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依舊笑春風,世上再無趙麗蓉……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01</h1>
時光倒退回1999年,那場春節聯歡晚會中,“來是come,去是go;點頭yes,搖頭no”的順口溜似乎還響徹在耳邊。

在那場春晚中,趙麗蓉在獨幕喜劇《老将出馬》中将自己拿手的戲劇加喜劇的表演方式顯示得淋漓盡緻。電視中的趙麗蓉在台上精神抖擻,一張口就是段子包袱,成千上萬的觀衆在一口唐山味的英語中捧腹大笑。
在節目最後,她用改編自泰坦尼克号裡的主題曲《我心永恒》,再次讓觀衆看到了這個老太太在舞台上的魅力。
那晚,上萬觀衆隻看到了她是如何在舞台上表演,逗樂。卻沒有發現全程趙麗蓉是強忍傷痛堅持完獨幕喜劇結束。
其實在《老将出馬》排練時趙麗蓉就咳出了血,她是強撐着完成了春晚的最後表演,也完成了她生命中最後一次演出。
2000年,趙麗蓉由于肺癌逝世,享年72歲。從此春晚再無慈祥的唐山老太太,而天堂便有了歡聲笑語。
雖然歲月無痕,但是電視記錄了趙麗蓉的演繹生涯,她在人們心中永存。
從《英雄母親的一天》中她看到扛着錄影機的侯耀文便馬上說“來就來吧還帶啥東西”,順手要把錄影機拿下來,其中有老太太的誤會也有客客氣氣收下禮物的高興。
到《打工奇遇》中各種唱段和rap對于我們來說更是記憶猶新,想必現在人們還是能從“宮廷玉液酒”唱到“群英荟萃”,其中現場寫下的“貨真價實”,更讓人們難以想象寫下如此雄渾壯麗的書法的趙麗蓉沒有讀過什麼書。
據說,當時不識字的她為了這場戲練了三個月的字,甚至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她把紙釘在門上練習。
回顧趙麗蓉的獨幕喜劇無不透露出她的認真和精湛的技術。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7">02</h1>
然而喜劇的核心元素的悲劇,似乎大部分的喜劇演員經曆過一些悲慘的人生。趙麗蓉也不例外,她這一生遠沒有像獨幕喜劇一樣陽光燦爛。
趙麗蓉出生在上世紀20年代,當時戰亂橫生,百姓苦不堪言。她出生時十分可愛,是以乳名叫“老愛”
父親為了養家糊口,在劇場給演員梳頭,母親便經常抱着女兒在背景看着。可能在這種環境下,趙麗蓉耳濡目染對戲劇産生了十分濃烈的興趣,這也使得老愛一生與戲結緣。
當時劇社名角芙蓉花第一次見到趙麗蓉便十分喜愛,認為這個孩子有靈氣,長大可以學戲,或許能成大器。機緣巧合下,在一場抱孩子的戲中以前一直抱的是木頭娃娃,但是芙蓉花卻把一歲半的老愛抱上了台。
評劇名角芙蓉花
老愛面對台下的觀衆不僅不怯場,而且十配置設定合地笑了起來,頓時場下一片歡呼鼓掌。甚至後來有人說:“這娃娃還沒學會走路就學會演戲了”。
此後,芙蓉花把她當作自己的妹妹,取藝名“麗蓉”,帶她正式接觸戲劇,并且帶她拜師。自此趙麗蓉開始了她的練功唱戲生涯。
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由此可見要想上台唱戲,台下得花多少功夫和努力。從踢腿、下腰、吊嗓子趙麗蓉從來都不敢懈怠,甚至為了讓自己的聲音更好聽,她站在河邊練習開嗓,冬天河水結成冰就在冰窖邊練。
趙麗蓉在院中拉伸
終于皇天不負苦心人,趙麗蓉12歲正式登台,就連戲劇大師歐陽予倩見她表演都贊不絕口。
17歲,趙麗蓉在複盛劇社獨挑大梁,一票難求。
然而在那個年代,戰火不斷,劇團是以四分五裂。趙麗蓉輾轉到了北京,她的姐姐芙蓉花在那裡等她。隻不過可惜的是芙蓉花病重,風采不在。
趙麗蓉見狀,發誓要照顧姐姐直到康複,在沒錢買營養品時,便唱完戲晚上還去工廠工作。
知遇之恩,定當還報。趙麗蓉無論如何都要還芙蓉花的恩情。
隻可惜,人道有情,天道無情,1952年,姐姐芙蓉花還是在北京病逝了。這對于24歲的趙麗蓉而言,人生摯愛被奪走之痛僅僅是一場開始。
同時在這年,解放實驗評劇團成立。
在人人都争得頭破血流也要主演的情況下,趙麗蓉拒絕了主演的邀請,甘心為評劇皇後新鳳霞作配角。
