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作者:新農知識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本文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小麥間作套種技術,闡述了小麥套種花生的栽培模式,以及栽培技術,希望為相關的從業人員提供參考。詳情如下: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整地粗放</h1>

為了提高花生的産量,應該重視保證土層的深度和厚度,同時保證耕作層疏松,為花生的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土壤透氣性比較差,會影響莢果生長,甚至會影響作物的産量。是以,應該進行深耕、深翻和精耕細作,耕深一般要求在25~30cm之間。此外,在整地的過程中應該保證上虛下實、平整等。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種子的科學處理</h1>

2.1 品種選擇

小麥套花生播種出苗後會有一段共生期,花生因遮光和近地氣溫較低,苗期生長發育受到影響。為了降低影響,實作對光熱條件的改善,應該重視對品種的選擇,在選種的過程中,選擇早熟、緊湊型的小麥品種,還應該保優質、穩産,具有抗逆性。現階段,農民對小作物的優良種子購買意識還比較薄弱。農民對花生等作物會自留種子,這種情況占留種的80%以上,但自留種子有一定的弊端:多年種植将導緻種性變劣,混雜退化,産量低,品種較差。此外,有一部分農民盲目的選種,在選種之前不對種子的特性進行具體的了解,進而影響了配套技術的應用。是以,農民在選種的過程中應該選擇優質、高産的種子,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市場的因素。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2.2 種子的處理

一些農民播種之前不對種子進行科學的處理,如曬種、粒選、拌種等,會造成種子生長不整齊、不健壯的情況。同時,還要避免鼠害對種子造成影響,防止鼠害侵襲種子的主要措施:在播種之前的10~15d選擇晴天進行帶殼曬果,将莢果放到土場上連續曬2~3d;在剝殼之後對種子進行分級選粒處理,将雜粒清除,選擇籽粒飽滿的果粒作為種用。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2.3 選擇花生專用的種衣劑

在花生播種前的5~10d進行曬種,曬種2~3d,在剝殼之後選擇籽粒光鮮、飽滿和無黴變的籽粒,同時進行種子的分級選擇,分級播種,避免混粒播種造成大小苗情況出現。此外,為了提高種子的活力,促進根系的發育,不斷增強幼苗的抵抗力和抗逆性,可以适當地使用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浸種4h,撈出曬幹之後再進行播種。為了防止莖腐病的出現,應該選擇一定濃度的多菌靈可濕潤性粉劑進行種子的攪拌。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h1>

在進行套種的過程中,可以适當延長花生生長期,同時還應該充分考慮2種作物之間的關系。在一般的情況下,小麥收割前的15~20d播種比較适合。在花生播種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土壤中水分的含量,保證田持水量達到70%,為提高花生的産量和品質奠定基礎。在小麥和花生套種的過程中重視兩者之間的行距,結合小麥生長的特點選擇具體的行距形式實作套種,行距保證在20~25cm之間,穴距25~35cm之間,每穴保證2粒。種植方式可以選擇寬窄行,即套種2行花空出2行,寬行行距為40~50cm之間,窄行行距為20~25cm之間,穴距為20~25cm之間,每穴保證2粒。在現階段,采用寬窄行的種植方式比較普遍。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科學施肥</h1>

小麥套花生要在小麥收獲後結合中耕滅茬、澆水,及早追施提苗肥,為花生中後期生長發育奠定基礎。農民多數隻施化肥,而很少或者不施有機肥,花生的立地條件比較差,土層結構差、肥力低,很容易出現土壤貧瘠的情況,影響花生的正常生長需求,對産量也有影響。施用有機肥,在保證養分充足的同時能夠使肥料真正發揮作用。另外,肥料的合理使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作對土壤的改良和有機質的增加。在施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如以施用有機肥為主,通常情況下,選擇優質的農家肥2000~3000kg/hm2;如果土壤偏堿性的話,在其中可以施入硫酸亞鐵30kg/hm2、硼砂20kg/hm2;如果土壤偏酸性的話可以施入钼酸铵15kg/hm2、硫酸20kg/hm2。在花期開始前結合土壤的實際情況科學地選擇有機肥料、尿素和過磷酸鈣等。另外,如果是堿性土壤的話還可以适當加入石膏粉。鉀肥要深施少施,鈣肥不施,适當增加钼費肥。在中後期階段施入葉面肥來增加營養。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五、田間管理</h1>

