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禺之女萬方續寫《雷雨》,何賽飛飾演魯侍萍,“痛哭也很幸福”

“衡量經典的唯一标準,隻有時間。有的戲演一年,有的戲演十年,有的戲幾百年來不斷演。”劇作家萬方說,“戲劇是非常自由的。央華的作品有現代感,我希望《雷雨》《雷雨·後》能成為現代的經典。”8月24日,“從曹禺到萬方”中國戲劇跨越百年的人文對話——“上海大劇院×央華戲劇演出季”保利·央華連台戲《雷雨》《雷雨·後》分享對話行動在上海大劇院舉行。

作為曹禺之女,萬方直到五十多歲創作第一個話劇劇本,才感受到來自父親的壓力。“爸爸對我們是自由教育,我沒覺得他是了不得的爸爸,是以本能感覺沒有壓力。直到五十多歲,我開始寫第一個話劇。我發現,其實自己一直被爸爸‘壓’着。在此之前,我寫過小說、影視劇,但我不敢寫話劇。”

曹禺之女萬方續寫《雷雨》,何賽飛飾演魯侍萍,“痛哭也很幸福”

央華藝術總監王可然從2018年起籌備連台戲《雷雨》《雷雨·後》,他邀請法國戲劇導演埃裡克·拉卡斯卡德執導,将曹禺經典作品《雷雨》與同為劇作家的女兒萬方編劇的《雷雨·後》制作成連台戲,在2020年曹禺誕辰110周年之際推出。從去年至今年年初,《雷雨》《雷雨·後》首輪巡演,在全國8個城市上演19套38場演出。今年這部連台戲開啟10城第二輪巡演,10月22日至24日首度登陸申城,作為“上海大劇院×央華戲劇演出季”壓軸劇目在上海大劇院連演3天。

萬方擔任《雷雨》文學責編以及《雷雨·後》編劇,以曹禺女兒以及女性劇作家雙重身份帶來獨特視角,“人性非常複雜,我不喜歡用‘渣男’這個詞。劇中,每個生命都在渴求愛,比如周萍,他渴望好好活一次,但是命運沒有給他機會。周樸園強大而深具權威,但在經曆人生坎坷後,他也會質疑命運某種選擇。”

“戲劇最大魅力在于能夠體驗不同的人生。”飾演魯侍萍的何賽飛,排練階段嘗試反串周樸園,她借助煙鬥入戲,還用上戲曲老生表演技巧。何賽飛還想探索魯貴一角,“在男性性格深處加入一點女性的精神。”

進入影視圈前,何賽飛已是家喻戶曉的越劇演員,“我學戲曲多年,舞台排程、氣息、節奏、音樂感覺,都會影響我的創作。舞台直接面對觀衆,有它的規律。連續一兩個月投入排練,走出排練廳,會讓演員恍惚自己身在何處。戲,就是你的生活。”

曹禺之女萬方續寫《雷雨》,何賽飛飾演魯侍萍,“痛哭也很幸福”

演《大宅門》時,何賽飛用半個月時間拍一個場景,甘之如饴,“演戲時,痛哭也很幸福。醫生說,要健康,就要少演這樣的角色,但是沒辦法,演戲有瘾頭。”在何賽飛看來,舞台劇反複打磨,十年磨一戲,是以每次演出都不能松懈。上台前,她習慣鼓勵自己“必須成”,下台後繼續喊“加油”,“回家了,還是睡不着,想着怎麼演可以更好。”

《雷雨·後》發生在《雷雨》故事十多年後,從魯侍萍、周樸園、蘩漪視角對《雷雨》那夜以及青春進行回憶。《雷雨》《雷雨·後》首輪巡演後,大學生觀衆為魯侍萍寫論文,分析三人為什麼能住在一起,作者是出于什麼考量?何賽飛被觀衆熱忱感染,“我與萬方聊了一個半小時,這幾個角色可以一直挖下去。”飾演周樸園的佟瑞敏笑言,“《雷雨·後》讓我夾在極其有個性的女人之間,何賽飛用功不言而喻。”

飾演央華版《雷雨》周萍,是劉恺威第一次走上舞台,“我看過萬方老師寫的《你和我》,她提到小時候父親帶她去劇場看戲,中途她哭了,為了不影響觀衆,父親抱着她沖出劇場。那一刻,我感受到對劇場的敬畏心。”劉恺威坦言,第一天進入《雷雨》排練廳,特别緊張,“從說台詞開始,到台上怎麼站、怎麼走路,都是挑戰。”演影視劇,他面前除了對手演員,都是鏡頭,看不到其他人,“我可以躲在人物面具後面。但是排練廳沒有鏡頭。”劉恺威通過反串四鳳,迅速與其他演員熟絡起來,“幾個月排練,恐懼感逐漸消除,我越來越愛周萍這個角色。離開排練廳了,我還是不能從角色逃離。”

孔維演過《北京人》《日出》《雷雨》等多部曹禺作品,她與滬上觀衆分享,“蘩漪性格最為極緻,劇作給了她太多空間。《雷雨·後》有對人物更透徹的解釋,讓大家看到蘩漪的撕裂感與痛苦。”飾演魯大海的李宗雷說,“魯大海和周萍都是兒子,所不同的是,魯大海用鋒利尖銳的外殼保護内心脆弱。”張賀欽飾演周沖,他眼中,周沖是一個純粹青春的少年,“現代人太複雜了,不太可能自由、純粹地追求情感。”中方導演張瑞透露,排練間歇,演員們讨論角色屬于什麼星座,“周樸園是摩羯座,有權有勢有控制欲,蘩漪是天蠍座,侍萍是白羊座。”最後,他總結,“每個觀衆看完《雷雨》《雷雨·後》,都會有自己的了解。”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張熠 圖檔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