原本醜角在那個年代永無出頭之日,但是趙麗蓉憑借她精湛的演技和獨特的喜劇特色将醜角飾演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她可以是《劉巧兒》中的大嬸,《花為媒》中的阮媽,也可以是《小二黑結婚》中的三仙姑。一場戲演完,許多觀衆表示不是為了主演而來,而是沖着趙麗蓉才買的票。
本是綠葉襯紅花,但對趙麗蓉而言,她這片綠葉從不搶戲,但同樣亮眼。
在評劇界起起伏伏十年,她不僅事業有成,得到觀衆的認可,而且還收獲一段甜蜜的愛情。
1954年,在新鳳霞的介紹下,趙麗蓉與評劇團秘書盛強相愛、相知,并且走入婚姻的殿堂。當時盛強是知識淵博的大學生,一表人才,這對于沒有讀過書的趙麗蓉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同樣,趙麗蓉作為衆多觀衆的評劇新星,年輕有為。
趙麗蓉和盛強
婚後一年,1955年,他們的兒子出生了,她沉浸在家庭美滿的幸福當中,然而一場暴風雨卻悄然而至,讓她始料未及。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44">03</h1>
命運的齒輪在不停地轉動,個人的命運如浮萍一般難敵時代的洪流。
那年深秋,幸福家庭的核心骨,兩個孩子的父親,盛強因成分問題被捕入獄。家裡的頂梁柱塌了,趙麗蓉隻好帶着兩個孩子艱苦度日,她一直堅信丈夫遲早會回來的。
兩年後,終于等到了丈夫歸來的訊息,她激動地準備好迎接丈夫,可是最終等到的不是團聚而是生死分離。盛強沒有撐到和自己的妻兒團聚,趙麗蓉隻好帶着兩個孩子前往丈夫生前的地方,但是卻連遺體都沒見上一面。她辛苦等待兩年,最後隻等來一塊手表和一件外套。
孩子年幼,不知道其中緣故,隻看到母親回到家中大哭一場,傷心欲絕最終病倒。為了養家糊口,來不及等病好,趙麗蓉又拾起老飯碗,重新登台。
在台上,她似乎當作沒發生一樣,依然開懷大笑,逗樂觀衆。
丈夫的驟然離世抽走了她大半精力,她隻能将心血傾注在舞台上。
但是在那個年代,獨自撫養兩個孩子十分艱難,許多人勸她再婚,然而趙麗蓉始終不願意另嫁他人。但是随着時間的流逝,在家人的苦苦哀求下,寡居兩年的趙麗蓉改嫁自己的小叔子盛弘。
改嫁小叔子在現在看來都不被世俗所接受,何況當時的社會環境。為此,趙麗蓉和自己的親哥哥鬧僵。那麼為何趙麗蓉還改嫁自己的小叔子呢?
原來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趙麗蓉選擇盛弘度過餘生。
婚後,趙麗蓉生了一男一女,她以為苦盡甘來了,阖家歡樂。于是為自己的女兒取名為“家樂”。
隻可惜天意弄人,女兒出生患有先天智力缺陷,為了治好女兒,趙麗蓉請遍了全國的醫生,買遍了全國最好的藥。那短時間光醫藥費一個月支出300,然而她的工資卻隻有幾十。
為了省錢給自己的女兒治病,她舍不得買衣服,甚至連内衣上也是層層更新檔。那段時間,趙麗蓉都是偷偷摸摸去澡堂洗澡,不敢讓熟人認出來,她怕别人看到台上風光無限的主演竟然過得如此窘迫。
然而即使趙麗蓉辛苦求醫,上天依然将她可愛的女兒帶走,小女兒離開帶走了家庭的全部歡樂,隻留下了悲痛的母親和沉重的債。
趙麗蓉以為大半輩子的傷痛已經度過了,然而女兒離世7年後,丈夫因心髒病突發而離開。
喪夫之痛,趙麗蓉經曆了兩次。她走過紛飛戰火,于戲班中輾轉漂泊,經曆過饑馑,見證過變革,人生走過半載,失師、失友、喪夫、喪女。
上天要殘忍地奪去趙麗蓉的一切,最終隻給她留下滿腹心酸,和一方舞台。
回望過往,趙麗蓉卻隻笑說:“隻有吃過黃連的人,才知道什麼是甜,隻有在悲劇中生活過的人,才能創造出笑聲。”
趙麗蓉這一生對的起舞台,對的起家庭,對的起自己。即使經曆這麼多苦難,她依然為我們留下許多經典,不管是影視裡《紅樓夢》中的劉外婆、《西遊記》中的車遲國王後;還是春晚中活力四射,搞笑歡喜的唐山老太太。
她一直在觀衆心目中,從未過時,也從未逝去。
文/尬尬
編輯/尋鹿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