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困擾人生的四個原因,其中最後一個,是大部分人痛苦的根源

作者:小播讀書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開始分享《列子·楊朱篇》,這也是列子最後一篇,簡單介紹一下楊朱,他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列子》,《莊子》,《孟子》中都有記載,楊朱的思想在戰國時期影響還是非常廣的,在戰國時期,甚至與儒家和墨家齊名,有“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現象”。

困擾人生的四個原因,其中最後一個,是大部分人痛苦的根源

楊朱是古代現實主義的代表,著名的思想是:為我,貴己,貴生。在今天看來,楊朱的很多思想是非常自私自利的,也是非常現實的。著名的成語“一毛不拔”就是說楊朱的,《孟子·盡心上》裡面說:“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說,楊朱奉行‘為我’,也就是凡是為自己着想,拔根汗毛就對天下有利的事,他也不幹。這個故事在《列子》裡面是這麼說的。有一天,楊朱說:古代的聖賢伯益不願意拔掉身上的一根毫毛,來幫助萬物,是以他甘願讓出王位,過着隐居的生活。傳說伯益曾經治水有功,大禹有意将王位傳給伯益,但是伯益覺得會傷害自己,就拒絕了。但是大禹不願意給自己謀福利,是以辛苦一輩子,最後還落下了半身癱瘓。

但其實我們可能部分誤解楊朱的意思了,楊朱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古代的人拔掉自己身上的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萬物,但他不願意給;讓全天下人來養活他一個人,他也不願意。每個人都不拔掉自己身上的一根毫毛,每個人都不刻意地去做有利于天下的事,那麼這個天下就會太平了。

困擾人生的四個原因,其中最後一個,是大部分人痛苦的根源

是以,楊朱其實并不是為了自私而自私,而是更加理性理念,就像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的名言:我們的晚餐并非來自屠夫、釀酒師或者面包師的仁慈之心,而是他們的自利之心。現代經濟學是建立人人性都是自私自利的基礎上,或者說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不是建立想互相恩惠的情感基礎上,其實和楊朱的思想是類似的,楊朱認為,我們不需要刻意對人都施與恩惠,隻需要關注自身就可以讓天下太平,這種思想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其實還比較超前。那楊朱是如何論證他的思想的呢?

有一天,禽滑釐[lí]問楊朱,如果你讓拔掉身上的一根毫毛來救助天下人,你願意嗎?楊朱說,這個天下并不是我一根毫毛就可以救濟的。禽滑釐說,假如可以呢?你願意嗎?楊朱并沒有回答。禽滑釐離開了楊朱,在路上遇到了孟孫陽,禽滑釐把事情告訴了孟孫陽,孟孫陽說,你還是沒有了解先生的良苦用心。

孟孫陽說:如果有人把你的肌膚損害一點兒,但是給你萬斤黃金,你願意嗎?”

禽滑釐回答說:“我願意。”

孟孫陽緊接着又問,“如果有人截去你一節肢體,但是給你一個國家,你願意嗎?”

禽滑釐聽了之後沉默不語。

困擾人生的四個原因,其中最後一個,是大部分人痛苦的根源

楊朱認為,一個國家的太平,不能光靠每個人的小恩小惠,或者不能建立在某種道德情感上,而是應該基于理性。不是說“拔一毛而利天下”不可以,從現實的角度說,這也是不可能的,不可能拔一毛就能利天下。是以,楊朱也是古代少有的現實主義者。這是楊朱“為我,貴己,貴生”的内涵。

楊朱非常看重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生命,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這是一切可能性的前提,楊朱說:“一個人的壽命最長隻能活到一百歲,超過一百歲的人就很少了,估計隻有千分之一。即便一個人能活到一百歲,減去他的幼年和老年時期,他幾乎隻有五十年的時間。再減去夜晚睡覺所占去的時間,白天所耽誤的時間,又花去了五十年的一半。再減去生病的時間、痛苦的時間、對于死亡的憂慮時間,這又占了将近一半餘下的時間。這樣算下來,人生隻剩下短短的十幾年,但能過上怡然自得、沒有任何憂愁的日子,恐怕一天都沒有。

困擾人生的四個原因,其中最後一個,是大部分人痛苦的根源

可見楊朱的思想其實非常務實,楊朱舉例說,古代聖賢夏禹、孔子,虞舜、周公都是非常有名氣的聖人,但是他們的人生都非常凄慘,楊朱說,孔子治國平天下很有一套,得到當時君主的重用,可是在宋國的時候被人陷害,不得已隻好落荒而逃。後來在衛國他又屢次遭到别人謠言的攻擊,最後隻能銷聲匿迹。在商周地方他被圈禁起來,有被困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荒野,差點餓死,後來又受到季氏的打擊和陽虎的羞辱,一直如履薄冰地活着,直到最後死去,他才是全天下最凄慘的一個人。

楊朱認為,這些聖人活着的時候甚至沒有一天是快樂的,隻是在死後才流芳百世,所謂的名聲,都是生命之外的東西,雖然我們褒獎聖人,但是聖人在黃泉之下并不知道,這和樹樁和木塊又有什麼差別呢?

困擾人生的四個原因,其中最後一個,是大部分人痛苦的根源

凡是一個人不能好好生活,整天被困擾,主要有四個原因:

一是想活得更久

二是想獲得一個好名聲

三是想獲得尊貴的地位

四是為了求得更多的财富。

為了達成這四個願望,他們就害怕鬼的造訪、人的迫害、權勢的逼迫、刑罰的處罰。這樣活着的人,可以說是違背了自然本性,他們的生命也是有自己主宰,而是完全受到外物的限制。而真正尊重生命的人,懂得順應天命,不追求長壽,不眷戀權勢,地位和财富,這種人才是真正順應天命的人。這種人的生活完全由自己支配,他們是生命的最強者,他們占據了生命的主動。

這是楊朱對于生命的态度,簡而言之就是,人生苦短,為什麼不讓自己過得開心一點呢?其實楊朱的思想和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鸠魯所奉行的“快樂主義”是非常類似的,楊朱認為,追求生命之外的東西,是讓我們痛苦和困惑的主要原因,而伊壁鸠魯也認為,困擾我們心靈的主要也有三個原因,包括自然災害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和人際關系的困擾。是以,伊壁鸠魯主張遠離世俗的紛擾,過簡單的快樂和幸福的生活。

公元前306年,他在雅典買下了一所花園,創辦了一所學校,由此伊壁鸠魯學派也稱“花園學派”。伊壁鸠魯的學校裡有男有女,還有奴隸,以充滿友誼而著稱,伊壁鸠魯也将“友誼”看成是獲得快樂的第一條原則。他說,確定終身幸福的所有努力中,最重要的是結識朋友。智慧提供給了整個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獲得友誼最為重要。

其實伊壁鸠魯和楊朱是差不多同時代的人,都生活中公元前的4世紀左右,他們的生活的态度也是非常類似的,楊朱提出“為我,貴己,貴生”,珍愛生命,過一種遠離世俗的簡單快樂生活,楊朱說:名聲是生命的附屬,很多人追求名聲,是以憂愁,消耗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而獲得名聲,這是不值得的,也是違背天性的,追求快樂和舒适的人生才是人的天性,你認同楊朱的思想嗎?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列子》一書的全部内容就介紹到這裡,下一期内容,我們再來簡單總結一下道家思想列子的思想精髓,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