5.1 中耕滅茬,化控除草

在小麥收割後要及時地進行中耕滅茬和除草保墒,目的是調節土壤中的水分、氣和熱條件,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進而促進根系的發育等。此外,滅茬除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的消耗,減低出現病蟲害的可能。在中耕的過程中應該深除松土。如果中耕之後遇到雨水,在晴天後要再中耕1次。一般中耕3~4次比較合理。中耕之後,如果發現有雜草的話需要采取技術除草,可以選擇除草劑對其均勻噴灑進行防治。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5.2 防旱排澇,科學防倒伏

及時的排灌對防止幹旱和雨澇具有重要的作用。小麥收獲後,如果雨水不足的話,在花生開花期間應該及時澆水,以小水潤澆為主。如果7—8月無雨水,應該及時澆水,保證花莢正常生長。如果雨水過多,容易出現倒伏的情況,是以,假如高産地塊株高超過40cm的話需要采取科學的措施控制長勢。在選擇噴灑制劑的過程中一定控制還用量,避免出現莢果變小的情況。

5.3 葉面施肥

花生生長後期要注意養根護葉。根據長勢可以使用钼肥350~400g/hm2、硼砂700~800g/hm2、尿素1000~1600g/hm2、磷酸二氫鉀1200~1600/hm2,用适量清水溶解,每間隔7d噴灑2~4次。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六、蟲害防治</h1>

6.1 金龜子

金龜子能夠影響多種農作物,主要威脅農作物的地下部分,如在萌芽過程中的種子、殘留的種皮和莖塊等。第1個防治時期:使用20%的毒死蜱、辛乳油160mL,兌水70kg對全株進行噴灑,傍晚噴灑效果最好,此方法對消滅金龜子的效果比較好,尤其對卵、幼蟲等消滅效果顯著。第2個防治時期:金龜子進入1~3齡幼蟲盛期,在1齡階段開始為害,在3齡階段食量增加。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6.2 新黑地蛛蚧

新黑地蛛蚧主要危害花生的根部,黑褐色寄生蟲,威脅花生根部的同時造成植株的矮小,葉片發黃,甚至枯死,造成絕收等。防治方法:在每年的6—7月是最佳的防治時間,可以使用毒死蜱和辛乳油260~310mL,兌水65kg進行噴灑植株;或者使用500~600mL的水沖施。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6.3 地黃病

花生根線蟲,又名花生根結線蟲,俗稱地黃病,主要對花生的基部葉片造成影響,使葉片變黃,進而脫落,此外,花期延遲也是該病害的主要表現,嚴重的情況将造成整個植株變黃變矮。同時地下部分、莢果等都将受到危害。防治方法:使用二溴氯丙烷乳油4kg兌水80kg施入土壤中;同時用特丁磷4~5kg撒入土壤中,之後進行澆水。施藥間隔為20~25d。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七、病害防治</h1>

7.1 根莖腐病

根莖腐病的症狀比較明顯,在初期可能呈現黃褐色病斑,經過一定程度的擴散後形成黑褐色的斑點。一旦病情加重,将出現葉柄下垂的情況,或者植株枯死。在濕度比較大情況下,植株很容易變黑腐爛,同時葉片發黃。可以在開花前對其噴灑藥物,如使用一定濃度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7.2 青枯病

該疾病在花期比較容易出現,主要通過土壤、流水和農具等傳播,尤其是排水不良和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地塊發病嚴重。為此,應該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重視對田間的管理,或者施用一定濃度的克菌溶液500~2000倍液在發病的初期噴灑。

7.3 褐斑病

褐斑病對花生的葉片造成威脅,在發病初期呈現小斑點,之後進行擴散,一旦遇到濕度大的情況會出現灰褐色的黴層。是以,在進行品種選擇的過程中應該選擇抗病害強的品種,同時加強對花生的養分供給。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八、總結</h1>

通過分析小麥間作套種技術,同時結合地區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高産高效栽培技術,促進小麥間作套種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普及。小麥間作套種技術優勢明顯,不僅能夠改變農業生産結構,同時為小麥的增産奠定基礎,對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大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說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筆者會根據情況來給大家解惑。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筆者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

小麥套花生栽培分析,及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可錯過了哦一、整地粗放二、種子的科學處理三、适期足墒套種及套種的密度、方法四、科學施肥五、田間管理六、蟲害防治七、病害防治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