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山是古代祭祀名山之一,相傳大禹治水成功,曾緻祭于此,後來成為佛教聖地。蒙山頂上終年雲霧缭繞,山茶飽受天地日之精華,也造就了蒙頂山茶的美名。早在唐代時,蒙頂山茶就被1列為貢茶,據說用揚子江水沖泡後,可稱為人間難覓的妙品。
相傳很久之前,青衣江的魚仙經千年修煉,幻化成一個美麗的仙女,扮成村姑,到蒙山附近玩耍,拾到幾顆茶子。遊玩途中,魚仙邂逅一個叫作吳理真的采花青年,兩人一見鐘情。魚仙将随:身的茶子送給吳理真,作為定情信物,并約定兩年後茶子發芽時,兩人再相見。
魚仙走後,吳理真将茶子種在蒙山頂上。到了第二年春天,茶子發芽,村姑果然如約出現。兩人拜過天地,結為夫妻,彼此相親相愛,日子過得平淡而溫馨。魚仙以肩上的白色披紗化作蒙山頂上濃濃的霧氣,仙霧滋潤的茶苗越長越旺,魚仙一家人就每年采茶制茶,并以此為生。
好景不長,魚仙私自與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發現。河神命她立刻回宮,否則天條伺候。魚仙忍痛離去,臨行前,她将那塊能變雲化霧的白紗留下,并囑咐- -雙兒女,好好幫父親培植好滿山茶樹。蒙頂山茶在吳理真父子的精心照顧和白霧的滋潤下,茁壯成長,所制茶葉也越來越受人們歡迎。皇帝因吳理真種茶有功,追封他為“甘露普慧妙濟禅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