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當代文學最接地氣的文學派别“山藥蛋派”你知道嗎?

十七年”時期的鄉村題材小說具有其他題材所沒有的獨特條件,具有豐富而令人激動的生活素材,同時繼承和發展了“五四”新文學和解放區文學兩個“傳統”,表現出三個主要特征:

一、首先是“兩大傳統”的繼承。

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藝整風運動》開始,伴随着《戰争文化規範》的興起,“五四”新文學傳統幾乎在所有題材的創作中都有所斷裂,唯獨在農村題材中得到繼承和發展。無論是對以魯迅為代表的啟蒙主義小說的繼承,還是以沈從文為代表的田園浪漫小說的發展。對于解放區文學傳統的沿襲,這一傳統是不言自明的,因為這一傳統本來是趙樹理、孫犁等創造的。

中國當代文學最接地氣的文學派别“山藥蛋派”你知道嗎?

二、是展現新時代風貌。

趙樹理的《登記表》、谷峪的《新事新辦》、馬烽的《一架彈花機》等小說,大多表現了新農村生活的情調,反映了農民新的生活情景和精神面貌。與此同時,“不能走那條路”的思想,如李時的《不能走的路》等。

中國當代文學最接地氣的文學派别“山藥蛋派”你知道嗎?

三、是以現實生活為主。

這一方面,一方面,在當時描寫現實生活的作品中,鄉村題材的創作成就最大,另一方面,從40年代的“土改”到50年代的“農業合作化”,不僅是當時農村社會的重大事件,也是當時中國革命的主要内容,而這些事件和内容在趙樹理、周立波、柳青的長篇小說中都有很好的反映。

中國當代文學最接地氣的文學派别“山藥蛋派”你知道嗎?

在趙樹理先生小說的影響下,一些在太行根據地成長起來的山西作家,有意識地開始學習趙樹理先生的小說創作風格和寫作特點,相繼發表了一系列具有相同風格的農村題材小說:

<col>

代表人物

代表作

馬烽

《飼養員趙大叔》《韓梅梅》《三年早知道》

西戎

《宋老大進城》《賴大嫂》

束為

《老長工》《好人田木瓜》

孫謙

《傷疤的故事》

胡正

《兩個巧媳婦》《三月古廟會》

由于他們作品都充滿了鄉音土調味,被稱為“山藥蛋派”;又由于他們都是山西作家,又稱“山西派”;還因為他們當時多以山西省文聯的機關刊物《火花》為基地,也稱“火花派”。

“山藥蛋派”雖然沒有發表明确的宣言,卻有着共同的生活基礎、思想基礎和文學基礎:

生活基礎

他們從小就與當地農民一起鬥争和生活,他們對山西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

思想基礎

他們都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十分注重作品的社會功效。與趙樹理一樣,在“描寫人物,叙述事件時,都是以農民直接的感覺、印象和判斷為基礎的”,都把自己看作農民中的一分子,堅定不移地站在農民的立場上為農民說話,他們的“思想和形象始終确切不移地來自目前生活的底層”。是以,他們的作品都具有“問題小說”特點。

文學基礎

他們有着大緻相同的藝術修養和美學追求,都具有大衆化、民間化的特點。

“山藥蛋派”的藝術修養和美學追求:

藝術修養

主要來自地方戲曲、說書藝術、民間故事等民間文藝形式和古典小說等傳統文化,在作品中表現出鮮明的民間色彩和濃厚的民族風格。

美學理想

建立在通過寫農民達到為農民服務的基礎上的。是以,

1.在叙事手法上,追求故事動态發展、單線索推進;

2.在結構安排上,講究有頭有尾、依次進行,分段明确,交代清楚;

3.在人物刻畫上,強調情節生動、細節真實,用人物自身的語言和行為來表現性格和相貌,極少用靜态描寫和心理分析;

4.在語言運用上,要求通俗明了,樸素自然。

是以,雅派有人稱“山藥蛋派”是當代文學中最具“流派”特征的創作流派。

#文學##寫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