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1905電影網專稿 三大戰役是戰争史上的一個奇迹!在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的142個晝夜,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戰争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為紀念老一輩無産階級武裝鬥争的光輝歲月,并慶祝建黨70周年,八一電影制片廠從1986年到1991年傾全廠之力,動用上萬演員,調配大量大型軍事裝備,充分利用自身雄厚且獨有的資源優勢,曆時六年,耗資一億人民币,完成了總時長近11個小時的空前史詩巨制《大決戰》系列電影,創造了當時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巅峰。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該系列分為《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三部。氣勢宏偉、規模空前,篇幅之浩大前所未有。《大決戰》系列電影以史詩般宏偉的氣魄,再現了一場決定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戰略大決戰,成為時代絕唱。

1989年10月,《大決戰》系列電影正式開拍。從導演李俊、韋廉、楊光遠、景慕逵、翟俊傑、蔡繼渭,到編劇王軍、史超、李平分,其中不少人曾親身參加過這場決戰,有些甚至是從抗戰初期就在八路軍中從事文藝宣傳工作的“老革命”。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刀削斧砍不失其細, 精雕細刻不失其雄。”為真實地呈現戰争史詩,《大決戰》創作組立下了“劇本不好不拍”的原則。創作團隊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深入當年的戰場和有關的舊址采訪和考察,在3年的時間裡總共八易其稿,直到全片攝制完成,劇本仍然一直不斷地修改。

《大決戰》三部系列電影的結構既渾然一體,又獨立成章。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遼沈戰役是解放戰争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遼甯西部和沈陽、長春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是解放戰争戰略決戰的第一個戰役。雙方生死攸關的大決戰拉開帷幕。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遼沈戰役是血與火的考驗。《大決戰之遼沈戰役》中調動十餘萬軍隊,動用大量飛機、艦艇、坦克、火炮、車輛等大型軍事裝備的戰争場面的實景拍攝,将氣派壯觀而又真實可信的戰争場面展現得淋漓盡緻。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交戰雙方實力最接近的一次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上演着政治軍事,人力人心的綜合較量,動人心魄。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而平津戰役是有打有談,軍事較量和政治交相上演,互為作用。《大決戰之平津戰役》展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卓越的軍事指揮藝術和巧妙的鬥争政策。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全國的戰局就像是一盤棋,黑白對弈運籌帷幄間顯示了決策人的胸懷。在《大決戰》系列電影中,出場的曆史人物多達238人,其中有主要角色50餘人,人物如此衆多的銀幕作品,在中國戰争電影史十分罕見。

毛澤東(古月飾)、周恩來(蘇林飾)、鄧小平(盧奇飾)、劉少奇(郭法曾飾)、劉伯承(傅學誠飾)、陳毅(劉錫田飾)、粟裕(謝偉才飾)、朱德(劉懷正飾)等形神兼備的表演藝術家們殚精竭慮,同心協力拍攝完成了這部鴻片巨制。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由于艱苦歲月的磨難,大決戰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主要上司都比較清瘦,為了使自己形象與片中人物相符合, 演員們從形體到神态上都下了不少工夫。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扮演毛澤東的古月,在生活中從說話走路、起坐吃飯,甚至都會下意識地模仿毛澤東的動作。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蘇林除了通過檢視相關影片,刻苦學習周恩來的語音、語調, 還走訪了曾在周恩來身邊工作的同志,力圖讓自己塑造的影視形象與周恩來的原型更接近。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對于鄧小平這個角色,盧奇也是費了不少心思。盧奇說:“塑造鄧小平的形象,隻注重言談舉止那是遠遠不夠的,要從根本上把握鄧小平這個人物的‘核心點’‘魂’和‘神’,也就是鄧小平作為偉人的那種總體‘内在氣質’;而那種偉人的總體‘内在氣質’,又恰恰是鄧小平所獨有的。”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他們出色的演繹展現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産黨主要上司人高超的軍事戰略思想和堅決鬥争的頑強精神,同時在塑造這些英明的領袖時也沒有脫離現實。

編導們采取“精神上平民化,細節上生活化”的手法,創造性地突破了過去很多臉譜化公式化的俗套,展現了偉人光環背後作為普通人的真情實感,塑造出一個個有自己獨特性格的人。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大決戰》系列電影不僅着力于塑造領袖人物、進階将領, 對于一般戰士、老百姓的刻畫也是可圈可點。戰士們用英勇與無畏組成的解放軍群體肖像,更恢弘地展現了曆史的鮮活性與厚重感。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當年,影片在全國各地廣泛上映後,得到群衆的追捧以及各界的高度評價。當時曾有電影界人士這樣稱贊:“其恢弘的氣勢、宏大的篇幅和豐富的内容創造了中國電影之最,為中國乃至世界軍事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鄧小平等重要上司人看過後也贊歎道:“片子拍得很好,我每年都要看一遍。”該系列也是以獲得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0項大獎,以及第15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劇情片,一舉囊括了電影界全部的國家級大獎。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1995年,在為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暨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舉辦的“中國電影世紀獎”評選活動中,《大決戰》系列電影榮獲“中國電影90年優秀影片”獎,這是新時期中國電影唯一獲此殊榮的影片。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大決戰》系列電影以雄渾磅礴的氣勢,震撼人心的場面,展示出了一幅革命曆史題材的宏偉畫卷,讓所有觀衆領略到三大戰役的全局面貌,以及每場戰役在全局和曆史發展中舉足輕重的意義。

硝煙散去已70餘年,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光影中感受那些運籌帷幄、雷霆萬鈞的時刻,那一場場決定中國命運走向的角逐。

曆時6年 這部11小時的戰争史詩在30年前就是傳奇

以《大決戰》為代表的這些戰争電影,也将帶動更多年輕人了解曆史,銘記勝利來之不易。

4月26日至4月28日三天,每天10:00檔将連續播出《大決戰》系列電影《大決戰之遼沈戰役》《大決戰之淮海戰役》《大決戰之平津戰役》,跟随電影頻道回到曆史現場,感受一代開國元勳們恢宏博大的氣魂和胸襟,回顧中國革命的壯麗程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