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如果說哪一條公交線路能成為

闵行人心中的一段記憶,一份情懷?

那必定有徐闵線,

與之息息相關的便是816路。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從滬闵線到徐闵線

徐闵線是上海為數不多還保留着文字名的公交線路之一,顧名思義,就是連接配接闵行和徐家彙的一條公交線路。這條線是1958年創設的,營運至今具有60多年的曆史,串起滬闵路上徐家彙、莘莊、颛橋、北橋、老闵行的主要交通動脈。

有網友回憶:“小時候就搬到莘莊,91路末班車早,是以從市區回來,就必須要坐徐闵線。常常是這樣的夜間乘車,乘的人極其多,上車前要在汽車站排很長的隊伍。”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徐闵線(資料圖)

說起徐闵線,離不開一條路。那就是滬闵路。如果追根溯源,徐闵線的前身自然是滬闵線。

1923年1月1日,滬闵南柘公司舉行滬闵段公路通車典禮。2月1日,滬闵長途路客運班車線路正式營運。滬闵線最初的線路自上海南市國貨路到闵行鎮,沿途設立土山灣、漕河泾、新龍華、惠靈中學、長橋、錢糧廟、梅家弄、朱家行、翁闆橋、颛橋、北橋、長安公墓站,全程票價0.8銀元,客車十三輛,每日來回行駛11個班次。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滬闵南柘長途汽車公司上海車站,位于滬闵南柘路即今斜土東路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行駛在滬闵南柘路上的滬闵線長途汽車

1958年7月1日,滬闵線正式轉交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接管,啟用拖挂汽車營運,易稱徐闵線。因闵行工業區開發,線路西延至東河泾上鋼四廠處(近荷巷橋)。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1950年代末,闵行一号路上使用拖挂車營運的徐闵線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徐闵線、徐闵支線站級票價表

1959年9月5日,滬闵路新線全線竣工通車,公交線路改為起自徐家彙,經莘莊,止于東河泾,後縮線至電機學校(二号路,即今華甯路)止。新龍華至颛橋段舊路改稱老滬闵路,自上海中學至颛橋段仍保持公交線路運作,稱徐闵支線。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1959年,徐闵線曾經過江川路汽輪機廠站點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60、70年代徐闵線車票(陳寒松提供)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1963年地圖:徐闵線與徐闵支線走向

1979年4月7日,因老滬闵路五号橋(跨春申塘,1922年始建)改建工程影響,徐闵支線停駛。

1982年3月20日,停駛近三年的徐闵支線恢複營運。

從東坪專線到816路

随着闵行衛星城的發展,作為中國重工業闵行基地重要組成部分的“四大金剛”(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上海重型機器廠)落戶闵行,且均系萬人大廠,大量人口出入闵行、落戶闵行,每天高達五六萬客流的壓力就全部落在了徐闵線身上。然而,靠着30多輛市區線路更換下來的舊車營運的徐闵線不僅車速慢,故障率也高,半路抛錨造成乘客誤點的事時有發生。更有甚者,每到晚間21點徐闵線末班車過後,滬闵路就幾乎中斷了交通。

與徐闵線同行了五十年的崔鴻生回憶道,最長排過兩個半小時的坐位隊,也搶上過立馬就放的直放車,還遇到過七八次撂在半道的抛錨車……“那時徐闵線車輛很少,滬闵路上汽車也少,路兩邊都是農田,我常在車上無聊地數來往的汽車,徐闵線隻有八輛汽車,20分鐘發一班車。每到星期六下午,老街簡陋的車站前就會排起兩條長龍似的隊伍,一排是坐隊,一排是立隊。那時候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臨時來幾輛直放車好早點回家。”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1980年代徐闵線SK670型大容量鉸接式公共汽車途經莘莊(《上海縣工業志》)

