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作者:王小骞親子說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你越唠叨,孩子越“聽不見”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有句話說得好:最無能的教育,就是唠叨。唠叨也是孩子最讨厭的父母行為。

《小孩不笨》裡有一段話挺有意思:

“大人常常以為和我們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是在自己講,自己爽了。”

心理學中有個“超限效應”:

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進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這也就是為什麼你越唠叨,孩子越“聽不見”。

前幾天去接早早放學,學校門口的一對母子格外引人注目。

小男孩本來是蹦蹦跳跳地放學出來,歡快地奔向媽媽,可媽媽一看到他,第一反應是:

“天哪,你在哪裡蹭這麼多髒東西!剛買的新衣服就弄這麼髒,回去怎麼洗啊?”

媽媽巴拉巴拉……說了一大串兒,男孩兒的笑意一下子止住了,邊走邊聽媽媽“念經”。

媽媽拉過他一邊走一邊擦,一邊還不停地數落着:

“跟你說了小心點小心點,你昨天怎麼答應我的?就不該給你買新衣服!這個很貴的,我說不買這件,你偏喜歡……”

男孩一開始很是愧疚地接受批評,可她始終不停話,眼看着孩子變得麻木,毫無靈魂地随着媽媽的拉扯向前走,眼睛卻無神,随便媽媽怎麼吼罵也毫無反應,像變成了一隻沒有感情的木偶。

遠遠看着,這場景就讓人有些窒息,也很心疼那個孩子。

此時對他而言,媽媽那些批評再也無法入耳,他能感受到的,隻是媽媽焦躁的情緒,而他選擇閉上耳朵。

對孩子們來說,媽媽喋喋不休的話就像孫悟空的緊箍咒,當這種刺激越來越多,不僅會失去原本的力量,甚至還可能會變成反作用。

這就是“超限效應”的表現。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超限效應,毀掉的是父母的信力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關于超限效應,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

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

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隻捐一些零錢。

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于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

等到牧師終于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在家庭教育裡,超限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時有發生。

早早一兩歲時,我也踩過很多坑。

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有段時間家裡親戚朋友都瘋狂給早早買玩具,以至于那段時間我們專門騰出一個區域給早早放玩具。

可玩具一多,每次早早拿出來玩,整個屋子都是一片狼藉……

我想幫早早養成好習慣,特别心急,于是我開始念叨早早:

不玩的玩具要及時放回原位;

從哪裡拿的要放回哪裡;

不要一次性拿太多玩具出來等等。

可念叨了一段時間,我發現情況不僅沒有改善,反而讓早早對我的念叨産生了逆反情緒。

于是我換了一種政策:

我先和早早一起把玩具分門别類放好,我承諾每周陪她一起進行一次大整理,同時提醒她,每天要自己整理玩過的玩具,否則日常房間再亂,玩具找不到,我也不會幫她。

實踐證明,這樣直接付諸于行動的方法反而對孩子更有效。

那時我就知道,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

很多父母會認為,隻有不斷地念叨,孩子才能把話放進心裡,是以把念叨、批評、吼罵當成教育孩子的必備手段。

可當孩子對這些産生對抗的情緒後,父母說再多的話,也都沒有限制的效力了。

過度唠叨,毀掉的是父母的信力。

在家庭教育裡,我們應盡量避免“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尊重和放手,是教育的最好方式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教育都藏在細節裡。

為了讓父母的話語變得更有力量,而不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緒,可以從這幾點入手。

1、父母說話盡量不帶負面情緒。

有時孩子犯了錯,或者做的事情不夠好,就會得到父母的批評或埋怨。

一邊指責孩子,一邊要求孩子做得更好,對孩子來說,他能體會到的情緒隻是“爸爸媽媽在批評我”這一種。

受到的批評多了,為了降低傷害值,孩子隻能選擇屏蔽或對抗這兩種方式來應對。

無論任何時候,安撫、鼓勵、相信,都是比指責、質疑、批評更能促進人成長的方式。

2、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自主權,善用“自然懲罰”。

我們不斷地對孩子重複已經說過的話,無非是擔心孩子聽不到或者做不到;但許多時候,我們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

面對孩子的成長和改變,我們要給予更多的耐心,讓孩子自己監督自己,同時也自己承擔責任。

這一點,可以參照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出的一個著名的教育法則——“自然懲罰”:

當孩子在行為上發生過失,或者犯了錯誤時,父母不給予過多的批評,而是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過失或者錯誤,直接造成的後果。

當孩子在承受後果的同時,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覺彌補過失,從經驗中取得教訓,獲得成長。

例如,

拖拖拉拉不寫作業的孩子,要麼選擇熬夜寫完,要麼第二天去承受老師的批評;

不愛收拾房間的孩子,在體會到屋子亂糟糟的麻煩後,自然會改變自己的習慣。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一定要把握這兩點原則: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以及規則之内的自由。

父母的唠叨和管教,也是在精不在多,一切都要“剛剛好”。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了解孩子,才能找到相處的最好模式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養娃是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越着急,越唠叨,越留不住孩子的耳朵。

是以,為了避免孩子産生“超限效應”,有效地傳達父母的話,留住孩子的耳朵,

我們要時刻反問自己:

說這些是否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而非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

這樣的方式能否真的讓孩子聽清、聽懂、聽進心裡?

和孩子的相處中,我們是否能做到了解、包容孩子,并切身體會孩子的感受?

做到這幾點,我們說出口的話,在孩子耳朵裡,才不會變成無用的廢話。

如果教育有答案,我想,無非是這幾個詞:

傾聽、尊重、包容,和溫柔。

超限效應: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讨厭你的?

王小骞

著名主持人,親子教育專家,“王小骞親子說”創辦人,中科院心理所“婚姻與家庭心理輔導師”,中國婦女基金會“家庭成長計劃”愛心推廣大使,“愛育未來”家庭早期教育公益項目專家顧問。深入研究自我、家庭系統與孩子的發展規律,持續探索實用、可操作的兒童養育理念及家庭解決方案。因在家庭教育領域的踐行和強大的使命感與踐行力,深受百萬爸爸媽媽信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