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在2005年3月,李健推出了第二張個人創作專輯《為你而來》,收錄了包括《向往》、《你像從前一樣》等在内的10首歌曲。
但李健那麼多專輯裡,我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釋出的《音樂傲骨》,其實就這張專輯就藝術性和風評來說,我覺得和李健的其他專輯比起來不算最出彩的。但那時剛迷上HIFI,特别喜歡聽李健的《故鄉山川》,可能也和自己在漢中念書,對家鄉的思念有關,而我的同學更喜歡李健在水木年華期間的《在他鄉》。
我那會一直渴望買一張李健《音樂傲骨》的cd,可是淘寶上的價格貴的吓死人,得有大幾千,後來才知道這張專輯當時隻發行了幾千張,很快就賣完了,現在留存的都很稀有。也因為這個事情,對我日後玩音響買cd還是數播糾結了好一會兒,索性最後還是決定用cd播放機。
2011年12月10日,李健推出第五張個人創作專輯《依然》,收錄了包括《貝加爾湖畔》、《回到從前》等在内的11首歌曲 ;12月31日,參加中央電視台跨年元旦晚會,并演唱歌曲《心升明月》。
我們主要講講他于2013年9月23日,推出的第三張個人精選輯《拾光》。收錄了包括《父親》、《如果可以》等在内的15首歌曲,整張專輯融合了古典音樂的編配,由40多位古典樂手合作錄制。以“讓古典更流行,讓流行更古典”的概念打造,由李健挑選出他創作曆程中的15首作品,以古典音樂的方式重新進行編曲與配唱。
來年5月,他憑借專輯《拾光》入圍“第25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專輯制作人獎、最佳國語專輯獎。其中趙兆憑借歌曲《風吹麥浪》獲得第25屆台灣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
《拾光》專輯中,李健選擇了“舊曲新唱”的方式。該專輯與翻唱專輯《寂寞星空·見歌》相比,将重頭戲放在了編曲上,15首原創作品采用古典音樂元素重新編曲,并邀請國家交響樂團的弦樂五重奏和衆多古典器樂演奏家進行錄制。如果說李健此前的作品是以聲音取勝,而這次便是力求“旋律與聲音齊飛”的效果了。古典音樂的編曲,讓作品煥發了另一種青春。《風吹麥浪》中,鋼琴、豎琴、弦樂五重奏、木管組等樂器編織出一幕輕盈而浪漫的景象,旋律代替了原版人聲描繪的麥浪,顯得唯美。《麗江》以鋼琴為主,但此次編曲更加追求層次感,李健的唱腔更平添了一份恬靜。經過改編後的《父親》,散發着鋼琴與弦樂的抒情魅力,“我終于明白,在你離去的多年以後。我如此驕傲,當談起你的時候”,表達出情到濃時的自然發揮。
古典編曲不但沖淡了以往搖滾曲目的味道,而且平添了一份别樣的力量。歌曲《向往》是大提琴的獨角戲,《為你而來》則是鋼琴的一枝獨秀,搖滾曲風幻化成一種“學院派”積極向上的主題。對于民謠曲風,編曲在保留原聲的基礎上,宛如電影配樂,增添了一份故事色彩。歌曲《一往情深的戀人》中,鋼琴與弦樂為副歌部分傾注了情感,讓這份感情持續升華。《今生今世遙不可及》在副歌部分用大提琴的排比,足以抵過啦啦的人聲,讓想念與愛戀揮散不去。《撫仙湖》和《異鄉人》也都是聲音與旋律相得益彰的歌曲。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這張專輯時,李健與趙兆、吉他演奏者李愛一起合作了歌曲《異鄉人》。随後,李愛因病去世,該曲成了其告别之作。該曲錄下了李愛因病發出的艱難呼吸聲,盡管技術可以修正,但李健決定保留這些氣息,以此紀念他們之間的情誼。
現在的李健可以是《中國好聲音》的2屆冠軍導師,也可以是微網誌裡身姿挺拔的健身教練,也有了自己的世界巡回演唱會,更是參與了很多國家級的公益活動,比如《貝加爾湖畔》,就是其在作為“俄羅斯旅遊年形象大使”時,在釋出會現場獻唱的歌曲。
他還擔任過全民閱讀形象大使,在新華社主辦的音樂版權活動中與官方代表暢談中國音樂版權的現狀及未來,以及推動音樂版權的發展。
與作家梁文道,巴揚手風琴演奏家吳瓊進行巴揚手風琴與拉美文學的對話。還把自己特别改編創作的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獻給中國平安三村工程作為宣傳曲。還在2020年全國“愛鳥周”主題宣傳活動中,作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公益形象大使,為保護候鳥代言。
李健的音樂總能讓人聯想到關于時光關于歲月流逝的畫面,從骨子裡,他是一個時間的贊頌者,并且幸運地,也正被時間溫柔以待。
他沉靜而又空靈,他的演唱揮灑自如,他的出現宛如一陣清風,他的音樂不在于為了讓别人聽見,而是他與自己安靜真摯、輕聲細語的自我交流。
空靈、悠遠、追求質樸,純淨、沉靜,永無撕心裂肺,隻用本真的心去包容最樸實的情懷。
他的作品實際上藏有大量的隐喻與影射,有的甚至講的是嚴肅的社會問題,可是這些東西都被隔絕在“美”的外面,用一個對立面去折射它。歌如其人的這樣一個人,是真正的的詩人和歌手。
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視訊區欣賞一下李健的《向往》,如果有意見和建議的話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都會一一回複。
如果還想以後再試聽其他音樂或者音響,記得關注我們,我們會定時更新的。
記住我們的口号,聽音樂,找馬頓。
是馬頓,不是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