尤其是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闵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投用,人流更是密集,裡三層外三層的排隊成為常态。早上候車的隊伍起碼能排到一百米開外,烏壓壓的一片,買到票以後能擠上車的,絕大多數都是身經百戰的人。一位徐闵公交線路的管理者描述那時候的場景時說:“我們每天早上都要組織團員青年‘推屁股’,也不管前面推的是誰,推了再說,因為不推他們,壓根兒擠不上去。”這也十足應了那句“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

從1983年3月29日起,公交公司在每晚21點後增設了徐闵夜班車,一小時一班,共設3班。1984年又在高峰時段增開大站車,全線隻停靠莘莊、颛橋、北橋等幾個重要站點。1985年10月,又推出新舉,創辦闵滬線(華坪路—東平路),主要經由徐闵線沿線大站,全程長28公裡,由闵行地區“六廠一校”(即新中國成立後知名萬人大廠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等)組織廠車利用運送職工上下班的間隙,面向社會提供公交服務。後稱東坪專線(現816路)。

1983年交通手冊:徐闵線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1980年代徐闵線徐家彙終點站

當年還流傳着徐闵線的兩個“段子”:一個是有一次徐闵線司機飙車的時候,車輪竟然着火了;另一個是徐闵線刹車的時候,一個乘客把那根直的鐵扶手給拉彎了......雖然不知真假,但是有理有據,因為徐闵線在莘莊和颛橋這樣的大站,經常要停好久來拉客,但是公共汽車一旦開起來,就非常快,目的是為了把之前等候拉客耗掉的時間給補回來。

1990年1月起,徐闵線增設學生專線月票。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徐闵線SK661F型公共汽車,滬闵路(《上海縣交通志》)

1994年12月1日,徐闵線停用卡式月票(包括學生月票),啟用本式月票。同年,社會辦公交模式開啟,有4家私營企業開出與徐闵線走向相同或相似的線路,他們分别是:

闵行旅行社:徐荷專線(徐家彙—荷巷橋);

江南旅行公司:徐闵專線(闵行—徐家彙);

東力車隊:東闵專線(東平路—闵行建設路);

闵聯出租汽車隊:徐闵專線(徐家彙—闵行)。

對于二三十年前,天天乘坐徐闵線往返于市區和闵行的薛先生來說,徐闵線的“月票難求”曾讓他苦不堪言。20世紀七十年代,薛先生為了妻子上班便利,便将家從徐彙搬到闵行,但自己任職的學校仍在徐彙區,每天依舊得和徐闵線打交道。薛先生說,剛搬來闵行的那些年,工資大部分除了上繳給老婆以外,就是交給了徐闵線。由于當時實行多級票價,最貴的0.4元,最便宜的0.1元。薛先生每天購買的便是距離最遠、價格最貴的那檔0.4元,一個月25個工作日,算下來得花20元。現在看來20元不算什麼,但在當時已經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1986年,徐闵線實行購票部分月票制,每張月票15元,相比之前能省下不少錢,是以人們競相搶購月票。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徐闵線老站牌(Aizome 攝)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東坪專線CJ6100GC7H型客車

(上圖:朱達藝攝;下圖:廖輝攝)

後來,随着客運交通線路的增多,各種中巴投入到徐闵線中,同時軌交一号線和闵行境内的五号線又陸續開通,以及沿線大量住宅區的建成,乘客也逐漸從長途直達乘客為主,變成了短途換乘乘客為主。

2008年11月17日,東坪專線更名816路,并調整部分站點。

2009年2月,大衆西南徐闵線承包經營部分結束。3月1日,816路實施無人售票單一票價2元模式營運。6月30日,徐闵線調整為單一票價2元。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816路SWB6106HG型客車(李凱 攝)

2012年1月7日,徐闵支線更名707路。3月24日,徐闵線實行無人售票單一票價2元,線路名仍維持不變。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707路SWB6108BEV04(S0M)型客車,颛橋終點站(陳寒松 攝)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徐闵線SWB6120V4LE(S2G)型客車,闵行汽車站(張淵源 攝)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改為無人售票單一票價的徐闵線站牌(張淵源 攝)

