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采黑金不讓危廢品落地“綠色銀行”

作者:中工網

中工網記者 鄒明強 通訊員 羅愛 崔智武 塗愛軍

正安縣是貴州省有名的生态示範縣。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生态,形成了正安白茶生長的絕佳環境。正安茶産業有近10萬餘人從業,受益農民近20萬。

經中國茶科所檢測,在人體不能合成的22種天然氨基酸中,正安白茶含11種,占50%,為健康上品。

茶葉,已經成為正安茶農和茶企的“綠色銀行”。

與此同時,石油人在“綠色銀行”發現了黑金。

走進正安的石油人江波,心中始終緊繃着一根弦。

深秋時節,正安縣安場鎮附近的安頁6平台,一部鑽機正進行鑽井。不遠處的青山綠水中,是滿山遍野的茶園。

江波清楚,石油勘探開發鑽井施工過程中,會産生一種含油固體——油基岩屑,屬于危險廢品,若不進行清潔無害化處理,将危及“綠色銀行”的安全。

在鑽井井場,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環保技術服務公司川渝環保項目部JHHB104隊的員工們,明白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副隊長江波緊盯着每一步工作,絲毫不敢懈怠。

油基岩屑屬于危險廢品,絕對不能有一點點洩漏。

開采黑金不讓危廢品落地“綠色銀行”

“目前,該井的油基岩屑産生量,基本保持在每天20噸左右,最高一天達40噸。我們的預處理裝置每天可以處理60噸。”江波介紹,他們還在井場放置一個30噸暫存池,就算是鑽進過程中,突然需要處理大量油基岩屑,也能及時有效應對,萬無一失。

油基岩屑進入預處理裝置進行固液分離,含油率從55%壓縮到5%,油田鑽井隊回用,配制油基泥漿,實作資源的減量化和再利用。

處理後的油基岩屑,需要先裝在噸袋中。“我們将噸袋放在專門購置的噸桶裡面,類似于垃圾袋放在垃圾桶一樣,在預處理裝置出料口收集油基岩屑時,不會出現灑落。”

油基岩屑遇到雨天可能發生洩漏,造成環境污染,對周邊農田土壤、水系,農作物都會帶來影響,不能進行露天存放。他們搭設雨棚、建設暫存間。“我們還在工作區域設定了圍堰,相當于又增加一道環保防線。”江波說。

在鑽井井場出口必經之路上的防塵池處,江波還對危廢品轉運車進行最後一次仔細的檢查,沒有問題後才給予放行。“車輛經過防塵池時,可以很明顯的查找到洩漏物。”

5月份以來,他們為該地區4個鑽井平台、8口頁岩氣開發井提供鑽井随鑽不落地清潔服務,已收集、運輸4000多噸油基岩屑,未發現一起危廢物洩漏事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