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楊靖岫 文/攝
“感覺自己就像那些在珠海國際航展上做精彩炫目飛行的俄羅斯空軍特技飛行員,尤其是45度大坡度盤旋和瞬間失速都讓人緊張、心跳加速,我居然也能在空中操控一下飛機。 ”這是剛從一架四座雙發白色小型飛機副駕駛位置上走下來的年輕女性飛行體驗者李靜興奮之餘的第一感受。3月20日,天氣晴好,是個特别适合飛行的好天氣,記者在位于法庫财湖通用機場的停機坪上,看到十幾位前來體驗飛行的愛好者等候飛行,他們都是一家名為星眺飛行俱樂部的成員,經過了前期嚴格的理論教育訓練和飛行教育訓練,他們終于可以在機長的帶領下,進行一次20分鐘左右的空中實際飛行體驗。
采訪中記者見到了星眺飛行俱樂部的發起人宋元奇。宋元奇從小就喜歡玩攝影、馬術,在幾屆全國業餘擊劍比賽中也獲得過名次。他似乎總是與衆不同,2015年我國民航總局宣布低空空域逐漸開放,宋元奇也從一名從業十年的媒體編輯投身通用航空事業,于是就成立了這家東北地區首個真正意義上,能夠讓人真正飛上天的飛行俱樂部。據了解,在國内,北京、上海、珠海和西安近兩年也成立了幾家飛行俱樂部,截至目前全國真正“飛起來”的俱樂部也不過十家。
據宋元奇介紹,現在俱樂部的成員已有130多人至少一次體驗過飛行,年齡段從22歲到五十幾歲不等,多為醫生、律師、傳媒人、商人、個體業主、體育明星等,男女比例約為7∶3。他們在經過理論和實踐教育訓練及初期的飛行體驗後,往往會向着兩個方向發展:繼續體驗和學習飛行,最終考取飛行員駕照;将這一愛好變成職業技能找航校或其他民航機構就業。
當記者問及宋元奇開辦飛行俱樂部的動機和今後的打算時,他說,想讓自己的飛行俱樂部成為飛行科普基地,讓更多的青少年也加入進來。因為飛行本身是一件比較複雜的多學科複合型運動項目,對培養人具備高度專注及專業精神還是有非常多的好處。飛行俱樂部的發起者宋元奇。
3月20日,剛落地的飛行體驗者李靜滿臉興奮。
飛行體驗者在空中俯瞰财湖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