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作者:BB姬Studio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文丨阿蒙

一個又一個瘦弱的阿宅騎在另一個同樣不健壯的阿宅肩上向舞台沖去,他們跟着鼓點向舞台交替伸出雙手,觸摸黑暗的酒吧裡最耀眼的光。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圖源水印,下同

迪斯科燈球下,滿身大汗的“二次元們”壓低自己的腰杆,腳下穿了一雙隐形的輪滑鞋,并不整齊地跳着旁若無人的舞步。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大多數人手裡空無一物,但如果你能從裙底下還是不知道什麼的次元口袋裡掏出兩根冒着亮光的棒子,那你就能收獲周圍黑壓壓一大片阿宅的贊歎聲。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這不是漫展,也不是什麼小偶像粉絲集會,而是前幾周晚上我和朋友看的樂隊演出現場。

演出的主人翁是超級斬HyperSlash,一個國内的電子核樂隊。如果你不幸在無聊的時候看過《樂隊的夏天》,那麼你很可能會注意到這支與主流審美格格不入的”新人類“樂隊。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但他們不是本文的主角,把鏡頭對準舞池下一個個再普通不過的粉絲朋友,混迹在他們之中的,是我們真正的主人翁——禦宅族HOMEDA。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B站同名

他是這場地下“打call”演出的策劃者之一,他們叫作躍動族,一個專業的現場表演團隊。

在躍動族看來,這樣的表演不是在應援,更像是一種對自我的表達與釋放。

雖然手中沒有握着打CALL棒,雖然沒有座位也沒有空凋,但他們卻可以更加投入和自如的面對着這些和自己同為普通人的地下偶像,一起完成這場位于城市黑暗角落的秀。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許多年前的某一天,當HOMEDA第一次混進日本地下偶像的演出現場,看到甚至比舞台上金光閃閃的小偶像,更加投入與耀眼的台下霓虹阿宅,我想他受到的沖擊不會亞于你我。

在這之前,我們對地下偶像現場的了解,往往來自于這樣的新聞“地下偶像因嫌棄宅男太惡心退圈”、“地下偶像同時私聯多名粉絲騙錢”。仿佛她們和她們的粉絲,永遠屬于不入流的地下文化,是一群不被陽光社會接納的異類。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但普通女孩也擁有着和大型企劃公司偶像同樣的夢想,偶像宅們也都是同樣願意用渾身解數诠釋自己的愛。

在擁擠而秩序森嚴的大型偶像演唱會,禦宅族整齊劃一地揮舞着手中的熒光棒,與台上精緻的妝容與昂貴的舞美相得映彰。

這是屬于我們認知範圍内,正統意義上的打call。偶像宅會更随着音樂的強弱拍,一邊用手中的光棒和響亮的口号為台上的偶像應援。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當然還有一種屬于光棒表演的範疇,叫WOTA藝。手部動作和編排比之豐富得多,從視覺上一步到位搶奪舞池的C位。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而在昏暗髒亂的地下Livehouse,他們終于得以跟着節奏随意地扭動着自己的四肢,但又不願意抛棄偶像文化中的“打call”要素,于是就有了“2STEP”和“DnBstep”這類,介于應援與蹦迪之間的現場舞步。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圖源HOMEDA

這些舞步嚴格上來說還達不到成為獨立舞蹈的完成度,而是偶像文化和地下現場兩種截然不同的亞文化交融的産物,簡單一點說,就是中二的蹦迪。

在油管或者B站随便一搜,你就能看到社畜裝扮的中年男子,在空無一人的廣場上試圖教會你如何擺動雙腿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像在扭秧歌。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BV1QJ411y7DU

又或者是标題坦坦蕩蕩寫着“宅男蹦迪”的迪廳錄像,幾十個穿着二次元印花痛T的阿宅,在舞池中央表演着他們絢爛的肢體語言。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BV1LB4y1A7XH

也許在旁人眼裡他們的舞蹈和廣場舞大媽的差距就是BGM不同,但從他們認真熱血的眼神和沖破體魄的幹勁來說,我相信這一定比廣場舞減脂得多。

這樣的國内現場視訊,有很大一部分拍攝于“踏區”,一個由躍動族舉辦的綜合各種玩法的二次元向club活動。

HOMEDA從未想過踏區居然急劇擴張成了所有愛好者翹首期盼的大型活動,繼而霸占了所有國内視訊網站的詞條。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就像他也從未想過,躍動族能從自娛自樂的蹦迪打call組織,走到舞台之上,走出人群之中。

這兩年談什麼故事都無法避開這兩個字,疫情,今天也不會例外。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困住的不隻是想要來到國内的音樂人,還有想要出國蹦迪的HOMEDA。

好在他還有同樣難耐的朋友:紅毛neko、竹子熊。來自天南地北的大家通過微網誌、B站結識,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圖源HOMEDA,下同

本身就喜歡集體出沒整花活的偶像宅、宅到世界末日但一聽到ACG音樂就會突發癫痫的阿肥、在全國舞廳神出鬼沒的神秘舞者、甚至地下偶像本人,漸漸齊聚一堂。

懷揣着同樣的初心——想要在現場用肢體來表達喜歡的音樂;也遭受着相似的煎熬——自己與舞池中的其他人無法融入,完全不同圈子的亞文化的激烈碰撞,躍動族就這樣誕生了。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今年7月,躍動族的9名成員坐上了去北京的高鐵。他們受邀參與拍攝超級斬的《隐形紳士》MV,這也成為了他們踏上正式征途的第一步。

拍攝結束之後,劇組在烤肉店聚餐時,他們中的某個人連上了音箱,開始播放ACG歌曲和偶像歌曲,于是整個飯桌就變成了舞廳。人們跟着音樂開始跳起熟練的舞步,開始放肆地喊着應援call,這大概就是音樂的力量。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從漫展到街頭,再到夜店,躍動族正在帶着2step在國内一步步,從相對小衆具象的二次元場景走向更多的人群。

但這并沒有讓他們賺到什麼錢,換句話說,他們想的也不是賺錢。事實上,他們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專職打call”,而是在本職工作之外同時兼顧着躍動族的活動。

HOMEDA在舞者的身份之外,還同時是一名DJ,但又不是傳統派對中的那種類型。他往往會負責地下偶像開場前的熱場工作,也就是在Livehouse裡面播放各種J-POP音樂,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他想要借助自己DJ的身份,讓二次元文化與夜店文化相融合,終有一天,讓阿宅也能适得其所地霸占舞池的最中央。

夢想雖然聽起來遙不可及,但當你聚集了一群願意為了彼此揮舞雙臂的人,未來似乎就沒這麼遠了。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他們的舞步,與其說是一種舞蹈,倒不如說是一種現場行為。有人想要玩的好看,但是大多數的人隻是想找到一種在J-POP中最放松最自在的方式。它沒有比賽,沒有統一的規制,更沒有進步的需求,隻需要大家一起玩起來,僅此而已。

習慣性社死的二次元,選擇去夜店表演“打call”

BV19K411F7bR

“一起,戰鬥到最後吧!”我想用超級斬的宣言來描繪HOMEDA和躍動族的夢想與行動。也許某一天,我真能天天看到,夜店裡舞池中央扭動着的,不再社死的自信肥宅老哥、

至于你們想的“二次元葬禮打call”服務,應該是不會有了,除非你真的想看80多歲的老二次元們集體被自己的手腳絆倒。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