2014年10月1日,闵汽聯整體并入闵行客運公司,816路改屬闵行客運營運,一改原有管理模式,對駕駛員進行嚴格安全紀律教育訓練,乘客投訴率逐年降低。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2018年12月30日,816路延伸調整為東平路衡山路至浦江路蘭坪路(濱江樞紐)。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徐闵線SWB6120V6LE(S2M)型與816路SLK6111UBEVZ1型客車合影(張冰 攝)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816路SLK6111UBEVZ1型客車(張冰 攝)

2002年進東坪線的老員工吳根海回憶道:“以前東坪線車況比較差,歸并闵客運後,這幾年的車況得到了明顯的改觀。在安全操作合規性方面有較高的要求,服務保障,車輛整潔方面大家也都是一絲不苟地執行操作規範。尤其是濱江樞紐站點啟用後,線路員工用心呵護,打造了一個整潔,舒适,靓麗的公共空間,為服務一方百姓的出行盡心盡力。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80年代,在那個公共交通還不夠發達的年代,徐闵線就是連接配接闵行與徐彙的為數不多的“交通動脈”。許多闵行人也喜歡搭乘徐闵線前往市中心,從白天玩到黑夜,然後再搭徐闵線回家。

随着軌交的發展,不少人會選擇軌交5号線換乘1号線去市區。但徐闵線公共汽車依然默默地奔馳在滬闵路上,它不緊不慢,熱心誠懇地搭載着那些不趕時間的闵行人和滬闵路上新搬來的市民們。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對不少老闵行人來說

816路的回憶不隻是一輛公交

土生土長的闵行人朱女士回憶,年輕時常常坐着816去華山醫院看皮膚。朱女士說,那時候地鐵一号線已經有了,但她還是喜歡公共汽車這種慢悠悠的感覺,“可以看看沿路窗外的風景,816路承包了衡山路東平路那段最美的風景。”終點站下來,再走一段兩邊都是梧桐的路,“是以你會明白那時候我們為什麼會說去徐彙是去上海。”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出生在老闵行的闵行中學教師華佳齊回憶,“小時候我每個月要坐兩次816去安福路的外婆家。”雖然出生在老闵行,但華老師一家老底子都是住在816路終點站附近的徐彙人。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發展闵行衛星城,到老闵行建設四大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電機廠等,就是現在的上海電氣集團旗下四大廠),“我爺爺和爸媽都響應号召配置設定來老闵行工作,我也就在老闵行勞工新村出生了。”

華老師說,小時候坐車去徐彙外婆家,主要還是因為市中心熱鬧,物資也比當時的闵行要豐富,東西也時髦,當時買年貨什麼的基本都要回市區買。“特别對我媽那代勞工來說,816是聯系她出生地的一種情感紐帶。”

像華老師家這樣,原本在徐彙,工作或動遷原因來老闵行定居的不在少數。近70歲的老翁先生說,“我是上海鍋爐廠的職工,從徐彙來老闵行35年啦!”這些年,闵行的發展也很快,老翁和老伴不再管去市區叫“到上海去”了。

徐闵線作為滬闵路骨幹通道的主線,根據這次調整方案将增加車輛配置,縮短發工廠中的房間隔至5分鐘,減少市民候車時間,提升滬闵路通道公交的整體服務水準。同時,撤消816路新增徐闵線大站車,保留816路徐家彙往闵行方向單向行駛高架路的線路。

徐闵線,那不變的車名就是老闵行的名片,它的發展見證了闵行的發展,也總能讓闵行人想起那段同行的歲月。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記者:毛海萍

部分圖檔和文字:“圖溯上海”微信公衆号(作者:張淵源)、闵行區檔案局(館)、《闵行區政協文史叢書——百年滬闵路》、上觀新聞

欄目統籌:姚炯

編輯:毛海萍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滬闵線→徐闵線,東坪專線→816路,闵行公交變遷,滿滿的回憶

繼續閱讀