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天真的眼睛才能識破重重迷霧”
聲控是什麼體驗?
我覺得沈以誠能夠滿足你對幹淨清澈的所有想象。
在無聊漫長的夜聽聽沈以誠的聲音,你會發現另一個世界。
那個世界仿佛沒有塵埃,也沒有欲望,适合蜷縮在飄窗的一角安靜地看窗外燈火,通明的都是星星。
沈以誠的聲音就像夏天深夜的一隻小電台,可以撫平白天的所有焦躁。靈魂歸位,卸下防備。
他的聲音介于陽光大男孩和深沉穩重男士之間,在這青黃不接裡的不是不成熟,而是一種沉澱,帶着歲月的碎片,用來彌補生活和理想之間的空隙。
送給大家。
《椿》
《綠洲》
《獨居男子》
《氤氲》
《談戀愛前不如先養貓》
<h1>椿</h1>

這首《椿》是17年偶然聽到的。
說起偶然,其實也不盡然。
那個時候的我經曆了暗戀無果,戀愛中最沒勁的就是暗戀了吧。聽歌成了這場單戀的唯一項目。
最初被吸引是因為這首歌的歌詞,當時還特别去做了手賬。
在我這裡,這首可能脫離了原本的意義,被我當時的心境加注了暗戀的意味。
一眼朝如青絲暮成雪
這個世界好荒唐,怎麼就可以對一個陌生人一眼就淪陷呢?
這句歌詞完完全全表達出了我這場無疾而終的暗戀開始。
同時,整首歌都在描繪着,不打擾,是我的溫柔。
暗戀,真的就像一顆青澀的梅子。
沒有在對的時間相遇,就當這一切皆是鏡花水月吧!
《椿》的歌詞很容易讓失戀的人産生共鳴,當然旋律也是打動人的一點。
沒有多餘的嘈雜,嗓音是唯一的主角。
就如同這戀愛中,自始至終都是我一個人的自作多情。
這裡,我的主觀意識有點強了,當然大家隻把《椿》作為一首清麗文藝的音樂來聽的話,是絕對不容錯過的。
<h1>綠洲</h1>
這首歌原唱是徐佳瑩。
如果說徐佳瑩的版本唱出了試圖挽回時的煎熬,
那麼說沈以誠的版本就是唱出了沒有挽回後的卑微。
你能往前走 我也厭倦了再蹉跎
緊抱住的綠洲 是殘破的海市蜃樓
你真的要走 我還一廂情願的奢求
封印在荒蕪的時空
說來很奇怪,這明明是個悲傷的曲調,悲傷的故事,但是他的聲音很就像娓娓道來的話語,沒有多少壓抑,隻剩下感慨。
主要還是他幹淨的聲音吧,我可能想象不出來誰能夠拒絕他一廂情願的奢求。
<h1>獨居男子</h1>
坐在角落耗時間低頭發現自己很早就
不抽煙
仔細生活每天緊張地呼吸着每個氣味不算完美
刻意遺忘生病遺忘那些過去清醒度日
如流年
這首歌有好多的長句。
我很喜歡這些字在從他口中唱出的感覺和情緒,他的斷句和長音有種很舒服的呼吸感。
剛剛接觸到沈以誠的歌,他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小衆的歌手,現在擁有二百多萬網易雲粉絲的他,我也不太了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階段。
很希望他能夠再出一首這樣歌曲給獨居女子。
瑣碎且繁重的生活裡留一片安靜和輕松。
這大概是我喜歡這首歌的原因。
<h1>氤氲</h1>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張九齡
如果将這首詩的意境拟人化,沈以誠就是最好的模組化。
吐出的煙圈 氤氲了你 氤氲了我
在這個房間 我看見你 你看着我
溫柔的宇宙 吞吐了你 吞吐了我
笃定下去原以為會有好的結果
倒不如抽出一支Weed 氤氲自我
溫柔的宇宙,吞吐了你,也吞吐了我。
一直隻是聽他的歌,有天突然想了解他會是什麼樣子呢?
我開始想象,他應該是個喜歡淺藍水洗白的牛仔外套,裡面一個簡單的T。
這樣才能和着幹淨的聲音相配啊。
怪不得說我是個聲控,原來我已經習慣聽聲音連歌手的着裝都能夠自己填補記憶中的空白。
<h1>談戀愛前不如先養貓</h1>
這首歌是沈以誠和房東的貓合唱的歌。
房東的貓,她的聲音也屬于幹淨的那一挂,和沈以誠的聲音很是般配。
如果聲音有cp,那我就是他們的粉頭。
當心情打瞌睡蜷縮在窗台一角
孤獨也叩開房門蹑手又蹑腳
整首歌你要說節奏很輕快,但粘上了這兩個人不食煙火的聲音又覺得不是傳統的輕快。
說好的戀愛前不如養貓,唱出了,别戀愛了就養貓的感覺。
好提前感受現實原本的樣貌
滿地心事打包收拾一屋牢騷
如果你對現實的生活存疑。
先問一句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聽完這首歌,自己給自己答案。
沈以誠的聲音應該是我聽過最純粹的。希望他也能成為你們的純粹。
“隻有天真的眼睛才能識破重重迷霧。”
#椿-沈以誠[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