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2017中國雙創年度人物鄧迪

2017中國創業創新博覽會日前在烏蘭察布舉行。期間,“2017中國雙創年度人物”獲得者、太一雲科技董事長鄧迪接受了記者專訪。

記者:作為2017中國雙創年度人物,您如何看待在區塊鍊領域的創業和創新?

鄧迪:區塊鍊在本質上是機器和機器之間建立信任、建立合約的一種方式。我們現在已經組成了一個新的叢集,通過區塊鍊外建立一個鍊外的高速公路,實作高頻的并發。我作為中國區塊鍊代表團負責人在今年達沃斯世界論壇上闡述了區塊鍊在中國的發展前景以及太一運超導區塊鍊的價值。之後,在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和《當代金融家》雜志聯合主辦中國區塊鍊産業大會上我再次表述了如下觀點:将來區塊鍊不僅僅有可能成為金融交易的基礎設施,也可能成為大資料的核心引擎,因為區塊鍊和大資料在彼此的需求上有非常多的結合點。不同的機器主體之間進行交易的時候,進行資訊交換的時候,通過全網其他的節點或計算機進行見證及交易的稽核,保證兩個互不信任的節點之間發生交易行為,這是區塊鍊很了不起的地方。是以,區塊鍊作為有可能改變生産關系的一種新型科技工具,結合實體經濟和具體行業的創新、創業機會會很多。

專訪2017中國雙創年度人物鄧迪

太一雲科技董事長鄧迪

記者:您認為太一超導網絡的創新之處在哪裡?

鄧迪:太一于2014年開始自主研發,現已打造出多資産無損耗的超導網絡,并為超導網絡申請了十多項專利。太一超導網絡是一個建立在太一區塊鍊之上的、支援多類數字資産無損耗轉賬的新型網絡。

太一超導網絡是一種在智能合約控制下,具有去中心化、點對點、高并發、多資産,零損耗等特征的鍊外交易網絡,并且鍊外交易與鍊内交易可以随意切換。其原理是把依賴于局部節點共識算法的明細帳帳本與依賴于全局節點共識算法的總帳帳本在智能合約的基礎上任意進行切換,同時在區塊鍊上記錄交易結果,確定資訊存儲或者資産清算的不可篡改和可驗證性。還可利用智能合約建立多個節點之間的資産轉賬網絡,滿足資産的精準,快速,高效,可信的流轉需求,支援能源類等資産的高頻、零損耗快速交易。太一超導網絡可以使資料流跟以數字貨币為主的支付流和以可執行腳本為主的控制流完美結合,保證所有資料的可溯源性和可驗證性。

在目前流行的區塊鍊系統中,所有交易都需要寫入區塊并廣播到全網節點。由于區塊體積和區塊生成速度的限制,全網的交易速度受到了極大限制。太一超導網絡通過在多個交易節點之間建立超導通道,基于智能合約在鍊外進行可定制化字段、可安全驗證地快速交易。

記者:超導網絡和大資料結合的創新點在哪裡?

鄧迪:主要有四大創新點:一是大資料确權。确權是指确定資料的所有權,資料的所有權可以是單方或多方,資料的使用者需要資料的所有者授權才能對資料進行使用。因為技術的特殊性,大資料的确權難度較大,而超導網絡較好解決了在交易過程中資料産權不清晰的問題,在實作資料高頻交易的同時也保障了資料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二是大資料流通。區塊鍊以其可信任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讓更多安全性、敏感性的資料被解放出來。超導網絡因其高并發的特性讓這些安全性和敏感性的資料可以有效流通起來,進而推進資料的海量增長。

三是大資料交易。資料是一種特殊的資産,與一般資産有着本質差別,在完成了資料确權,流通安全的前提下,由于資料量、資料結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還無法對其規範定價。超導網絡在資料交易之前,對資料的交易機關實作了标準化,這使得資料資産可以更好地進行估值和交易。

四是大資料追溯。對于有價值的資料資産,可以利用區塊鍊技術對其進行注冊,通過超導網絡實作交易。交易記錄是全網認可的、透明的、可追溯的,明确了大資料資産來源、所有權、使用權和流通路徑,對資料資産交易具有很大價值。

記者:最初建立太一雲的初衷是怎麼樣的?

鄧迪:讓區塊鍊服務千家萬戶、平民百姓;讓區塊鍊服務各行各業、政府管理;讓區塊鍊服務數字經濟、信用經濟。

記者:太一雲對超導網絡及區塊鍊的未來發展是如何看的?

鄧迪:超導網絡在突破了區塊鍊的性能瓶頸後,将會更廣泛的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包括大資料、人工智能、物聯網、車聯網等。未來基于區塊鍊的超導網絡将有可能成為下一代網際網路和新的資訊基礎設施。未來大資料的流通主體工作都将在這個網絡上進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