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祥跨年,來同義成吃包子!200年非遺老手藝“包”你暖心

作者:頭條天津

天津在網絡上以“哏兒都”出名。但是除了相聲曲藝,提起天津的印象,全國人民都會不約而同的想起一種傳統面食—包子!

吉祥跨年,來同義成吃包子!200年非遺老手藝“包”你暖心

二十年前,馮鞏、郭冬臨在春晚上的一段獨幕喜劇,讓天津的包子紅遍了大江南北。包子對于天津人的意義,就如同火鍋之于重慶。

吃包子,不需要繁文缛節,也不講究時令節氣。餓了來二兩,餓極了就吃半斤。這是一種融于城市性格中的食物,展現着天津小夥兒、小姐姐對日常随性而幽默的态度。

吉祥跨年,來同義成吃包子!200年非遺老手藝“包”你暖心

“沒有什麼是一頓包子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奏是介包子不行!”

天津人嘴刁,對包子自然也是高标準嚴要求。做包子并不難,但是做好包子難。天津滿大街的包子鋪,來來去去如匆匆過客,能撐起一代人口味的都少見。

而真正代表了天津包子形象與内涵的,則是那些老字号包子。時間無法沖淡包子熱騰騰的香氣,不論歲月變化人們依舊将味蕾托付于它。

吉祥跨年,來同義成吃包子!200年非遺老手藝“包”你暖心

同義成包子始創于1776年,最早是著名的醬肉鋪子。後來,店家開拓創新,嘗試将自家的醬肉做成餡料包進包子。沒想到,醬肉包子大獲成功,同義成幹脆順勢轉行做起了包子鋪。#西青非遺迹#

1946年,有着“包子大王”之稱的何東有,來到外祖父家的同義成包子店做學徒。1956年,何東有成為了同義成包子技藝傳承人。如今,何東有的同義成包子手藝已經交到了第四代傳承人何俊強手中。百年過去,同義成包子依舊傳承了當年的古法手制技藝,力求原汁原味。

吉祥跨年,來同義成吃包子!200年非遺老手藝“包”你暖心

“同義成”包子是以精選的上等豬去皮五花肉為原料,輔以上乘的醬汁調料。鐵鍋炖爛,切成小塊,加入香莛和豆瓣醬、面醬,再倒入豬骨頭湯,一起攪拌均勻。醬肉配上骨湯,讓包子餡料更加富有層次。水餡搭配半發酵的面皮,包子皮也吸收一部分湯汁,口感更加豐滿。

當包子出鍋,升騰的香氣便是最好的招牌。同義成包子必須趁熱吃,咬一口,讓醇香的湯汁在口肆意流淌。面皮軟嫩,餡料鮮美。或許很多人認為做包子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要做得好吃,果真需要老字号積累百年的功夫。

吉祥跨年,來同義成吃包子!200年非遺老手藝“包”你暖心

随着時代發展,同義成依然堅持初心,定價也頗為親民,傳統豬肉包也就兩塊多一個。

2011年,同義成包子制作技藝入選西青區非遺項目,然而在同義成傳人何俊強的心中,最關心的事情還是将這道天津傳統美食在津沽大地傳承下去。

吉祥跨年,您不妨也來同義成吃一頓熱包子。#哏兒都出道季#

不僅能品嘗熱乎乎的美味,還能尋味這傳承百年的天津味道。

文/延鵬

責編/采芹

圖檔/源自圖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