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服務人民、奉獻社會,這就是他的人生信條”

作者:光明網
“服務人民、奉獻社會,這就是他的人生信條”

圖檔來源:青島公安

不少山東青島市民,都見過這位交警:下雨天時,他總會站在積水最深的地方指揮交通。有人問他,你為什麼偏站水深的地方?他說,自己站在那,司機可以看到積水深度,通行時心裡就有數了。

他在微網誌上擁有3萬餘名粉絲。10月2日,他還釋出了一條微網誌,提醒駕駛人注意安全。遺憾的是,如今,青島就算下再大的雨,也見不着他的身影了,他的微網誌也不會再更新了。

他叫李湧,生前系山東省青島市警察局交警支隊同三高速公路大隊二中隊中隊長。10月3日淩晨,李湧在控制涉嫌酒駕逃逸人的過程中,不幸犧牲。10月2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追認李湧為烈士。

“把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别人”

淩晨1點多,李湧和輔警張成功正在巡邏,一輛黑色轎車引起他們的注意:這輛車違法停放在應急車道内,沒開閃光燈,也沒放三角警示牌。

兩人立刻上前盤查,敲了敲窗戶,車内沒有反應。李湧往裡面一瞧,駕駛人竟在睡覺。“醒醒!”兩人喊醒了駕駛人,車門一開,淨是酒氣。

發現駕駛人涉嫌酒駕,李湧拿出酒精測試儀。突然,駕駛人掙脫開來,從護欄空隙穿越至護欄外側,扒住橋面,半身懸空,随時可能墜落。

“快回來!”李湧上身探出護欄,一把抓住駕駛人,用力往上拖拽,大聲呼喊着,“拽不住了,快!”

張成功迅速沖上來,配合李湧緊緊扣住駕駛人的手腕。駕駛人脫離了危險,卻在極力掙紮中,導緻李湧失了重心,從護欄邊翻落跌至橋下,不幸犧牲。

“李湧常年在這裡巡邏,明知下面就是涵洞,還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在關鍵時刻把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别人。”同三高速公路交警大隊協理員紀尚松說。

李湧犧牲後,網友紛紛在他的微網誌下留言:“緻敬馬路上的英雄,守護百姓到生命最後一刻”“提燈人化作燈芯照亮黑暗,從此隐于晨曦破曉之中”。

“我們會将您愛崗敬業的精神繼續發揚”

李湧日常執勤時,總是輕快地跑着小碎步,不時地吹起小哨子,動作标準利落,手臂打得繃直。市民都說,這個交警真厲害,指揮起來一點都不闆,看見他一天心情都好了!

2005年9月,李湧從軍隊轉業至青島市警察局交通警察支隊,先後在原四方大隊人民路中隊、市北大隊遼源路中隊工作。2017年6月,至同三高速公路大隊工作。轉崗不轉作風,他說:“咱是軍人出身,指揮起來就得有軍人的樣子。”

他喜歡鑽研。在他的辦公桌上,擺放着一張手繪轄區地圖,清楚标着點位路況等資訊。“從2017年起,李隊開始繪制轄區地圖。直到國慶執勤回來那天,他還在完善上面的辨別。”張成功說,隊裡來了新人,李隊就拿着這張地圖教他們熟悉路況。有了這張地圖,就可以精準安排警力。

許多市民都對他的執勤印象深刻:肩膀處一扣,斜下方一拉,代表請系好安全帶;拳頭一攥一張,提醒正确使用燈光;司機配合到位時,他會微笑着豎起大拇指……堵車時,好多司機一看到他,都說“李隊來了,一會就通了”。

這是他将哨音與肢體語言相結合,首創的10種“溫馨手勢”。這些年,“溫馨手勢”被廣泛推廣,馬路上違法現象少了,由此引發的擁堵、事故也少了。

“溫馨手勢”火了,還被納入青島警察博物館的展覽内容。但他給布展負責人發短信,懇求把關于自己的内容删除:“我在2014年7月就曾經找過支隊和大隊上司,提出‘組織上不要再給我榮譽了,建議把榮譽多給其他民警,我依然會用心幹好工作。’”

工作之餘,李湧還自費學習制作動畫課件,義務講課,普及交通安全知識。幾天前,一名學生畫了幅手抄報,上面寫道:“李湧叔叔,清晰記得您在2019年為我們帶來的講座,這一切好像就在昨天。請您放心,我們會将您愛崗敬業的精神繼續發揚!”

“服務人民、奉獻社會,這就是他的人生信條”

“5月22日上午,将車從修理廠提出來,直奔中心血站。經化驗,可抽2個機關的血小闆,我就獻了2個機關的。我捐血,能夠挽救他人的生命,值!”2012年,李湧在微網誌上寫道。

血站從業人員調取了李湧的捐血記錄:20多年來,他無償捐血總量達上萬毫升,榮獲“金獎證書”。他說,要用自己的熱血,幫助更多需要的人延續生命。

李湧是“青島好司機”公益組織的最早參與者。遇到故障車輛,他會主動上前救援。他常備便民服務箱,裡面裝有各種急救藥品,還有千斤頂、扳手、青島地圖等。他說,這些不光自己用,要給老百姓提供友善。

這些年,他先後11次幫助群衆撲滅機動車自燃,用爛了11份青島地圖為群衆指路,33次将危重病人的車輛,開路送到醫院……“他做的好事太多,說不完的。服務人民、奉獻社會,這就是他的人生信條。”紀尚松說。

從警16年來,他的執法服務“零投訴”。他說:“我隻是青島千千萬萬交警中的一員,但我代表了青島交警的形象,代表了青島文明交通的形象。我們的職責,就是為生命保駕護航,我覺得非常驕傲和自豪。”

李湧的女兒眼裡,爸爸是一個充滿陽光的人。他喜歡拍照片,還偶爾賦詩:“中秋路旁駐守,雙鴨水中伴遊。隻待廣寒宮阙,照亮暢達歸途。親朋歡聚團圓,把酒莫再駕車……”

如此熱愛生活的人,生命定格在了55歲。“他伸出援手,把生的希望留給别人,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生命。他的選擇在我們意料之中,因為他的心裡永遠裝着别人。”曾與李湧共事過的薛海濤說。

如今,同三高速公路交警大隊二中隊成立了“李湧黨員先鋒突擊隊”。他的便民服務箱,成了同僚們的标配。大家說,要一棒接一棒,成為他那樣的好交警。

作者:肖家鑫 李蕊

來源: 人民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