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秀”進博會的德國企業科思創推出碳減排概念展台。圖檔由科思創上海辦公室提供
新華社上海10月31日電(記者許曉青、楊恺、王婧媛)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在即。今年“首秀”進博會的德國化工巨頭科思創29日在上海表示,其展台完全運用工業生産廢料回收再生制造的聚碳酸酯闆材搭建而成,盡可能減少了原材料及搭建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展現“共創低碳未來”的願景。
中國有句諺語:千裡之行,始于足下。本屆進博會吸引衆多來自德國的新老展商,他們希望通過展示新産品新技術,表達碳減排“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的理念。
有歐洲機構研究發現,全球每年可生産約125億雙運動鞋,其原材料擷取和加工、廢棄物的産生、元件生産、組裝環節、包裝、運輸、使用及後續處理等均産生碳排放,特别是在生産源頭端。是以,作為全球領先的聚合物材料研發企業,科思創正在推動做好“一雙鞋”的“減碳大文章”。
選址于上海浦東的科思創辦公室和亞太研發中心,曾流動展示一雙運動鞋:較硬的聚碳酸酯被用在鞋材中,而聚氨酯原料經過3D列印可以成為鞋底。
第四屆進博會能源低碳及環保技術專區加緊布展。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科思創首席執行官施樂文在本屆進博會前表示,科思創已具備了向亞太地區客戶大批量供應由替代性原材料制成的高性能聚碳酸酯塑膠以及聚氨酯原料的能力。這意味着在進博會上,這家企業将通過展示新技術及相關解決方案,比如可以“變廢為寶”的二氧化碳技術等,助力中國在石化領域的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不僅即将“首秀”的德國企業聚焦“減碳”,連續參展四屆進博會的德國企業,如博西家電集團、德國萊茵集團等也不遺餘力展示其碳減排的解決方案。從日常生活中的家用電器到實驗室和工廠的各類檢測标準制定,這些企業希望在中國市場将“減碳”進行到底。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