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文學習方法之蕭楚女的“自我講授”讀書法

蕭楚女的“自我講授”讀書法

這是一種通過對閱讀材料的自我講授、加深了解、提高閱讀效果的讀書方法。

自學成才的革命家蕭楚女,早年在師範學校當教師時,常用“自我講授”讀書法邊教邊學。蕭楚女為了把課本中的内容準确無誤、清楚生動地教給學生,就下苦功“自我講 授”。每天清晨,他帶着一面鏡子到樹林中,把鏡子挂在樹上,對着鏡子大聲講課,邊講邊檢查自己的表情、動作。有時感到内容 脫漏或生疏,就翻開課本複核。這樣做,既是練習講課,同時又是有效地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整理自己的思維。他用這種方法學到了許多東西。

這種“自我講授”讀書法,一般有以下四個步驟:

一、自讀。

帶着十分明确的目的--講授--而讀書。為了講授,閱讀時就必須特别注意條理,把書中每段、每層的意思一一理出,既能促進了解,又能訓練思維;為了講授,閱讀時必然十分重視主次,抓住要點,差別、剔除繁雜不适用的内容,這就促使自己集中全力了解書中的重點部分;為了講授,就須努力攻克難點,否則到時便會出“洋相”;為了講授,就須聯系實際,以自己熟知的執行個體來印證書中的内容,這樣也就把書學“活”了。

二、自講。

把自讀中獲得的東西有條有理地、主次分明地、聯系實際地講授一遍。這種講授,是有對象的:備課時是面鏡子,上課時是活生生的學生。講,是腦、眼、嘴、手等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印象極為深刻,決非一般看一遍書所能比拟。講過一遍,就會更牢地記住書中的内容。而且講授時還常會産生新的聯想,有助于加深對書本的了解。

三、自改。

講授過程中,常會發現脫漏、生疏之處,尤其在備課試講時會更多些。這就要對照教材,自我改正。改正的過程,就是強化記憶、深化了解的過程。自改時,應把改正部分用紅筆在教材上劃出,以後可多次專門閱讀這劃出的片斷。這樣,使自己對全書所有内容都記得相當清楚。

四、自結。

自我講授結束,經過自我改正,并非意味着閱讀的結束。還應進行自我小結:即回顧小結自己閱讀、講授中的收獲。特别是從思考問題的方法、閱讀材料的角度、了解材料的門徑、更改錯漏的次數等方面來小結,從中總結出經驗。

這種自我小結,能使自己在閱讀中非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是以然,使今後的閱讀進行得更自覺、更主動,因而也就更有效。

蕭楚女從一個茶館跑堂成長為一個知識淵博的著名的共産主義宣傳家,這和他善于使用“自我講授”讀書法,做到教學相長,是有很大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