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日本對中國發起了侵略戰争。到40年代初,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進而将美國拉入戰場。最終這場大戰以日本無條件投降告終。那麼在二戰時期日本明明打不赢美國,為何還要堅持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一、日軍招惹美國偷襲珍珠港,有何内幕?</h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一直在背地裡偷偷斂财,強化自己的工業水準。而此時的日本卻偏偏以卵擊石,跑去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也是以參與世界大戰。細究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日本軍部一直在糾結選擇北上還是南下來擴張自己的侵略路徑。由于在諾門坎戰役中,日本敵不過蘇軍的火力,進而放棄了北上的念頭,選擇南下。而且日本是個資源貧窮的島國,不斷的戰争耗費的石油,橡膠等戰争必需品,無疑加重了這個國家資源匮乏的情況。如果日本想要繼續發動戰争,就必須想辦法獲得更多的資源。再加上當時美國禁止向日本運輸石油,日本迫于無奈,隻能與美國開戰。
第二,早在1940年,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指揮官山本五十六就開始醞釀攻打美國珍珠港的計劃了。隻是當時日本軍部上層大都反對這個計劃,再加上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的進攻也不是特别順利,是以攻打美國珍珠港的計劃隻能暫時放下。
其實整個偷襲珍珠港計劃基本上是山本五十六一個人主導的。這個人有很嚴重的賭徒心理,他在平常的生活中也特别喜歡賭博,經常逮到機會就拉同僚們一起賭幾局。他的戰争理念就是高風險,高回報。是以,他希望通過偷襲珍珠港來奠定日本的國運。甚至在他的計劃遭到天皇的反對時,他提出了辭呈,以此來要挾天皇。最終如他所願,日本實施了偷襲計劃。
第三,日本的想法過于天真。盡管日本知道和美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巨大。但是他們卻認為如果成功的偷襲了珍珠港,那麼美國的海軍就會暫時退出太平洋,這樣日本就能夠争取很長時間不斷積極主動的進攻美國,進而打亂美國的節奏,破壞美國的戰争部署,讓美國戰争潛力發揮不出來。盡管偷襲事件發生以後,一開始的局勢确實像山本所預期的方向發展。但是他們太低估美國的實力了,想法過于天真。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二、日本派出六架航母,偷襲美國珍珠港</h1>
珍珠港位于日本和美國之間太平洋東部的夏威夷群島,是美國太平洋艦隊最重要的基地。1941年1月7日,山本五十六開始向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提出偷襲珍珠港的想法。同年6月,偷襲珍珠港方案正式提出,但是在日本上層卻引起巨大的争論,很多人都表示這個計劃不能實施。随即山本五十六就提出辭呈,以此來要挾他們。直到10月中旬,日本為了南下準許了偷襲珍珠港的計劃。
1941年12月7日淩晨。日本派出航空母艦,撲向珍珠港,自此開始了偷襲珍珠港的計劃。7點53,日本發回偷襲成功的信号,此後第二波進攻再次發動,被偷襲的美軍損失慘重。此次偷襲事件,日本派出的6架航空母艦分别是赤城号,加賀号,蒼龍号,飛龍号,翔鶴号,以及瑞鶴号。這六艘航空母艦包括戰鬥機,魚雷轟炸機,俯沖轟炸機和水準轟炸機在内共有414架。這些戰機總共分兩次對珍珠港進攻,此次偷襲共損毀55架艦載機。根據當事人的報道和後來美國以及日本軍方發表的軍事檔案,記錄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的具體内容。美國在3點42發現日本的潛望鏡。
從6點開始,日本向珍珠港派出偵察飛機。6點10,南雲中将下令開始進攻,一直到當日下午1點30,南雲中将才下令返航。到4點25,夏威夷總統簽署暫時法,此次偷襲才算終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1">三、日本偷襲事件的緻命錯誤</h1>
此次偷襲珍珠港事件,對日本來說無疑是緻命的錯誤。首先,日本軍方将美國的航母定位攻擊目标這一決定就是錯誤的。最先制定偷襲珍珠港計劃的飛行員原田實固執己見地認為,攻擊的重點是美國的航母。于是他在制定方案時,将90架轟炸機作為第一次攻擊的主力。首次攻擊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美國在被進攻之後,必然會有所反應,進而在第二波進攻的時候,美國會做好應對的準備,降低日本的攻擊效果。隻是原田實沒有想到,在第一波攻擊的時候,美國的航母根本不在珍珠港内。
其次,日本臨時調整的作戰方案,導緻了整個偷襲方案變得混亂。在攻擊艦隊出發的前一天,原田實才想到美國人會不會有防備軍隊。于是他姐悄悄地召開了一個背着長官的秘密會議。最終讨論出的結果是讓他到機動現場處理。也是這個臨時的調整導緻了整個作戰計劃的混亂。作戰之時所有軍官和參謀都不在現場,隻留了三個中級校佐。
第三,按照預定計劃,戰列艦的魚雷攻擊機分兩隊進攻。兩隊進攻間隔500米。可實際上,港内卻是亂成一團,攻擊機隊的動作嚴重變形,兩隊實際間隔1600米,足足差了有三倍距離。進而後面的軍隊看不見前面的軍隊,僚機也找不到編隊長機。是以,日本在一番轟炸之後,美國真正被炸沉的隻有三艘戰列艦,如此一來,日軍總體命中率足足降低了7成。
再者就是日本選擇偷襲的時間很不湊巧。12月7日是周日,這一天美國軍隊大部分人都不會在船艙内。如果日本早點了解到這一點的話,美國的損失才會是慘重的。
還有就是日本隻炸了船艦卻沒有炸毀船塢。如果也将美國的船塢炸毀的話,美軍船艦才會無處停泊,大量毀傷的軍艦才會無處修複。
最後就是日本沒有炸掉珍珠港五英裡以外儲存的油料。如果把油料炸毀的話,美國的戰機和飛機才會變成廢鐵。
總的來說,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雖然表面上是取得了勝利,但是這都隻是暫時的。此後美國由此參與世界大戰,雙方力量的對比可想而知。最終的結果,毫無疑問是日本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