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俠客島:宋冬野,甭覺得自己委屈

最近,島叔刷微網誌,看到此前因吸毒被拘的藝人宋冬野發了篇小長文,為自己叫屈。委屈啥呢?因為5年前的吸毒行為,他近期的演出遭舉報被取消了。

宋冬野覺得自己很委屈,但他理由是什麼呢?

他覺得藝人工作壓力大,創作過程太痛苦,是抑郁症和精神疾病的重災區,是以很難抵抗毒品的誘惑。

他辯解稱自己跟“緝毒警察之死”沒關系,因為他認為“在毒品這件事上,‘供’一直單方面創造着‘需’”“販毒才是犯罪行為,吸食毒品者隻是受害者”。他覺得自己已經為吸毒被拘付出了代價,5年了還不讓他出來公開演出,簡直是太過分了。

俠客島:宋冬野,甭覺得自己委屈

宋冬野微網誌被禁言。圖源:微網誌

​​

正像網友們批評的,從宋冬野這篇文章中,看不到一點檢討的意思。因為藝人工作不好幹,是以抵擋不了毒品誘惑?這都什麼邏輯!在國外音樂圈、搖滾圈裡,有多少吸毒的“前輩”年紀輕輕就嗑藥死​的​,好的不學,非學這個?我們常說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難道壓力太大就得去吸毒?

而所謂供需關系就更無稽了。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沒有市場,哪來賣家?早些年,是買家對皮毛、象牙的需求,催生了大象、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盜獵者。同樣,是瘾君子群體支撐起旺盛的毒品市場。要是人人都不吸毒,毒販子的毒品賣給誰去?宋冬野的确沒有把子彈射向緝毒警察,但一個個吸毒者掏出的真金白銀,讓制造、販運毒品分子有了可以武裝自己的資本。

為什麼我們如此堅持對吸毒的劣迹藝人零容忍,甚至不惜絕了他們的後路?因為其作為公共人物有很強的示範效應。試想,如果一個具有大批閱聽人、粉絲的公衆人物,因為吸毒等違法問題被禁一段時間後又可以平安複出,繼續安心接受粉絲追捧、賺大錢,公衆是什麼感受?難道違法犯罪無所謂,雪藏幾年又是一條好漢?

應該說,中國是世界上對毒品容忍度最低的國家之一,100多年前的鴉片戰争至今讓所有中國人視為國恥。舊社會,毒品在中國極度泛濫,導緻國力衰微、社會渙散、人民健康受損,“東亞病夫”的稱号怎麼來的?是躺在炕上抽大煙抽出來的。毒品作為一種社會癌症,一旦開了頭,想要根治很困難。上世紀80年代美國想根治毒品,CIA的探員都派到南美打擊毒枭了,可40年過去了,效果如何?

俠客島:宋冬野,甭覺得自己委屈

(圖源:人民日報微網誌)

中國真正根治毒品問題,在新中國成立後才得以實作。鬥争不可能一勞永逸,直到今天還有無數人在緝毒禁毒戰線上隐姓埋名、奉獻犧牲。

70多年來,中國犧牲在禁毒一線的公安幹警高達4000多人,每年犧牲的緝毒警察是其他警種的4.9倍,受傷率更是高出10倍之多。若讓吸毒劣迹藝人堂而皇之地“一切從頭來過”,我們對得起那些犧牲的緝毒警察嗎?你們可以從頭來過,他們能死而複生嗎?

說到底,任何原因都不是吸毒的借口,任何時候都必須對吸毒一票否決。吸毒藝人如果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可以轉行做别的,勤勞緻富沒人攔着。但要繼續承擔公共人物的角色,不行。這不是社會寬容度夠不夠的問題。我們允許公衆人物出名、賺錢、過風光日子,但同樣,公衆人物也必須承擔與其影響力相比對的社會責任,而且這種要求比普通人更嚴格。一旦越線,就要承擔嚴重後果,付出應有的代價。

宋冬野最後發出一句疑問:這個世界會不會好?島叔覺得,無病呻吟和被害妄想症不會讓世界變好,真正讓世界變好的,是那些無時無刻盯着毒品、與毒販子搏鬥的緝毒禁毒戰士。

是以,宋冬野,甭委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麼簡單的道理,成年人應該懂。

俠客島:宋冬野,甭覺得自己委屈

宋冬野(圖源:網絡)

文/山秋

編輯/​绫波​、點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