調節。研究者測試了 5 種參與食欲調節的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它們分别是抑制食欲的胰島素(Insulin)、GLP-1、PYY 和瘦素(Leptin),以及刺激食欲的食欲刺激素(Acyl-ghrelin)。
與蔗糖組相比,三氯蔗糖組的胰島素、GLP-1 水準顯著較低,與飲水組相近;而食欲刺激素的水準則顯著高于蔗糖組;PYY 和瘦素的水準則沒什麼差異。此外,這組實驗,不同體重組和性别組之間的差異也不顯著。
總體來看,飲用三氯蔗糖和飲水的效果差不多,人體對美食仍然 " 如饑似渴 "。
3. 大胃王挑戰
既然有人想吃,研究者便讓實驗人員放開吃。經過自助餐的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三氯蔗糖組的實驗人員明顯吃的更多。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女性飲用三氯蔗糖後,飯量明顯高于飲用蔗糖的實驗人員。而男性實驗人員,雖然差異性極大,但從平均值上看,飲用三氯蔗糖和蔗糖沒什麼差别。
不過在這個環節,不同體重組之間倒是沒什麼明顯差異。
自助餐環節,三氯蔗糖組和蔗糖組攝入卡路裡的差别
好消息是,即便是吃下去更多自助餐的三氯蔗糖組,這些卡路裡加起來還是沒有隔壁組那一杯蔗糖水熱量高。寫到這裡,筆者稍微寬慰了一些。
Part.3
代糖領進門,減肥靠個人
從這項研究的結果來看,代糖對限制熱量攝入有用,但要分情況。
首先要明确,代糖基本上不能抑制人的食欲,它雖然夠甜,可以騙過你我的舌頭,但卻騙不了大腦和激素。
從自助餐的實驗可以看出,代糖組吃的更多,不過總體上熱量攝入較少,這完全歸功于隔壁組那一杯糖水的熱量太可怕了(你還敢喝超大杯奶茶、可樂嗎?)。但試想,食欲旺盛的你,萬一沒及時刹車呢?
而肥胖者和女性則尤其需要注意,三組實驗各有兩組表明,肥胖者和女性對真實的糖分更敏感,對代糖更 " 麻木 "。如果以為平時喝的是所謂零卡飲料,就 " 信馬由缰 " 地大吃大喝,那恐怕無法完成減肥大業。
總之,代糖雖好,但控制體重的關鍵還是要跟 " 欲望 " 鬥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